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30 05:08:40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1

2012 年底,加入字節跳動的 Samuel 仍在使用非智能手機。他沒用過公司早期開發的任何一款 App,卻決心辭去大廠工作,加入這家創立于民宅的團隊。

原因并不複雜,他認同這家公司的初心:希望把人和信息連接在一起,提高信息分發的效率。

随着産品和用戶規模擴大,這份初心承載了更多意義和責任,幾經讨論,最終被提煉為字節跳動的使命,“激發創造,豐富生活”。回顧十年間我們所做的很多産品和業務決策,都沒有偏離這個航向。

在公司十周年之際,我們找到了一些創立初期的“老照片”,希望可以提供一些線索,試圖還原當初我們從哪裡出發,以及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出發。

|消除“早知道就好了”的遺憾

2012 年,互聯網處于從 PC 端加速轉向移動端的階段。

初創團隊看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趨勢,并意識到在移動端獲取信息将是一個很大的需求。在這樣的場景下,做好信息分發将可能提升社會的效率,創造價值。所以大家常說:“希望可以消除‘早知道就好了’的遺憾。”這也是我們創業的初心。

具體怎麼做?團隊進行了一次讨論:信息可以抽象出“體裁”和“主題”兩大維度,體裁包括圖片、長文、短文、視頻等,而主題又可以覆蓋學習、娛樂、生活等。最後,團隊決定以圖片作為切入點并上線了第一款App“搞笑囧圖”,沒想到一個月内注冊用戶就達到了 100 萬。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2

一鳴寫下對信息分發的理解

|為什麼是 ByteDance?

公司的中文名“字節跳動”和英文名 “ByteDance” 幾乎是同時有的。

為什麼是 ByteDance?團隊最初要做信息分發,本質也跟信息流動有關,而信息的最小單位就是字節。起名字時,大家閉上眼睛想,感覺有很多字節在跳動、流動、舞動。當時還有人提議是不是可以叫 ByteJump,汝波當時覺得 ByteJump 不是特别有感覺,在他的提議下,ByteDance 這個名字誕生。

中文名也有很多備選:字節跳動、字節舞動、字節跳躍......雖然“字節舞動”最接近 ByteDance 的直譯,但團隊覺得“舞動”會讓人聯想到舞蹈機構,最終選了“字節跳動”。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3

汝波在錦秋家園的其中一間卧室辦公

|好好吃飯,好好工作

第一間辦公室錦秋家園是一間三居室。選擇民宅當辦公地,主要為了方便大家都住在附近,而且不擔心晚上空調被關掉,還能給大家做飯提供三餐。

早上來上班去廚房取早點,廚師會笑咪咪地跟同學們聊這一天的夥食安排,坐在工位上就能夠聞到廚房裡正在烹饪的菜肴。為什麼要配廚師?因為當時招聘亮點之一就是拒絕地溝油、提供健康的一日三餐。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4

公司早期的大廚

|空間有形,夢想無限

錦秋家園的辦公環境簡樸,工程師擠在客廳的幾張長桌前辦公。不太敢伸腿,否則容易踢到對面的同學。但這小小的空間沒有阻礙大家的想象力,每次定産品目标,都會有同學覺得“這是不是太激進了”,但回過頭看基本每次都能達成。

今日頭條的 DAU 從 100 萬到 1000 萬,僅用了 1 年多時間。

随着用戶規模迅速擴大,團隊也數次讨論公司目的和意義。我們打造平台,讓用戶分享自己的創意和表達,最重要的是,讓用戶看到更大的世界。

經過多輪思考和讨論,“激發創造,豐富生活”的使命最終成為大家的共識。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5

大家圍在桌子前 coding

|站在陽台上讨論業務方向

錦秋家園的陽台也承載了不少回憶:大家常常在這裡聊騎行,聊最近用戶有什麼吐槽,或是讨論業務戰略方向。

比如是不是要用推薦的方式做信息分發,初創團隊也站在這裡讨論過。相比傳統門戶網站依靠人工編輯推薦,有沒有更系統性的解決方案?但創業團隊的技術條件不好,為什麼要做?做了會成功嗎?

讨論過後,大家認為推薦系統能夠真正解決“個性化”的問題。後來,就有了一鳴自學寫出第一版推薦系統的故事。這版系統經曆了數輪叠代,在今日頭條、抖音等産品的成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推薦也成為互聯網信息分發的主流模式。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6

錦秋家園陽台上的景色

|第一版 A/B 測試系統

創業初期公司知名度低,為招聘增加了不少難度。

但當時我們有一個反常規的“套路”:請這些候選人來公司做分享。這建立了候選人跟團隊交流的機會,也能幫助他們更直觀感受到這家公司的文化氛圍。2012 年底,Samuel 也是通過這樣分享的形式被字節吸引。“大家很想把事情做成,”是他跟大家交流後的感受。

幾個月後,他在這裡開發出公司第一版 A/B 測試系統。時至今日,第一版測試系統已經升級為内部廣泛使用的 Libra 平台,支撐産品命名、交互設計和廣告優化等方方面面的業務決策,每天同時進行的 A/B 測試達到上萬場。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7

Samuel 在錦秋家園

|沒有總部大樓

2013 年 5 月,字節跳動迎來了第一次搬家,搬入盈都大廈 10 層。

搬家前,公司内部還發起了一次集體決策。700 平米、帶落地窗的盈都,給團隊的第一感覺是“太奢侈了吧”。大家沒想到的是,業務成長速度飛快讓幾十人的團隊迅速擴張到幾百人,這 700 平米的辦公場地很快不夠用了。

2016 年 2 月,我們又從盈都搬到了中航廣場。

在《新辦公室第一天》的全員信中,一鳴提示大家要警惕“大公司心态”,相比精緻的辦公環境,我們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産品、用戶、候選人上。這也是我們雖然有數百個辦公室遍布全球,但依然沒有總部大樓的原因。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8

盈都和中航的 Day 1

|把公司當成一個産品來打造

除了打磨産品服務外部用戶,我們一直有一個理念:“把公司當成一個産品來打造。”而公司這個産品最重要的用戶就是員工。提供好用的工具,幫助大家更便攜地表達和交流,也是打造公司這個産品重要的要素之一。

2013 年,團隊内部就提出有沒有可能自己做一個即時通訊工具(IM),但自研 IM 工程師至少要一百人,而當時全公司的工程師加起來也隻有五十多個。不過,在使用過多款市面上的 IM 後,大家還是覺得不符合預期。

2015 年,公司決定加大對内部工具的投入,因此建立“效率工程”部門,由汝波作為負責人。飛書、People、字節圈等管理工具就是最初由這個團隊孵化出來的。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9

效率工程部門雙月會讨論 OKR 系統的 OKR

|用戶邊炒菜邊配合測試

對于用戶體驗的重視,是公司延續下來的做事風格:2012 年人員規模還很小的時候,公司就專門招了一位同事做用戶反饋,每天發全員郵件同步用戶的真實感受。

2013 年國慶假期前,廣東地區很多用戶反饋頭條刷不了,剛準備下班的秋良直接回到工位前開始查問題。團隊迅速聯系到幾個用戶,想辦法知道用戶拿到的數據是怎樣的,并做了測試包發給用戶。

當時有一位用戶一邊炒着菜,一邊跟他通話幫忙測試。“很多用戶是願意配合的,因為産品能給他帶來價值。”這也令秋良倍受觸動。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10

秋良和汝波

|堵在門口的創作者

在産品孵化階段,團隊就明确了今日頭條并不是一個新聞客戶端,而是覆蓋創作、分發、讨論等各種内容的信息平台。

2014 年 1 月,今日頭條的内容創作平台“頭條号”上線。次年 9 月,公司舉辦了第一屆頭條号創作者大會。因為缺乏經驗,前期沒有規範的報名和篩選流程,并預估人數租了個場地。結果當天所有人都傻眼了,“沒想到來了這麼多創作者堵在門口,進不去了”。

也是在那個時刻,大家意識到這個初心已經階段性地達成——頭條号讓越來越多人體驗到創作的樂趣和價值。回過頭看,這也标志着我們從信息分發進入創作,是“激發創造,豐富生活”的重要嘗試之一。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11

|三次讨論是否要做短視頻

2015 年 1 月,日本沖繩團建。結束白天的遊玩,晚上一二百号人擠在餐廳裡參加年會,這一年的年會主題是“巨變的時代”。目标很遠大,但過去每年的目标又恰好都能達成,所以大家都深信不疑。

同樣是在沖繩,一鳴和汝波等十幾個同事在居酒屋進行了第二次讨論。2014 年讨論過一次,當時大家精力顧不過來,但短視頻的機遇已經悄悄湧現,當時很多人會覺得“是不是已經晚了”。

2016 年底,公司第三次讨論覺得還是不能放棄,要大力嘗試。不僅要做,還要做兩款(抖音和火山),不僅在中國做,還要在全球做。于是,2016 年我們先嘗試直播,後來又做短視頻。這也成了我們讓數億用戶在平台上分享和創造的起點。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12

沖繩年會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13

十年過去,少有人能想到那支小小的創業團隊能走出這麼遠。即便很多時候資源和條件還不夠完善,但大家有更高的目标,基于使命驅動,願意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去做正确的事情、做難的事情。

現在,十幾萬名優秀的 ByteDancer 共同加入到這份事業中來,打造了更多産品和服務,激發出每個人的潛能,讓更多的人和組織享受創造的過程并實現個人價值。放到更大的時間維度去看,這也将是一段精彩、有意義的旅程。

你的字節跳動錯過了什麼(這裡是十年前的字節跳動)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