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勸學高考重點情景式默寫句

勸學高考重點情景式默寫句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18:38:42

勸學高考重點情景式默寫句(高考篇荀子)1

《荀子·勸學》

1.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荀子《勸學》篇中的“學不可以已”一句印證了這句話。

2.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借助描寫“風雨”來抒發情感的名句。而《勸學》中則用“積土成山,風雨興焉。”來形象論述積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勸學》中說,君子需要通過廣泛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兩句是: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中,闡述個人隻有經過博學和自省才能成為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的兩句是: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 《勸學》開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即“ 學不可以已”。在後面又闡明了學習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來說明在學習中堅持不懈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文中以雕刻為喻,從反面論述學習必須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5.文中強調君子并非有何差異,隻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說明了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麼不同,利用學習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總是更容易成功,《勸學》中表達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兩句是: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6.強調空想不如學習的一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文中強調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收獲大的道理的句子是: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7. 在文中強調學習應當用心專一,并且從正面設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樣弱小,如果用心專一也會有所成的句子是: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8.劉禹錫詩雲:“芳林新葉催新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和荀子《勸學》中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都表達出學生可以超過老師或後人超過前人的思想。(文中與韓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思想一緻的句子是: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9.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通過“木”與“金”的變化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

10.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後天不斷廣泛學習改造獲得的。“金”要鋒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就要“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11. 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說“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勸學》中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12.文中蚯蚓的“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的“用心一”和螃蟹雖有六跪而二螯,然 “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學習必須用心專一,才能獲得成功。

13. 荀子《勸學》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連用五個比喻,然後推論道:“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14.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且認為後天學習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勸學》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勸勉人們學習文化知識,而是勸人為“善”,文中“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可見。

15.《勸學》中從反面設喻,論述學習要逐步積累的語句是: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6.文中用螃蟹的例子,從反面說明學習隻有專心緻志,才能獲得成功的句子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勸學高考重點情景式默寫句(高考篇荀子)2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