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情萬家
導讀:農村5種“野菜”植物,制作青團的最佳原料,都吃過的是“大神”
農村野外的植物很多,可能每次觀察都能找到你不熟悉的一種,不管朝陽初上,還是細雨紛紛,野外的植物仿佛都生長得格外茁壯,很少見其折損消亡,可見它們的生命力是真的頑強。
野生植物豐盛的時候,農村的家家戶戶都會制作野味團團,又稱“青團”,以前是為了充饑,而今是為了享受、品嘗“天然”而高營養的美食,解決了溫飽,人們便學會了享受和感受。
可能你不會注意,農民朋友其實格外懂得生活,因為他們能以最好的方式和耐心,将周圍的動植物做出自己喜歡的美味,這就是精緻生活的一種……
每年的春季,農民朋友們家家都會制作一些美味的小吃,而用到的主材則很多都是野外采摘的植物,它們營養價值高,屬于時令野生植物,其制作的食物美味無比,比如野外生長的艾草,就能用來制作“青團”,還有很多的這種植物。
中國不愧為“吃貨的天堂”,每逢春暖花開,慵懶地“吃貨們”就要開始“覓食”了,大自然中的那些野味自然是逃不過他們手掌心的,哪怕是不會制作難度大的食物,蘸醬、涼拌甚至做個“青團團”還是可以的,一起看看都有哪種植物吧!
一、漿麥草
漿麥草和小麥葉有點相似,葉片柔軟,以前這種野草非常多,反倒是如今有些地方已不常見了。漿麥草是制作青團子的主要材料之一,它還和“野大麥草”非常的近似,因此在辨識的時候要注意。
野外的漿麥草比較特殊,通常多貼着地面生長,因此它的莖纖細而柔軟,基部表面發紅,相比野大麥草就高多了,其莖部更粗壯且中空。
村裡的老人都會使用這種野草,但可不是直接吃,而是通過擠壓出它的汁液,利用該汁液制作青團,其色彩蔥綠,讓人食欲感爆棚。
二、苎麻嫩葉
苎麻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作物,被看作我國的國寶之一,号稱“中國草”,其苎麻産量可達全世界産量的90%,世界上很多的國家可能不知道“苎麻”這個名字,但一定知道“中國草”。
我國對苎麻有着悠久的種植史,其屬于優質的纖維作物,其實它還有其它的用途,比如苎麻的嫩葉,在農村就是非常好的“野菜”。
“苎麻葉青團”就是我國客家的一道特色小吃,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南方幾乎一年四季都能制作這種食品,客家人好口福。
三、小薊
小薊是野外最常見的野菜之一,俗稱刺兒菜、青青草、小惡雞婆,它的葉片邊緣生有很多的小刺,開紫色的小花,在我國除了兩廣、雲南、西藏五個地區之外均有分布。
小薊的适應力非常強,幾乎能适應任何氣候和環境,無論是耕地、荒地、鹽堿地、路旁、山野、河流邊,乃至房前屋後,都能見到這種“雜草”。
小薊的嫩葉是春季裡少有的野味之一,天然無污染,營養價值高,人們之所以這麼喜歡食用它,還因為它超高的含鈣量,補充人體所需,老少皆宜。
四、鼠麴草
春季的野菜非常多,鼠麴草就是其中之一,春天的“嫩草”型野菜,大多數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鼠麴草最高可達50厘米左右,它是最好的制作“青團”的野菜,因其清明節左右最為嬌嫩,素有“清明菜”之稱。
我國除幾個極寒和高溫之地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它比較喜歡低海拔的潮濕環境,常常可以在農田或菜地中尋覓到它。
鼠麴草長到20厘米就可以采收了,此時的嫩莖是制作青團的最佳材料,其味道極佳,它還有一定的藥性,所以是很好的食療野味。
五、馬蘭頭
據說在浙江一帶,也流傳着一種青團制作方法,其主要用料就是馬蘭頭,有點出乎你的意料吧?青團的做法和上面幾種野菜用法一樣,它的嫩莖味道清淡,但卻有着獨特的馬蘭頭風味,比較适合制作鹹味的“青團”。
馬蘭頭之所以被人們認識,主要是它的食療效果較好,還有那“馬蘭頭香幹”更是美味獨特。當然,也有人不太喜歡它的清淡,因此在使用了“加鹽”的方法之後,才有了這鹹味的“青團”,萬物自有優勢,失一短,則揚一長。
結束語
“青團”的制作在我國的農村由來已久,而可以食用的植物也有很多種,比如除以上的五種野生植物以外,還有冬瓜葉、絲瓜葉、艾草等。
我國農村的植物品種數不勝數,都各有各的功能和作用,有的可以食用,有的與穿戴有關,有的能提煉某些物質,有的能觀果賞花,而上面五種野草則恰好制作的青團美味可口……
以上五種植物制作的青團,你吃過幾種?你認為哪種最好吃?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農情萬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