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子姜焖鴨,做起來相對省事一些,味道上也糅合了兩家之長。 一方面采用了子姜,味道比老姜溫和了很多。子姜質地嫩而少筋,直接吃都沒問題。 另一方面則将用油煸燒改成了用少量酒焖,雖然少了點油香,但也更清淡一些。 把一整鍋子姜焖鴨放到桌子上,仿佛就是雨天裡的太陽呀~
By 蜜桃廚房 【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
1、将鴨肉洗淨,子姜洗淨切片,青紅椒切馬蹄塊,蔥切段、蒜切片備用。
2、熱油至5成熱時,下蔥段和蒜片,煸出香味兒。
3、然後倒入鴨塊和料酒用小火慢慢炒,炒至肉色變白。
4、加入冰糖和郫縣豆瓣醬炒勻。
5、加入醬油上色,蓋上鍋蓋轉小火焖20~30分鐘。
6、湯汁濃稠後,加入子姜片炒勻,繼續焖3~5分鐘。
7、最後放入青紅椒段,翻炒均勻即可。
8、噔噔!濃郁鹹香的子姜焖鴨就完成啦~
9、舀出一大碗,棕黃的鴨肉、淺黃的子姜,加上紅色綠色的辣椒聚在一起,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閑之輩。
1.油不用下太多,鴨肉本身會出很多油,也會出很多水。 2.之前擔心過多的子姜會使鴨肉有太多的姜味,沒敢放太多。
鴨肉性味甘、鹹、平,微寒,功可滋陰補血、益氣利水消腫。
1.益氣補虛
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大補虛勞、滋五髒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蛳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等功效;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2.滋陰
公鴨肉性微寒,母雞肉性微溫。入藥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用老而肥大之鴨同海參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補功效,炖出的鴨汁,善補五髒之陰和虛痨之熱。
1.不宜與鼈肉同食,同食令人陰盛陽虛,水腫洩瀉。
2.鴨肉忌與雞蛋同食,否則會大傷人體中的元氣。
3.鴨肉與栗子——同食産生中毒。
喜歡這個食譜記得收藏、關注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道美食的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