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保險到底是不是騙局

保險到底是不是騙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00:04

保險到底是不是騙局(保險究竟是最大的)1

似乎從“保險”這樣一個行業開始為大多數人所了解開始,就一直存在着質疑的聲音——“保險是騙人的”,保險行業是不是史上最大的騙局呢?今天我們一起來進行一次客觀、深入地分析。

“騙局”之聲的由來

為何會有人說保險是騙局呢?其實理由非常簡單——當初自己或是朋友花了錢購買了保險,可是到最後發現自己“出事兒”了之後無法獲得理賠,因此笃定地認為保險公司和保險銷售人員隻是為了騙取自己的保費,并沒有給自己帶來實際的保障,所以讓自己買保險,就和“詐騙”沒有什麼區别,當這樣的聲音逐漸多了起來,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會對“保險就是詐騙”深信不疑,一傳十、十傳百,這樣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大了。

問題出在哪裡?

為什麼會出現“買了保險,卻無法理賠”的情況呢?難道保險公司真的是詐騙公司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保險公司在銀保監會(以前的保監會)的管理下,有着十分嚴格的監管規定,在嚴謹的風險監管下,保險公司想要“詐騙”所面臨的監管處罰無疑是巨大的、也是斷然不會被允許的,因此保險公司主動“詐騙”的情況絕無可能。而沒有任何一個投保人會對别人說,“你們來騙我吧!”所以投保人環節直接排除。那麼問題,就隻能從銷售人員身上去找了。

說到“騙”,還要講曆史淵源。國内的保險市場相比較于西方的市場,起步已經算是非常晚的了,而在保險進入國内市場的時候,第一批保險公司在成員架構上選擇了在國外非常有名的“友邦代理人”體系,但是國内的新市場和國外成熟市場最大的區别就出現了——國内保險人才的極度匮乏,在很多人連“保險”這樣一個概念都沒有聽說過的時候,找一批保險代理人來進行保險合同的銷售,本身就是一件頗具挑戰性的事情,而最後選出來的這批代理人,除了一部分擁有一定金融知識的專業人士,還有許多人就像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金融小白”。可是代理人制度就意味着,所有人,不管是否專業,都需要将保險合同銷售出去,這時候,賣的人隻知道自己賣的是保險合同、買的人隻知道自己買了一份保險,至于保障範圍、保障期限、理賠條件,這些可能都沒有一個明确的概念,于是,一份買賣雙方都覺得“好”的保障産品,就這麼完成了銷售。

現在我們都知道,車險是保障車輛相關的範圍,三責、不計免賠、車損險、車窗破損險、涉水險、自燃險這些都是可以自主選擇的,需要保障的範圍一目了然;壽險保障的是人的生命,如果出現死亡或是全殘的情況,可以進行理賠;重疾險是彌補因為治療疾病造成的收入損失,達到相應的重症或者輕症條款就可以進行理賠;醫療險是我們除了社保之外最靠譜的醫療保障,幾百元的保費換來的是百萬級别的住院保障,并且不限社保外用藥,還附帶住院前七天後三十天的門急診費用;意外險保障的是我們因為意外事故而身故或者傷殘,讓我們不會因為一次意外斷掉家庭的收入來源。

可是在以前,可能代理人給投保人推薦的是一份意外險,隻說了死亡就會有賠付,等到被保險人因為疾病身故了,家屬找到保險公司要理賠,保險公司調查後發現并不是因為意外身故的,于是自然不會進行理賠。于是家屬便會說,“這保險公司就是騙錢的,明明說好死亡賠付,可是人死了,錢也不賠給我們!” 家屬有錯嗎?自己接受到的信息就是“死亡賠付”,那麼人死了錢也沒有了,自己怎麼會有錯呢?保險公司有錯嗎?合同載明是意外身故才賠付,疾病死亡當然不在保障範圍之内,那怎麼可能會進行賠付呢?保險代理人呢?在一個流動性極廣,一旦離職基本上在人海中銷聲匿迹的時代,找到一個保險代理人的難度可想而知,無從當面對證之後,“騙子”這個罵名之所以流傳開來,也情有可原。

所以我們說,保險公司、保險合同本質上都是不具有欺騙性質的,唯一會主動欺騙投保人的,隻有不合格的保險代理人;但是在當時大家對保險認識不多、專業代理人又極度稀缺的時代,大量本不具備資質的代理人的出現,無疑加大了“騙子”的基數,一時間人心惶惶。

目前的情況

在銀保監的持續高壓監管之下,保險産品的備案、發行都在日漸規範,越來越多的産品秉承着“審慎”原則在進行發行,同時保險公司越來越多成立自己的專業資管公司,用于保險資金的長期投資,“保險資管”一度成為資管行業的黑馬,專業的投資隊伍、穩定的資金、優質的項目,使得保險資管越來越受到行業的認可。

另一方面,不專業的代理人依舊存在,這是一個曆史遺留下來的客觀事實,即便各家保險公司目前都在推進代理人團隊的“專業化改造”,但是行業本身的社會認可度以及對行業長久的偏見,使得人才匮乏的情況雖然在不斷改善,但是這種情況依舊會維持一陣子。而這種情況直接導緻的就是,投保人對代理人的不信任感依舊在持續,畢竟誰也不敢确定自己面前的人究竟是“規劃保障”還是“騙錢”,于是投保人們不得不自學保險産品的知識、學會去查看保障範圍、學會去翻閱産品合同;這時候,又有另外一批人站了出來,打着“教你不被騙”的旗号,通過公衆号售賣自己的“便宜好保險”,我們依舊是那個觀點,每一份保險産品的背後都是精算師仔細核算出來的結果,每一份保險産品的發行都是需要銀保監會進行審批的,因此我們并不認為,“費率僅一折,保障還齊全”的保險産品會真實的存在。

保險産品相較于其他金融産品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基本上是不存在“試一試”産品這一說,一旦出險,除了醫療險,幾乎不會給投保人第二次出險的機會。因此隻要能夠在銷售環節讓客戶相信自己買到的是“便宜且質量好”的産品,那麼幾乎就鎖定了客戶的産品選擇,真正要理賠的時候,客戶也無從反悔。

我們曾經做過一份合同的對比條款,同樣是包含“100種”重疾的重疾險,一份6000元、一份10000元,價格差距巨大,很多客戶會因為價格原因加上本能的“不願受騙”的心态,選擇6000元的産品,然而實際上,6000元的那份合同條款中,大多數疾病的定義都十分嚴苛,同樣的疾病,6000元的産品需要“進行截肢”才能理賠,而10000元的産品僅需要符合相應醫學診斷指标即可,為了能夠進行賠付,進行截肢手術,到底是劃算還是不劃算?每年保費多4000元,20年繳費,換句話說,給8萬元投保人,讓投保人截肢,換做是你,你願意嗎?

我的建議

保險産品算是家庭需要謹慎考慮的用來做家庭财富規劃的風險轉移合同,因此在選擇時需要謹慎,也需要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避免出現帶病投保卻無法理賠或是購買的産品不符合自己家庭保障需求的情況,但是對于代理人的挑選,需要謹慎考慮代理人過往的從業經曆,我們并不是說跨行去做保險的代理人一定不專業,但是如果有代理人本就是金融行業出身,再從事保險行業的,我們相信能夠找到真正的專業人士的概率一定會更高。

最後還是那一句話,保險并不是騙局,雖然它不能讓家庭遠離風險,但它可以在風險來臨時,在财務方面最大可能地減少風險事件對家庭的沖擊,我們希望每一個家庭都無病無災安然幸福,但如果意外真的不幸降臨,我們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在财務上不至于陷入窘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