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中有着數千億顆恒星,太陽的質量超過了其中90%的恒星,然而當我們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能看到的星體卻絕大部分都比太陽更大。
在晴朗的夜晚,不用望遠鏡的情況下,我們最多可以目睹6000多顆恒星,所看到的星空中絕大多數的星體都屬于恒星,但月亮是顆衛星,月亮之外最亮的金星、木星、火星都屬于行星,另外土星、水星在能看到的時候也比較亮,天王星隐約可以看到,它們當然都比太陽小得多,本身也不發光,我們能看到它們,是因為它們能反射太陽光。除了它們之外,我們所看到的閃爍在天幕中的星體,基本都是恒星了。
但是這些閃爍的星體卻絕大部分都比太陽的質量更大,因為比太陽小的星體核能聚變沒那麼強烈,表面溫度不高,發出的光也不強,體積相對也小,當然也就不容易被我們目睹到了。
會發光發熱的恒星也可以根據質量的大小劃分為不同的類型,質量最小的是紅矮星,稍大一些的是橙矮星,再大一些的是黃矮星,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黃矮星,再上面就屬于藍矮星和巨星了。
但是在我們銀河系中,紅矮星的數量占到了80%以上,橙矮星的數量也占到了10%以上,我們的太陽的質量實際上超過了銀河系中90%恒星的質量,剩下約不到10%的恒星是比我們的太陽的質量更大的。
在距離我們的太陽16光年的半徑範圍中,大約分布着50顆恒星,但其中隻有三顆比太陽的質量更大,分别是天狼星、南門二、織女星,我們所能看到比較亮的隻有它三個,其它少數幾顆恒星也能隐約被看到,但此外的就都看不到了。再遠距離上的比太陽質量小的恒星,不用望遠鏡基本上就全部看不到了。
其實除了太陽之外,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鄰星距離我們隻有4.22光年,從天文學上看,這距離簡直就像太陽系的後院,然而我們卻無法目睹這顆恒星,其視星等隻在14.5左右,因為它是一顆紅矮星,質量隻有太陽的1/8,表面溫度不到3000攝氏度,發出的光相對較弱,所以我們也就無法目睹到它了。
然而最遠可目視的恒星卻超過了一萬光年,它就是船底座HIP54751,這顆恒星距離我們遠達12,000光年,由于其光度超過了太陽的185,000倍,體積也是太陽的數千萬倍,所以即便在超過一萬光年的距離上,我們仍然能目視到它,不過是它的視星等也隻有 4.5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