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真正厲害的生意人都懂得破局

真正厲害的生意人都懂得破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23:46:02

真正厲害的生意人都懂得破局(真正厲害的生意人)1

在生意場上,如何判斷一個人到底厲害不厲害?

一個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有沒有破局能力

啥叫破局能力?大聖先跟你講一個真實的商戰案例。

2014年,美團正式殺進外賣市場。但當時的外賣市場并不好做,因為江湖上有個老大哥叫“餓了麼”:一來,經過五年厮殺,餓了麼幹掉了無數同行,成為外賣市場的絕對霸主,有先發優勢;二來,“餓了麼”背後有紅杉中國、金沙江創投和經緯中國等金主,給它提供彈藥,它根本不怕打仗;三來,同樣是富二代,而且匪氣十足的張旭豪,在“餓了麼”内部威信極高,帶出來一個比較能打的隊伍。

當時的美團外賣在“餓了麼”面前,也就是個弟弟。這一仗,美團不好打。

那麼,王興是如何破局的呢?

起初,美團外賣采取的是“跟進策略”,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字:

餓了麼把自己的操作界面搞得好用一些,美團就學着也把自己的操作界面搞得好用一些;餓了麼進校園貼海報、拉橫幅,美團也進校園貼海報、拉橫幅,而且美團的有些市場人員還專門比餓了麼的人晚去一兩個小時,就是為了把美團的海報直接貼在餓了麼的海報上……

美團要是一直這麼“抄”下去,它就根本沒法打赢餓了麼,因為它被競争對手牽着鼻子走。

王興的深度思考和戰略眼光,在這個時候就凸顯出來了,他經過分析之後發現:雖然餓了麼在部分一二線城市有絕對優勢,但是在三四線城市卻基本沒有涉足,那裡可是一片藍海

于是,王興決定“農村包圍城市”:先把美團的旗幟插進三四線城市,然後再回過頭跟餓了麼搶奪一二線城市。

不僅要這麼打,而且還要一戰而定,這樣才能徹底破局。

2014年暑假,美團秘密招聘了1000多名地推人員,然後全部拉到北京集訓。美團後來的投資人徐新說,當時美團做對了兩件事:一件是,給這幫人洗腦,讓他們相信幹這件事有價值、有意義;另一件是,教會他們标準化的操作細則,保證他們幹的時候不會執行變形。

左手給熱血,右手給方法,美團的“地推鐵軍”,在極短的時間就打造完成了。

這支“地推鐵軍”,在短短幾個月裡,以“閃電戰”的速度幫美團搶占了全國幾百個城市的地盤。

等餓了麼反應過來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一方面,餓了麼不具備美團短時間打造“地推鐵軍”的能力,因為那是美團的核心競争力之一;另一方面,美團在三四線城市已經有了先發優勢,作為後來者的餓了麼,想快速幹掉美團,也不太現實。

美團一舉反超餓了麼

這一仗,不僅扭轉了美團的江湖地位,更奠定了整個外賣市場的江湖格局。

認清局面,找準機會,一劍封喉,打赢戰役,這,就是破局能力。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掌握破局思維并擁有破局能力?大聖總結了一些實用方法,所以請你一定要耐心看完這篇文章,因為它可以幫你以後打勝仗。

第一步,認清真正的“局”。

2014年情人節那天,經過多番鏖戰之後,滴滴和快的合并了,程維終于可以松一口氣。

誰知道還沒等程維睡幾個安穩覺,美國網約車巨頭Uber就挑起了新的戰争。

2010年10月,Uber在美國舊金上上線,随後橫掃北美,第二年,Uber就開始進軍海外市場,并先後拿下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市場,它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2014年Uber進入中國的時候,估值已經超過420億美金,是滴滴的十倍。

不僅如此,Uber的攻勢非常淩厲,它不考慮盈利,高峰的時候,它每天燒好幾千萬用來補貼,隻為速戰速決。

更過分的是,就在滴滴跟快的合并前的幾天,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帶着城下盟約來到北京,給滴滴下了最後通牒:要麼被Uber收編,要麼就被幹死。

這讓程維很不爽。可問題是:兵臨城下,面對巨頭兇猛的攻勢,程維如何破局?

程維這個時候就表現出了極其牛逼的破局能力,他決定:圍魏救趙。

當Uber忙着在中國攻城拔寨的時候,程維跑到美國,找到Uber在美國市場最大的競争對手Lyft,談投資入股。

得知程維要投資Lyft,不僅滴滴的投資人不同意,連Lyft的投資人也不同意。但程維還是憑他高超的說服力和手腕,說服了騰訊和谷歌跟投。滴滴最終成為了Lyft的股東。

到2016年,Uber已經累計在中國燒掉了20億美元,滴滴卻越變越強,更悲催的是,Uber不僅沒有幹掉滴滴,自己的後院發倒被對手蠶食。

後來在滴滴和Uber共同的投資人孫正義的牽頭下,Uber放棄吞并中國市場的想法,Uber和滴滴相互參股,互為董事,Uber中國所有的品牌、業務、數據和人員等全部并入滴滴。

這一仗,最終以滴滴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程維能打赢這一仗,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認清真正的“局”。

當他知道沒法在中國市場憑硬實力完全碾壓Uber的時候,他就把戰火引向更遠的地方。

“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擁護。”

他知道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他懂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因為他看見的“局”,不僅是中國市場,而是全球市場。

這就是格局的力量。

如何認清真正的“局”?需要你有系統眼光,不僅要看見現象,更要看見事情的本質;不光是針對問題解決問題,更要看見問題背後的系統,也就是“局”。

所以,王興認清了美團真正的戰場是在三四線城市,程維認清了滴滴真正的戰場是在中國之外,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優勢戰場,然後在優勢戰場上打敗對手。

認清真正的“局”,才能找到真正的破局之道,最終赢得勝利。

真正厲害的生意人都懂得破局(真正厲害的生意人)2

第二步,找準“破局點”。

2013年,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上一騎絕塵,市場占有率高達76%,真的是拿着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而微信支付的市場占有率僅有3.3%;可以說,在移動支付的市場上,支付寶就是最強王者,而微信支付不過是個倔強青銅。

但是,僅用了2014年一個春節,微信支付就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完成了一次對支付寶的“偷襲珍珠港”

為啥?因為微信紅包。

微信紅包本來隻是騰訊内部做出來的一個小玩意兒,在經過多輪内測之後,2014年春節前正式推向市場,在春節期間微信紅包的使用人數達到了峰值。

微信紅包一戰成名,再加上微信支付後來一些列的騷操作,更是讓微信支付幾乎可以在市場上跟支付寶平分秋色。

微信紅包的推出,就成了微信支付的破局點。

為啥微信紅包可以成為微信支付的破局點?第一,微信紅包有很強的社交屬性,這可以把微信原有的社交優勢發揮到淋漓盡緻;第二,用微信發紅包這個高頻場景,拉動了老百姓對微信支付的使用以及感知;第三,春節這個時間節點選的實在是太好了。

這就是典型的“以點帶面,完美破局”

為了讓你更好地尋找破局點,大聖總結了一個公式:破局點=系統杠杆*自身優勢*外部機會。啥意思?下面大聖一個一個來說。

“系統杠杆”指的是,你找到的這個破局點,必須是破局的最關鍵要素,可以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能是不痛不癢的邊緣要素;比方說微信紅包對微信支付來說,就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因為它是一個高頻、低門檻又具有社交屬性的使用場景。

“自身優勢”指的是,你利用的破局點,必須是基于自身強大的優勢,最好是競争對手一時半會兒沒法複制或者學會;比方說,微信的社交優勢,就是支付寶不具備,也沒法學會的。

“外部機會”指的是,你找到的破局點,最好借助風口的力量,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比方說,微信支付在春節期間推出微信紅包,就是充分利用外部機會,借力打力。

這三者的合力越大,你破局的能量也就越大。

找準破局點,才能一劍封喉。

真正厲害的生意人都懂得破局(真正厲害的生意人)3

第三步,下手要狠,“把水燒開”。

梁甯講過一個案例:2019年春節,張一鳴決定利用春節假期,狠狠推一把抖音。

後來張一鳴讓抖音做一個激進的推廣方案,提交的方案是8天一個億人民币。

張一鳴問CFO,最大化能調用多少錢?CFO說5億美金,張一鳴說,那就5億美金8天,全砸下去。

春節8天所有人都閑,娛樂是核心,抖音和快手就這樣拉開了差距。

8天砸一個億,跟8天砸5億美金,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可能隻是把水燒到了八十度,後者才真正把水燒到了一百度。

很多時候,把水燒到八十度,基本等于沒燒;隻有把水燒到一百度,才能擊穿阈值,真正打開局面。

之前看到矽谷王川寫的一段話,寫的挺好,他說:“一、所有的我們以為的質量問題,大多本質是數量問題,因為數量不夠,差幾個數量級而已。二、數量就是最重要的質量。大部分質量問題,在微觀上看,就是某個地方數量不夠。三、最大的誤區是,明明是數量不夠的問題,因為錯誤地以為瓶頸在于質量,幻想在不增加數量的前提下,用某種奇技淫巧,偷工減料達到目的。”

核心意思其實就是一句話:量變引起質變。

如果你找到了真正的破局點,幹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沒啥效果,最大可能是:你還沒有把水燒開,你在那件事情上投入的資源和時間還不夠多,你還沒有擊穿阈值。

不把水燒開,就無法真正破局。

認清真正的“局”,才能讓你找到真正的戰場,找到真正的破局之道。

找準破局點,才能讓你真正實現以點帶面、一劍封喉。

“把水燒開”,才能讓你在破局點上持續投入足夠多的時間和資源,最終擊穿阈值,一戰而定。

熟練掌握這三點,你就可以真正成為破局高手。

其實,人生就是不斷破局,你能破多少局,就能有多大的成就;做生意也是不斷破局,你能破多大的局,就能賺多大的錢。

願你在一次又一次的破局之中重生,最終抵達彼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