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營銷模式?在中國開了第一家商超體驗店的特斯拉,近日正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售方式,考慮在客流量大幅下滑的地區,關閉部分豪華商場的展廳,并加大力度建設成本更低的郊區直營店,同時通過這些網點為客戶提供維修服務,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特斯拉的營銷模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在中國開了第一家商超體驗店的特斯拉,近日正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售方式,考慮在客流量大幅下滑的地區,關閉部分豪華商場的展廳,并加大力度建設成本更低的郊區直營店,同時通過這些網點為客戶提供維修服務。
在新能源汽車品牌集體駛向購物中心的當下,特斯拉的忽然轉向,引發了業内的高度關注。是新能源汽車商超店要走下坡路了嗎?今後新能源汽車品牌該如何布局銷售渠道?在筆者看來,特斯拉的銷售變革,某種程度上代表着這家新能源車企進入了新發展階段。當然,這種變革,特斯拉不會是唯一一個,随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啟銷售變革。
2013年,特斯拉在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開設了首家展示門店。公開數據顯示,目前,特斯拉在全國的展示門店已超200家。始于特斯拉,此後近十年來,幾乎所有新能源品牌都将體驗店的觸角伸向全國各大購物中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日前發布的《2021—2022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發展報告》提到,2021年以來,我國位于商場、購物中心的新能源汽車商超店發展迅猛,已達到2200餘家。
作為新科技産品,新能源汽車在購物中心展示,能夠借助充足的自然到店客流,快速提高品牌曝光度。通過這種銷售模式,衆多新能源汽車産品更貼近消費者生活,全行業也迎來了持續十年的銷量高速增長。
然而,與高客流相對應的是高成本。即使是疫情期間大城市商圈的客流量普遍下降,但由于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卷進”商場,商圈之争愈演愈烈,黃金位置的租金仍在不斷走高。這種形勢下,特斯拉這樣已經在市場打開知名度的品牌,對于通過商超店喚醒消費者品牌感知的需求大大降低,出于控制成本的考慮,逐漸關閉一些租金昂貴的商超店也在情理之中。
正在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商超店會戛然而止嗎?短期内不會。目前來看,“體驗式”銷售模式是新能源車企發展初期的必經階段,類似于新能源賽場的初級賽道。在這個賽道,消費者既要看品牌的技術和産品,也要看知名度。相對于廣告宣傳,常駐商超更能實打實地混個臉熟。這也是為何幾乎所有新能源汽車品牌都在布局商超渠道的原因。而被稱為“面子工程”的商超店,由于價格不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門檻。
不過,新能源汽車商超店的熱度今後應該會降一降。一方面,在競争愈發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賽場,活下去是頭等大事,企業控制成本勢在必行。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脫穎而出的品牌将不再需要過多“刷臉”,面積較小、功能有限的商超店又很難完全滿足銷售和服務的多樣化需求。布局直營4S店,可以集中解決消費者用車生命周期中的一切問題,還大幅降低了經營成本,可謂一舉兩得。
可以預見,商超店作為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敲門磚”,仍會是品牌展示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随着一個又一個品牌成長起來,新能源汽車銷售渠道的變革會來得更猛烈些,4S店未來也有望成為品牌的标配。當然,能夠商超店與4S店兩條腿走路的企業,想來會走得更穩更好。(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