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逛動物園或野外出行,看到一隻漂亮的鳥兒,事後回想起來,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小鳥缤紛的羽毛,也正是它們多彩的羽毛,成為它們與衆不同的特征。
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在江西省九江市武甯縣伊山自然保護區中拍攝到一隻“高顔值”鳥兒,人稱鳥中仙女——仙八色鸫。
哎,這有個生僻字,估計您一下讀不出來。不過按照大家有邊讀邊的習慣,您也能蒙對。鸫,音dōng,《廣韻》:“鸫鵍,鳥名。又鸫,美形貌。”
“美形貌”,可見這種鳥兒長得一定很好看,這不,隻聽名字就飄着一股仙氣,好家夥,還不簡單呢,全身有八種顔色,交錯分布,搭配有緻,非常吸睛,這配置真不愧是“仙女”級别。
仙八色鸫是我國的二級保護動物,數量不多,非常罕見,據悉目前全球僅一萬隻。如果您在野外看到這麼漂亮的鳥兒,可不要随意傷害哦,拍照記錄它的美就好啦!
鳥類最引人注意的莫過于它們一身絢麗的羽毛,人們贊美漂亮鳥兒,“漂亮、美麗”一般都是誇贊小鳥多彩的羽毛。那是如何形成這麼五彩斑斓的顔色呢?
根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的解釋,羽毛成色原理有兩種:色素成色和結構成色。
色素成色,簡言之就是依靠鳥羽毛的色素來呈現的顔色,主要有三種色素:黑色素、類胡蘿蔔素、卟啉色素。黑色素呈現黑、灰、棕色等,類胡蘿蔔素呈現紅、黃、橙、紫色等,卟啉色素呈現粉紅、綠色等;
結構成色,則是由鳥類羽毛結構決定,通過散射、反射自然光成色。例如蜂鳥,因為其羽毛的特殊結構,散射自然光,造成人們看到它彩虹般的色彩。
陽光照射下的蜂鳥
鳥類的羽毛不僅是幫助它們翺翔藍天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它們禦寒保暖、散熱除濕的得力助手,羽毛的重要可見一斑。而在漢字裡,“羽毛”也是一個字。
毣,音mù,《廣韻·入聲·覺韻》:“毣,好貌。”指“美好”。聯想一下,看到鳥兒絢麗多彩的羽毛,何嘗不美好?另還指“毛濡”即“毛濕潤的樣子”。
此外,它還有個很浪漫的字義,指思念的樣子, “願賜數刻之間,極竭毣毣之思”。
又《集韻》記載:“莫報切,音帽。與眊同。”眊,音mào《說文解字》解釋:“目少精也。”意為眼睛昏花模糊,看不清楚。
從鳥兒的羽毛到漢字毣,小小的一片羽毛蘊藏着這麼多的知識,關注我們,下期帶您了解更多有意思的小知識。
END
點個贊吧求求了
敝帚字珍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我們常用的漢字隻有不到3000個;
新華字典收錄漢字約8000個;
現在的電腦手機等終端,
可顯示漢字約30000個;
2005年的國家标準GB18030-2005,
收錄漢字7萬多個;
而最新的國際标準10646,
收錄漢字9萬多個。
漢字再多,
如果不認識、在電腦上打不出來,
這些漢字文化就都丢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和您一起,
尋找漢字的文化。
歡迎您關注:敝帚字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