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高分審題技巧?張校長教你中考作文應試策略之——審題立意,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中考作文高分審題技巧?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張校長教你中考作文應試策略之——審題立意
張巨宏
一是認真審讀文題中的“導語”與“提示語”,把握寫作的範圍及要求。降低審題的難度,并不意味着不用審題,仍要注意認真審題。命題與半命題作文要審清寫作側重點,材料與話題作文要注意從材料中選好寫作的角度。如有一道中考題:以“讀”為話題自拟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但不得寫成詩歌)。提示:(1)此處的“讀”,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閱讀以外,還含有“觀察、欣賞、體味、咀嚼、探究”等意思。(2)“讀”的對象可以是書報雜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者某種生活經曆和某種社會現象等。(3)自拟題目,必須含有“讀”字,如“讀書樂”“我的閱讀趣味”“我愛閱讀大自然”“我讀懂了父親的心”“這段生活令我百讀不厭”等。這些提示語幫助學生解讀“讀”的種種内涵,讓學生從淺層次的或迷茫的思考或者焦慮中解脫出來,形成一種豁然開朗的思維态勢。所以,在盡量減少審題障礙的前提下,審讀“導語”與“提示語”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還有一些卷面、字數、内容及文體等要求也是不能忽視的。
二是在立意構思方面注重創新。立意,就是要确立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好文章立意的要求應該是正确、鮮明、深刻、新穎。如命題作文《雪》,我們可根據雪的特點進行類比聯想。如由贊美雪的“潔白無瑕和大公無私”進而聯想到老一輩革命者的高潔品質;也可以由其潔白的外表掩蓋世間污穢,見不得陽光,揭露雪的虛僞等等。立意的方法除了一般的揣摩題意明确中心以外,常常要運用到逆反思維和發散思維這兩種思維方式。如作文:“根據魯迅先生說的‘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名言,聯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按慣常的立意可為:要勇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那麼它的另一方面呢?也就是地上有了路,走的少了。也便沒有了路,這也是一個真理。運用發散思維,《雪》還可以揭露雪的窮兇極惡——依仗狂風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揭露雪的殘酷無情——雪壓冰封、萬木蕭條等等。再如一篇題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作文中,作者先擺出流行的觀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得過且過、敷衍塞責的表現,樹立起批駁的靶子;接着亮出自己的觀點“和尚撞鐘”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忠于職守的表現。為了證明這一點,作者又提出了三個分論點:撞鐘的和尚做到了盡職、認真和持之以恒。繼而列舉了著名人物認真、塌實工作的事例,并将平凡的人們“恪盡職守”的職業道德拿來與“胸無大志”、“不思撞鐘”的做法進行了對比,清晰而透徹地論證了自己的論點,篇末點題,以希望收束全篇。這篇文章運用了“反向立意”、“反彈琵琶”的手法,讓人耳目一新。有些事,從正面寫,立意平平,難以激起别人的閱讀興趣;突破思維常規,從反面寫,逆向立意,就會波瀾頓起,新意頻出。有位學生寫了一篇優秀的議論文,題為《“老虎”也會技窮》,用的就是縱向立意法。老虎本來是勇猛無比的,在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驢》中,老虎使黔驢技窮。但是,時至今日,有些老虎由于受到過分保護而變得技窮力微。作者由自然界中的老虎進而想到人類和社會中的“老虎”:昔日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八面威風,但過分保護使一些企業在當今的市場經濟中缺乏生機和競争能力;由于家庭的過分保護,現在的一些獨生子女适應社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低下。事實告訴我們過分保護危害極大。
三是要詳盡的占有材料。首先要做有心人,随時準備儲存材料。有的學生覺得自己的生活成天“兩點一線”,單調、枯燥,天亮了黑,黑了亮,周而複始,身邊幾乎無事。誠然,現在的學生生活圈子比較狹窄,但也并非遊離于生活之外。隻要有心,有搜集材料的這種意識,你也會發現身邊有好多的東西值得存儲起來。如:鄰居家鳥籠裡的黃鹂從早到晚凄然地望着遙遠的天空;樓下的趙大爺竟然開始學英語和電腦了;去年考上某名牌大學的一名學生因生活無法自理得了抑郁症;低年級的一個女同學迷戀上網,幾乎被網友騙去賣了;今天,備受寵愛的班長理直氣壯地對班主任說,請不要私拆我的信件……這些形形色色的材料,都可以入文。隻有平時認真搜集材料,到作文時才能信手拈來。其次要歸納、整理材料。把近期搜集的一些材料進行歸類,如:反腐倡廉類:①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諸葛亮)②貪心會使魚鳥在網中喪命。(尹拉克格言)③違法被抓的實例。奮鬥類: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李白)②隻有奮鬥可以給我們生路,而且隻有奮鬥可以給我們快樂。(恽代英)③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二十七年時間,跋山涉水,備嘗艱辛。友誼類:①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②廉蔺故事(《史記·廉破蔺相如列傳》)③歌德和席勒的故事,等等。第三要對近兩年的中考作文進行認真研究歸類,分類訓練。如可以從以下幾類進行訓練:1、思品類。關注學生的内心世界、揭示其思想品德,如“喜歡”、“關心”、“盼望”、、“最需要”、“-------我想對你說”、“感受生活”、“我深深感受到了--------”、“美德”、“幸福”、“激勵”、“掌聲”、“當我面對--------(挫折、成功、鼓勵等)”、“失去後才知道可貴”、“同自己談話”、“我關注-------”、“品味”、“萌芽”、“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寬度”、“把握”、“生活中果斷堅決把握機遇”等。2、學習類。如,“讀”、“讀書”、“讀書真好”、“考題”、“我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自己的特長”、“課餘生活帶給我們的樂趣”、“初中的路不好走”、“新時代的中學生形象”、“我和體育”、“我和藝術”等。3、生活類。“我們這些少男少女”、“孩子的世界”、“朋友”、“第一次”、“錢”、“車”、“家”、“有家真好”、“實踐”、“朋友”、“第一次”、“合作”、“換位”、“扶貧助困見聞”等。4、熱點類。如,“申奧”、“環境”、“網”等。對考題中相同相似的作文和反複出現的題目,必須深入訓練;對同類題目選有代表性的訓練,同時對照範文進行練、比等運作,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是強化語言表達,突出真情實感。同樣的内容,不同的表達方式就會起到不同的作用,收到不同的表達效果。考生平時要通過多讀多背等形式來積累語言。在寫作過程中,恰當運用排比、對偶、反問、設問、拟人、誇張等修辭手法,能使文章增添文彩;适當穿插運用名言警句、古典詩詞,會使文章别具意蘊;不同句式的使用,還會讓文章具有整齊美、參差美。寫出真情實感是寫作的基本要求,隻有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才能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得到真實的情感體驗,才能在寫作中流露真情、寫出實感。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對表達真情實感有很大幫助。有一篇中考作文《我發現爸爸老了》,是這樣寫的:小時候,為了不讓我一個人孤零零呆在家裡,父親将兩條毛巾平鋪在裝滿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擔挑着我,在泥濘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當時的父親,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子裡是數一數二的壯漢子;如今父親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聲已失去昔日的雄壯,隐約間還夾雜着幾絲沙啞,原先油亮的黑發現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紅潤的面龐現在已漸漸變得土黃,原先高大筆直的腰杆也略顯變曲……文中記叙的是真人真事,運用對比手法,寓情于事,通過叙述、抒情、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突出表現了父親飽經滄桑,寫出了真情實感。文章要令人讀出感動,就要寫出個性。訴真情的核心是真,真情的付出會讓任何細節走進眼裡:有篇習作寫奶奶的愛,因為“我”牽挂病中的奶奶,所以會注意到見到我後“她一下子就從沙發上站起來,随後在屋裡走了兩圈”的興奮勁兒;真情的付出從來沒有華麗的外表,奶奶生怕“我”對她生病會有絲毫的自責,幾乎每天晚上都會打電話來“安慰”大家。在這些很平常的舉動裡就能夠看出,“我”與奶奶的心貼得是那樣的近,也看出來“我”确實體會到了這種深沉的愛。我們應該在真實的記叙中體現自己對生活的觀察、理解,表達對生活的感受、認識。真情往往以涓涓細流的形式出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