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初一語文教材有一個單元,主題是科技發明,收錄的文章有楊利偉的《太空一日》、劉慈溪的《帶上她的眼睛》,還有茨威格的《偉大的悲劇》。
最初,我看到這些文章時,真心覺得現在的課文選材比我們當年進步了不少。可兒子卻說:“我覺得教材亂起名字。茨威格的那篇就是選自《人類群星閃耀時》那本書。原著中這一章節的名字叫《奪取南極的鬥争》,我們課本改成《偉大的悲劇》。為什麼就是悲劇呢?哪裡又看出來偉大了呢?”
面對質疑,老母親我心想,“兒子年紀尚小,理解不深刻也是可能的。”帶着兒子的質疑,我把語文課本和《人類群星閃耀時》裡的原文仔細做了核對,發現課文對原著做了删減,可節選的并不是很好。
1、老師诠釋的“偉大”和“悲劇”,孩子為什麼不買單?
《奪取南極的鬥争》VS《偉大的悲劇》,到底哪一個标題更符合青少年的氣質呢?答案不言而喻。
奪取、鬥争,這樣的字眼至少聽起來是令人振奮的。而節選課文從标題開始就顯得很“喪”,再看文字,更是情緒一路向下。
“快要接近南極了,斯科特一行人卻發現阿蒙森一行人已經率先到達了……真正到達南極以後,因為不是第一個到達的,斯科特的内心毫無喜悅之情,一切都顯得很平常。飄揚着挪威國旗,阿蒙特的帳篷,這些都讓他倍感紮心。這個時候,他發現了一封信。信上阿蒙特留言,希望第二個到來者能把這封信轉交給挪威過往。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老師說,這裡體現了“斯科特的偉大”。但是單憑這兩句話就談“偉大”,的确很難讓十幾歲的孩子理解。
“再後來就是歸途罹難。他們不斷挑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極限,卻終究沒有闖過這一層層的冰障。”
——老師說,這裡體現了“斯科特的悲”,失敗之悲,死亡之悲。孩子也很難認同死亡就是可悲的。
如何能讓人感受到悲壯?至少得有情節或者情緒上的跌宕起伏。比如,肩負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最後卻沒能如願;一群人意氣風發,滿懷憧憬的啟航,最後卻沒有安全歸來,才能讓人感受到惋惜與悲壯。
(1)節選的文字沒有交代這趟行程的時代背景和曆史意義原著中寫道:“20世紀的人類已經十分了解自己生存的這個星球了。所有的陸地都已被勘察過,再遼遠的海洋上也有船隻在揚帆破浪……赤裸的地球還隐藏着最後一個秘密,不讓人類窺視……她派永恒的冬天做守護神,用酷寒和暴風雪築起最堅固雄偉的堡壘。隻有太陽才可以匆匆瞥一眼這永遠禁閉着的區域,而人類的目光從未一睹它的真容……”
茨威格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人們對地球上這最後一片處女地的神往。有了這樣的鋪墊,才會讓人理解,征服南極對于當時的探險家和科學家來說,是一件多麼有偉大意義的事情;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一件多麼有戰略意義的事情。節選文删除了這些段落,自然也讓剩下的文字顯得有些突兀,難以理解。
(2)斯科特一行人的理想、追求、科學探索精神沒有體現在課文中“在黑暗覆蓋南極大地的幾個月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研究課題,并能彼此間巧妙地聯系起來,把孤立的探索變成共同的知識财富……每個人都竭盡所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别人,在熱烈交流的氣氛中完善對世界的認知。沒有人會以學識做人……30個人就這樣完全處于史前世界的自然狀态中,在沒有時間概念的無邊寂靜中,相互交換着20世紀的最新成果。”
那個時代裡最有智慧和勇氣的一撥人在艱苦的環境中,實現科技巅峰上的同頻共振,超越了學術的邊界,跨越了人性的狹隘,這是多麼令人神往的境界啊。
偉大,是因為它有着超越平凡的理想、追求、思想、情感、意志。隻有讀到這些文字時,我才能對斯科特一行人的偉大有更深刻的理解。
(3)節選文删減了斯科特書信的内容,少了很多觸動人心的真情
茨威格在原著中高度評價了斯科特的信。他說,“那些信雖然是寫給他所認識的人,然而又是說給全人類聽的;那些信是寫給那個時代的,然而所說的話又是流芳百世的。”
我們一起來讀讀斯科特的信。
談到整個民族,斯科特的信中寫道:“我不知道我是否能稱得上是位偉大的發現者,但我們所做的一切将證明,我們的民族還沒有喪失那種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
談到朋友,斯科特謙遜地說,“在我的一生中從未遇到一個像您這樣令我欽佩和敬重的人。隻是我從未向您表達過…… 您給予我很多,我卻沒有什麼可以給您。”
談到妻兒時,斯科特也道盡了一個父親,一個丈夫所有的柔情。他囑咐妻子要照看好他最寶貴的遺産——兒子。他懇請所有的英國人,看在上帝的面上,不要抛棄他的遺屬。
看到這些文字時,我真正理解了什麼叫“铮铮鐵骨”,什麼叫“鐵漢柔情”,也理解了茨威格在全文最後的感慨,“一個人雖然在同難以戰勝、占絕對優勢的厄運的搏鬥中殉難,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更加崇高。”
反觀之,當一篇節選文把這些打動人心的文字都删去了,隻留下理想破滅、失望而歸、遭遇意外、罹難這些字眼的話,孩子無法在情感上産生共情。他們感受不到偉大與悲壯,最多就是感覺很不走運,很慘。
2、培養孩子的感性認知,盡量讀完整的作品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我們讀《水浒》、《紅樓夢》、《魯濱遜漂流記》一類的小說時,讀了第一節便想讀第二節。甚至從早晨讀到晚上,從夜晚讀到天亮,要把它一口氣看完才覺得痛快。以零碎文字做中心的教科書沒有這種份量。”
初中語文重在培養孩子的感性認知,強調對人物特征、人物情感的揣摩。這就更需要孩子通過讀完整的作品,去更深刻地體會作品想傳達的思想、情感、意境。上面我對《偉大的悲劇》的解讀,也可以看出,讀零碎的文字是有局限的。
有一本書叫《我們怎樣學語文》。書中記錄了當代七十多位知名科學家、文化學者、作家早年語文學習的經曆。這些經曆都取自他們本人的自述。
你會發現,50年代以前的學界泰鬥們,他們對自己當年的語文學習充滿了溫情的回憶;他們的語文學習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世界文化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經典名章;與之形成對比的是,70、80年代接受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這些名人,他們對自己所經曆的語文教育、教材的選編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批判。他們反倒會把自己的文學修養歸功于僥幸獲得的一些課外讀物。
要引導孩子多讀經典的名著,多讀完整的作品。如果沒時間讀長篇,讀中短篇也可以。像《人類群星閃耀時》這種曆史傳記體,20來萬字描寫了14個決定世界曆史的瞬間。孩子們分開讀,每次讀1萬來字,一點兒壓力都沒有。
3、“讓語文回歸最初的樣子,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這兩年,短視頻平台上有一個名為“語文山水”的賬号迅速走紅,現在全網已經有超過1000萬的粉絲。視頻發布者是杭州丁蘭實驗中學的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名叫王楊軍。網友們在看了視頻後紛紛表示,“這不是課,是文學藝術享受”,“這種學習氛圍太棒了”,“這樣的語文課誰舍得睡覺”……
王楊軍的古文教學極具特色。他會自己吟誦、配樂、配景,做成教學視頻。應情應景的教學方式,讓孩子更加能夠感受到文字帶來的精神鼓舞和感動。他還非常鼓勵孩子自由創作,對聯教學、生活寫作、詩詞表演都是他的教學特色。那種古代詩文的韻律、意境之美,隔着屏幕都可以從孩子們的吟誦中感知到。
關于寫作,王楊軍從不輕易“上價值”,他會從生活中每一件小事、每一個人入手。比如,引導學生細緻地觀察同學的樣貌,抓住人物特點,然後再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描寫出來。這常常引得孩子們捧腹大笑,又不經意間獲得一些莫名的感動。漸漸地,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們開始觀察更多的人。從孩子們樸實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真情流露。
這,或許就是王楊軍一直在倡導的“讓語文回歸最初的樣子,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
享受才能激發熱愛之情。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孩子是真的懂得賞析古文之美,而不是死記硬背,隻為對付考試的。這些孩子是真的懂得文字是用來抒情表意的,而不是硬凹寫作套路,以獲取高分的。
當然,也有人問王楊軍,那你不在乎應試嗎?王老師說,“應試的訓練一定也需要,這是現實的需求。但作為老師,我更應該激發孩子自主閱讀、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欲望。”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要有家國情懷,要誠信善良勇敢,要熱愛生活,積極向上。作為父母或老師,如果我們隻是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要有怎麼樣的感受,無法獲得孩子發自内心的認同。
培養孩子的感性認知,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更全面的感知,激發學生對世界和生命最原始的熱愛。這才能讓孩子的心變得更柔軟,情感變得更豐富。
結語語文學習不隻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有感悟人生的智慧,更高境界的審美情趣,愛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在有限的生命中保持樂觀與浪漫,找到生活的價值。
作為一個半專業陪讀老母親,我始終把這些看作是孩子語文學習的更高追求。
我是魔斯媽媽,也是育兒界的積極踐行者。我用碼字記錄自己和孩子的成長曆程。原創不易,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