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公衆号“中國人民銀行”發表題為《關于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的工作論文,文章提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産、入托、入學中的困難。在該文的第五部分“我國的應對”内容中,認為要“重視理工科教育,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這番表述讓有的網友認為是在歧視文科生。
對文科生的偏見被如此表述,自然令人甚感不滿。因為文章經由公衆号“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便不免使人猜測:這番表述是否帶有官方色彩?
但并非如此,下載論文可以看到,文章早在3月26日就已發表,且聲明“本文内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人民銀行,文責自負。”而“工作論文”的全稱是《中國人民銀行工作論文》,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網站對此的解釋是:《中國人民銀行工作論文》刊登人民銀行系統工作人員撰寫的學術論文,内容涉及經濟、金融和有關改革發展的議題,多為人民銀行工作人員開展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果。論文内容僅代表作者個人學術觀點,不代表人民銀行。可見,“工作論文”是人民銀行系統内部的學術欄目,而學術研究的觀點,并不等同于央行的實際決策,人們不必進行太多無關聯想。
從學術角度出發,作者想表達重視理工科教育的意思,隻不過論據隻有“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并未詳細展開。有人質疑作者沒能征引文獻、運用數據,下此判斷無憑無據,有失學術嚴謹,也抹黑文科生。
或許由于趨近論文結尾,作者已不便展開詳談,把過多筆墨用在展開論證這一論點,也會偏離文章中心。但問題在于:這樣沒有具體來由的論斷,很容易使人産生歧視文科生的觀感。
因此,論文相關表述有失嚴謹。而焦點還在于:東南亞地區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文科生過多造成的嗎?對這一問題,有學者認為中等收入并不一定是“陷阱”,作為經濟現象,該理論可能是僞命題。中等收入陷阱現象主要集中在拉美和東南亞地區,原因十分複雜,而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國家要努力擴大内需、轉變發展方式、升級産業結構、布局新興産業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做好制度設計。
在實現制造業升級、基礎科研領域突破方面,理工科人才十分重要,但有關法律政策的完善、文化生活的豐富,豈不也需要文科生的努力和付出?或許該文作者認為應平衡好文理科人才的比例,形成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并提升培養質量,為重大基礎領域發展提供理工科人才支撐,但相關表述的不當,則給大衆造成了不少負面印象。
理工科、文科隻是标簽,從社會大分工來說,理工科主要提供物質基礎,而文科則更注重提升精神文明。實際生活中,不乏有良好人文素養的理工科生,也有不少文科生具備較高的科學素質。兩種教育、兩種素質對人的成長同等重要,社會的多元發展,離不開彼此的配合互補。
一些人認為文科生在數理化上“呆若木雞”,有的則根據一時的就業機會、工資收入等差異,認為讀文科專業前景黯淡。其實,這些低級幼稚的抹黑貶抑,并不會提高理工科生的價值分量,隻會暴露立論者人文素養的匮乏、閱曆視野的局限。
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有緊密聯系,很多著名的哲學家本就是自然科學家,他們平衡着理性和激情,成為研究和思辨并行不悖的典範。經濟學本就屬于社會科學,研究者通過論文追尋社會發展完善的路徑,并提出應重視理工科的發展,恰恰證明了人文社科存在的必要性,它不能直接改造社會、升級産業,卻能為現實指明方向。人文社科的意義和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