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春花含露笑嫩枝吐新芽

春花含露笑嫩枝吐新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7 04:24:42

春花含露笑嫩枝吐新芽(榴子熟時莺轉時)1

文|蕭蕭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宋人的《榴枝黃鳥圖》。舊時月色的色調之上,飽滿圓潤的石榴因熟透而果皮爆裂、粒粒分明,一隻柳莺聞香而來,氣定神閑地銜着小蟲栖于榴枝之上。構圖之中,黃鳥的羽毛經淡赭、黃色暈染後,近于“沒骨”。石榴枝葉亦由墨綠變赭黃,有的枯萎,有的被蟲蛀,賦色對比鮮明。

格物緻知的宋畫畫法,使得黃鳥生動的姿态與石榴天然的造型相映成趣,徒添“獨立望南枝,山空人悄悄”的自然氣質,令觀者一時有遁入畫中田園之感。清乾隆禦題詩一首即為佐證:“榴子熟時莺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

将目光從畫中移開,念念不忘的是黃鳥身後的那兩個石榴,一個碩大完整,一個絢爛明豔。其累累之姿,令人想起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裡對“榴”字的解讀:榴者瘤也,丹實垂垂如贅瘤也。

石榴原産波斯(今伊朗)一帶,被張骞從西域引入中國,至今超過兩千多年。西晉張華《博物志》記載:“漢張骞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

東漢張衡的《南都賦》,其中有“梬棗若榴”,此時石榴的名字是“若榴”。

而“石榴”一名最早出現在三國曹植的《棄婦詩》中:“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缥青。”

其實石榴的名字很多,丹若、山力葉、塗林、若榴目、金龐等皆為雅号。

中國人視石榴為吉祥物,認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晉朝潘嶽在《河陽庭前安石榴賦》中說:“有嘉木曰安石榴者,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也……丹葩結秀,朱實星懸。接翠萼于綠葉,冒紅芽于丹頂。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因此,民間婚嫁之時,常于新房案頭或他處置放切開果皮、露出漿果的石榴,意即榴生百子。

《北齊書·魏收傳》載:文宣帝帶着一幫官員為侄兒安德王相親。到女方家,女孩母親宋氏親自端着一個放着兩隻大石榴的果盤,恭恭敬敬地跪獻到皇帝面前的案上。皇帝拿起石榴反複觀看,問諸人,皆不知何意。此時皇太子的老師魏收說,石榴豐碩多子,薦獻石榴是期望安德王多子多孫。皇帝聽後大悅。

“霧縠作房珠作骨,水晶為粒玉為漿。”除了民間的吉祥用意,石榴作為一種水果,最重要的還是食用。《本草綱目》載,石榴有甜、酸、苦三種。古人吃榴以甜榴為佳。

據《酉陽雜俎》中說:“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紙,味絕于洛中,石榴甜者謂之天漿。”《本草衍義》中說:“又有一種,子白瑩澈如水晶者,味亦甘,謂之水晶石榴。”

春花含露笑嫩枝吐新芽(榴子熟時莺轉時)2

《農桑通訣》中介紹了北方人吃石榴的一種習慣,說:“北人以榴子作汁,加蜜為飲漿,以代杯茗。”這應當說是用石榴做果子露代茶為飲料的古例。

這部書中還介紹了儲存鮮石榴的方法:“取其實有棱角者,用熟湯微泡,置之新瓷瓶中,久而不損。”

《群芳譜》中也介紹說:“選大者連枝摘下,安新瓦缸内,以紙十餘重密封,蓋之。”足見吃石榴之俗在民間是很有點影響的。

另外,在《方輿勝覽》中記載有的地方用石榴花做酒,也算得上地方特産了。

石榴做酒,在古代稱為“榴花酒”“榴花樽”“榴花天酒”。有關資料顯示,此酒是古人用釀棗酒的方法釀造而成的。

古代果酒的釀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通過果子本身的糖分進行自然發酵法;另一種是在果汁裡加酒曲,像釀制糯米酒那樣的方法;還有一種就是将發酵後的酒入甑蒸餾,成為燒酒型的果酒。

石榴汁發酵成酒後,不僅保持了石榴原汁的色香味,而且還保留了石榴的主要營養成分,得到人們的青睐和贊賞。

南北朝時期登上皇帝寶座的梁簡文帝對石榴酒情有獨鐘,他詠石榴的詩文中有“玉案西王桃,蠡杯石榴酒”“樽中石榴酒,機上葡萄紋”等句,可見“石榴為媒,品之為酒”的别樣深情。

像梁簡文帝一樣愛石榴酒的還有楊貴妃。史載,楊貴妃不但愛吃石榴、賞石榴花,愛穿繡滿石榴花的彩裙,還特别愛喝石榴酒。愛到什麼程度?幾乎每餐都要喝上一點方盡興。為此,寵愛楊貴妃的唐明皇在華清宮西繡嶺、王母祠等地遍栽石榴供她觀賞(華清池内五間廳下的那株石榴樹相傳為楊貴妃親手所植),并責成專人為其釀造石榴美酒。五月榴花照眼明,楊貴妃微醺花間,世上從此有了京劇名段《貴妃醉酒》。

石榴酒一路從盛唐風行到了宋。傳說當年蘇轼懷遠之遊,喝了不少石榴酒,酒酣耳熱之餘,豪情萬丈,意氣風發,面對着席間懷遠當地達官貴人,慷慨激昂地寫下了“風流意不盡,獨自送殘芳。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盞狂”的詩句。

元代的水果有了加工業,比如以“果汁之液”加蜂蜜制成的蜜餞。另外還有以荔枝為原料制成的荔枝膏,也是起于此時。元朝人還嘗試把曬幹的水果加中藥煮水,制成“石榴漿”“白眉湯”等飲品。

到了明清時代,石榴常入畫。徐渭筆下的《榴實圖》,寥寥一枝斜垂,熟透的石榴炸開口,露出顆顆飽滿的籽實,邊款自題詩曰:“山深熟石榴,向日笑開口。深山少人收,顆顆明珠走。”

在這裡,徐渭懷才不遇的心亦如這深山的石榴,安然地獨自清歡。

這當是石榴作為文人精神層面的“秀色可餐”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