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金蟬子的修為境界

金蟬子的修為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20:10

白玉蟾本名葛長庚,因過繼白氏為子,改名白玉蟾。字如晦,号白叟、海瓊子、海南翁、瓊山道人、膑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死後诏封紫清真人,世稱紫清先生。關于其生卒年代,一般認為系1194-1229(《宗教辭典》),則在世僅35年。但據其所著《指玄集》,自述"幾近桑榆之年,老頰猶紅……嫩須再黑……歎古人六十四歲将謂休,得先聖八十一章來受用",及有"年來多被紅塵縛,六十四年都是錯"等語,則在世年歲不會少于64歲,且其自号海南翁、白叟,與所謂"桑榆"垂暮之年相應。祖籍福建閩清,出生于瓊州(今海南島瓊山)。少年時任俠殺人,逃命到武夷一帶,後與其師陳楠邂逅于廬山。從陳楠學内丹術十餘年,為南宗煉養派第五代傳人。

金蟬子的修為境界(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内丹煉養思想)1

白玉蟾生平著述甚多,生前著有《指玄集》、《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死後,有留長元編集《海瓊問道集》,彭耜編集《海瓊玉蟾先生文集》,謝顯道等編集《海瓊白真人谮錄》等。彭耜及留長元均為白玉蟾門徒。其他門徒尚有趙汝渠、葉古熙等。

上述著作中,闡述内丹術最詳者為《指玄集》,系為授留長元而作。書中有《鶴林問道篇》,闡述内丹術理法頗詳,系傳授彭鶴林(彭耜)時的講授內容。"南宗五祖"的論述,以白玉蟾最為簡明扼要。張伯端隐秘未宣的内丹術要則,至白玉蟾而全露底蘊。自宋迄明清,内丹術文獻數量不斷增多,理論與方祛也不斷有所發展,但要則不出"五祖"的論述。

金蟬子的修為境界(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内丹煉養思想)2

白玉蟾是一個典型的"三教合一"論者。他本是儒學之士改學道術,又廣覽佛經,研究禅學,人稱"心通三教,學貫九流",其内丹術理論中,融合禅學與儒學處也不少。從他開始,牢固地确立了内丹理論中"三教合一"的發展路線,從元明到清代,沒有人再打破過這一既定的發展趨勢。

金蟬子的修為境界(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内丹煉養思想)3

白玉蟾在内丹術系統中最有貢獻的,是他在理論方面的闡述。對于金丹也即内丹的定義,他提出"金則性之義,丹者心之義,其體謂之大道,其用謂之大丹,丹即道也,道即丹也。"(《指玄集鶴林問道篇》)說明在理論上他是偏重心理的,故在其《玄關顯秘論》中有"心即是道也,故無心則與道合,有心則與道違"之語,他欣賞譚峭《化書》中"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的說法,而拈出其中的"忘"字為要訣。盡管如此,在談到煉養的原則時,他又回到張伯端"先命後性"的命題上來,他說:"今修此理者,不若先煉形,煉形之妙,在乎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丹成,丹成則形固,形固則神全。"平心而論,白玉蟾關于金丹的定義,反不如其師"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即金丹也,金丹即道也"的說法更确切。但是,他的貢獻在于對所謂"丹成"的闡述,他的叙述較前代任何有關論述都明白。對于煉成内丹後,到底身體是個什麼樣子?這是任何一個學習内丹術者都首先急盼知道的事。對此,幾乎所有道教文獻的論述都是玄虛的,唯獨他能站在醫學生理的立場上加以唯物的說明,他說:"固其精,寶其氣,全其神,三田精滿,五髒氣盈,然後謂之丹成。"這裡還指出,内丹術的鍛煉目的在于固精、寶氣、全神。當因鍛煉而緻精氣神充盈、髒腑安和、健康無疾時,即是内丹煉成的指标這是很切實際的論述。

金蟬子的修為境界(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内丹煉養思想)4

理解内丹術語的含義,是初學者普遍感到困難的事情,因為它們多半來自外丹用語,或系曲折的隐喻,若無人指點明白,往往皓首茫然。白玉蟾在引導學者正确理解内丹術語方面是有較大貢獻的,他能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對曆來重見疊出、曲喻萬端的重要内丹術語,作明白曉暢的闡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學者妄猜瞎煉。比如藥物、火候,是内丹術家的口頭禅,但從無明白确切的解釋。白玉蟾的釋是清楚的他說:"采精神以為藥,取靜定以為火,以靜定之火而煉精神之藥則成金液大還丹","火本屬心,心者,神也。神則火也,氣則藥也,以火煉藥而成丹者,即是以神禦氣而成道也。"這裡,藥物、火候的含義,就是誘導精神而入于靜定,通過意守丹田而凝神聚氣。所以,他又說:"若能于靜定之中,抱沖和之氣,守真一之精,則是封爐固濟以行火候也。"他認為,一切内丹鍛煉的效應都是從靜定中産生的,他說:"有動之動,出于不動,有為之為,出于無為。……其訣曰,用志不分,乃可凝神,灰心冥冥,金丹内成。此餘之所得也如此。"這是一些非常精辟的論述。曆來内丹術家都認為"命假師傳,性由自悟",張伯端就說過此話。淺顯地說,其意為内丹術的具體步驟有賴于老師的指點,高度的入靜境界,則待于自身的領悟,入靜鍛煉是貫徹内丹術始終而不可須臾或離的,是關鍵而困難的功夫。顯然,白玉蟾也持此種觀點,但他不強調自悟,似乎性功也未嘗不可因師傳而易悟的。

金蟬子的修為境界(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内丹煉養思想)5

内丹術的核心在于心腎交合,水火既濟。對此,白玉蟾也持其師的論點,即着重在"心"的運用。他說:"潛藏飛躍,本乎一心"。"潛藏飛躍"這四個字概括了内丹鍛煉中所出現的各種效應。他認為,心腎水火既濟效果的出現有賴于入靜誘導,即所謂"本乎一心",他說:"(内丹術)當先習定凝神,懲忿窒欲,懲忿窒欲則水火濟"。白玉蟾如此強調入靜,也反對入靜而不意守丹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