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代弦紋灰陶執壺

清代弦紋灰陶執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07:03:13

胡春良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一件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船形彩陶壺,這是反映原始人類漁獵生活的珍貴獨木舟模型,蘊含了豐富的遠古文明信息。

清代弦紋灰陶執壺(仰韶文化珍貴的獨木舟模型)1

船形彩陶壺所處時代約為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長24.8厘米,高15.6厘米,1958年陝西寶雞北首嶺出土。

形制特點:此彩陶壺為盛水器,屬于随身攜帶的水壺類物品,即日常用品。壺身形似菱角,頂部有杯狀壺口,兩個圓環形器耳分列于兩側肩部。在壺口下方、器耳之間的壺體側面以黑彩紋繪制網格紋,網格的兩側還有魚鳍狀的三角紋飾等。陶壺造型由仰韶文化常見的小口尖底瓶轉化而來,基本上是将縱向的瓶身橫置并稍加變形,将瓶口移到壺身的中央,再将本來位于瓶身兩側的對稱雙耳移到壺身的肩部而成。陶壺兩端如船形上揚,尤其是壺身上的裝飾網紋,非常像從河裡收網捕魚或者是捕魚結束将網搭在船邊晾曬的情景,從造型設計到裝飾紋樣,都讓人聯想到漁船、漁網、捕魚活動等水上生活的場面。

文化特征:陶壺是原始人類漁獵生活的生動寫照。在新石器時代,人們捕魚的能力已經明顯增強,這也反映在漁獵工具的制作上,魚镖、魚鈎、網墜等衆多捕魚工具被發明制造出來,甚至有占地區還修造了存儲魚類的窖穴等。從事這些複雜的活動離不開舟船的協助。遠古時期舟船均為木質材料,容易腐爛,所以在考古層面上很難看到完整的實物。長江下遊地區出土過獨木舟及少量船槳等,資料大多不完整。這件船形彩陶壺是一個獨木舟的模型,是原始人類制造原始舟船、網具并掌握捕技術的真實的物質反映。也是生産力發展的生動佐證。

出土:這件文物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1958年,陝西省的文物專家們接到上級指示,他們将對寶雞北首嶺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

經過實地考察發現,北首嶺遺址的文化層堆積分為三層,代表着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

在發掘的過程中,專家們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這座遺址中的墓葬竟實行“男男”合葬、“女女”合葬的方式。除了墓葬方式特别外,專家們經過長期的清理後發現,這些原始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貝”主要以陶器、生活器具為主,一共出土各類文物6000餘件。其中就包括這件特殊造型的彩陶壺。

關于仰韶文化彩陶:仰韶文化屬于中原地區新石期時代的中、晚期,是黃河中遊地區一種重要的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制陶業比較發達,制陶技術最能代表當時的手工業經濟發展的水平。從考古發現看,各部落都掌握了相當成熟的經驗,包括選用陶土、塑坯造型、燒制火候等一系列技術和繪畫、貼塑裝飾的工藝。彩陶彩繪基本以黑色為主,兼用紅色,也有雙色交繪的。據有關光譜科學分析結果表明,彩陶上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種含鐵很高的紅土;而赭紅彩料就是赭石。這些彩陶紋飾主要是以花卉和幾何圖形為主,也有少數的動物紋飾。而這類紋飾大多數繪制在缽、碗和罐類的口部、腹部,敞口的盆、缽等也有畫在器物内底中的。

北首嶺遺址位于寶雞市金台區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之上,是我國著名的史前文化遺址,也是先民生活過的地方。北首嶺遺址發現的文物和村落遺址,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物質生産、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社會風尚,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生活和精神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船形彩陶壺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生産活動,同時也是反映原始制陶業技藝水平的珍貴遺存,對于研究古代人類的生活提供了真實的物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