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來自葉子君讀者供稿。
她的經曆告訴我們:同是體制内的跳槽,也要謹慎,三思而後行!
本人女,87年屬兔,研究生,2018年以前,在家鄉一個不算大的縣城任中學語文教師。
由于想讓女兒在省城讀中學(縣城教育水平很差),我連續幾年報考公務員,2018年底上岸,收拾包袱到省會來上班。
我老公本身就是公務員,垂直管理系統的,也借調過來了。現在我們一家三口都在一起。
以上為背景,接下來說說我過來工作三年多的幾點感受。
01
收入有升,但消費體驗下降
到了省直後,我的收入比原先高了不少,從五位數終于到了六位數。看到工資的那一刻,我是狂喜的。
今年過年回家,跟以前的老同事聊天,得知他們的收入下降了,直接原因是縣裡沒錢了。
以前守晚自習,每晚有幾十塊,現在一分錢也沒有了。還有一些福利津貼也取消了。林林總總,每年少了一萬多。
大家都在抱怨日子沒法活了,羨慕我動作快溜得早。
然而隻有我自己知道,雖然工資高了、收入看似穩定了,但我家的消費能力卻在下降。
首先是房貸。這邊房子比縣裡貴得多。
我家原先在縣城的房子沒有貸款,賣了後到省城買了二手房,隻夠首付。
每月憑空多出了4000多的房貸,光這一塊,就吃盡了我工資多出來的部分。
其實我們買單的不光是房貸,相當于也是在為省博物館、省人民醫院、全省最好的學校、唯一的地鐵線……這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買單。
所以這一點,我認。也不會後悔。
但,省會的生活成本也真的是高!
比如通勤費。城市更大、距離更遠,因此車成了剛需,每個月的停車費(在縣城停車幾乎免費)、加油費、回老家縣城的高速費,都是一大筆錢。
比如孩子的各種興趣班。縣城這類班少,一放學就玩,變相省錢了。
過來生活後,我女兒上小學二年級,耐不住周圍環境的影響,給她報了兩個興趣班,不知不覺兩三萬就沒了。
02
人際關系複雜燒腦,有點hold不住
原先在學校時,教的科目不會變,所以同事結構幾乎不會變,教語文的就一直待在語文組,教生物的就在生物組,辦公室裡就那些人。
隻不過會變換搭檔,來一起教不同的班。不過大家都熟悉了,這種搭檔頂多也就是湊在一起詢問和吐槽一下。
比如,某某學生是不是家裡有事,狀态不太對;某某的媽媽看上去挺老實一人,怎麼生了個怎麼頑劣的兒子,等等。
這種吐槽并不特别走心,還拉近了同事間的距離,茶餘飯後給大家找個話題。
業餘時間,同事們也常約在一塊玩。小縣城的生活很單一,玩的内容也就是打打麻将、到郊外搞搞燒烤,小孩子聚在一起打鬧等。
很少會聊敏感話題,也不存在勾心鬥角(因為真的沒什麼利益)!同事間的關系可以說很親密,也可以說很淡。
但是到了省直機關,就不一樣了。
最大的不同點是,大家都會輪崗,一輪崗,同事關系和結構就全變了。
你不得不重新試探、調整相處模式,還得提防雷區不能觸碰。老實說,這一過程挺累人的。
比如我剛來時,在辦公室鍛煉了半年,後來去了A處室。
在辦公室時,我跟小王關系不錯,還去她家一塊做飯。到了A處室後,我又跟張姐經常搭檔,走得比較近。
然後,小王莫名其妙不理我了,對我非常冷淡。我一頭霧水,心想我沒得罪過她呀。
過了很久才知道,小王跟張姐是撕破臉的關系,很多年前在辦公室差點動手打架。
小王認為我跟張姐關系好就是對她的背叛,所以對我很憤恨。我非常委屈,因為在此之前,根本就不知道他們這些故事。
而且我跟張姐天天工作搭檔,怎麼可能為了她不理張姐?以我的情商完全不知道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
還有分管領導,我到了A處室後,有一次在電梯裡碰到原來的分管領導,順便口頭跟他彙報了工作。
第二天,我自己的分管領導就知道了這事,并通過處長傳話把我埋怨了一頓,認為我沒有經過她就去找别的領導彙報,讓她感覺不被尊重,警告我這種事不能再發生。
類似這樣的同事關系、小的翻車事故,讓我非常苦惱,深感自己搞不定。
以前在學校時多單純,簡直就是個“單細胞動物”,滿腦子都是備課、跟學生周旋。
而現在,我不得不抽出一部分精力來理順人際關系,遇事時首先想的是“人”而不是“事”,是誰誰會不會介意,而不是工作如何開展。
這種謹小慎微,讓我感覺真累!
03
工作思路截然不同
原先在學校,我們當老師的KPI很明顯,就是學生的分數。
同一個年級幾個班,你帶的班平均分多少、排名多少,畢業班考試成績如何,幾乎決定了你這個老師當得成不成功。
尤其是我所在的初中是教育分流的最後階段,考得好可以繼續高讀中,考得不到隻能讀職高、中專,所以抓分數顯得尤為關鍵。
唯分數是論,導緻了我們的工作思路就一個字——雞。也就是提高學生的成績。
絞盡腦汁去想怎麼讓自己的課堂更吸引學生、把班上最差的幾個搞上來、怎麼讓尖子生更上一層樓掐個狀元等等。
這種目标雖然累人,但是很明确,讓你能夠義無反顧向前沖,遇到困難和問題也能對症下藥。
然而到了機關,我發現我這種目标明确的思路不奏效了,因為我面臨的工作,變得模糊化、無法量化了。
比如在辦公室時,每周的工作都很瑣碎,接電話、打電話,安排會議,安排領導行程。
無法去量化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隻要不出岔子就行。要做出花兒來讓人刮目相看,也很難,根本不是努力就能達到的。
另外工作的成就感也大不同。
以前在初中我也帶過狀元,中考語文幾乎滿分,想起他初中三年的語文都是我教的,心裡滿是成就感,自己也有了光環加持。
而現在,某項工作如果做得好,功勞肯定不關底層的事,就算發勳章也沒我的份,頂多到單位領導一級。
但如果犯了錯誤、出了狀況,上面要打闆子問責的話,一定是經手小兵首當其沖。
種種原因導緻我剛來時新鮮感十足、很有幹勁,才幹了半年多就疲了。再加上各種繁冗的要求和迎檢工作,每天都是敷衍應付。
想來也是諷刺,上一份工作“七年之癢”後換了工作,沒想到這份工作這麼快就癢了。
像極了渣男踹掉原配娶了小三,卻比原先更厭倦。
04
沒了寒暑假,讓我一度很後悔
以前在縣裡初中,每年雷打不動的四三個月假期,寒暑假可以帶女兒出去旅遊,或者宅家裡看書學習。
雖然平時工作很累(要守晚自習,平均回家10點之後),但好在有寒暑假可以回血,跟同事們聚在一起時還有個期待,經常說“XX地還不錯啊,假期約着一起去!”
可是,自從我來到機關,寒暑假就成了過去時。每年可憐的5天年假(過幾年就有十天了)還得看領導的臉色來請。
原先寒暑假可以守着女兒學習,現在卻隻能請老人從縣裡上來幫我們帶孩子,要麼就得把女兒送回縣裡去,不論哪種都讓我感覺愧疚,耽誤了孩子。
這個暑假,因為單位接到大型緊急任務,我不但無法請假,還幾乎天天加班,完全顧不上家裡。
我婆婆在家帶着女兒,外面烈日炎炎,百無聊賴不知道去哪兒。每晚一回家,女兒就用充滿怨念的語氣問我“媽媽,你什麼時候才有時間帶我出去玩兒呀?”
周末難得不加班,想帶孩子在周邊玩一玩,可是大家都休息,稍微好玩的地方人就狂多,堵車、停車場爆滿、吃飯找不到地方是常态。
工作這麼些年,我才第一次意識到上班族的苦——極度缺乏個人時間!
曾經因為寒暑假的問題,我非常後悔換工作來到省城。
不過慢慢也就習慣了。換一種人生體驗,把女兒帶到更發達更開闊的城市,也不失為正确的選擇。
就算是,犧牲自己成全下一代吧~
(投稿人:佩子。葉子君文字整理,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
我是葉子君,體制内十餘年摸爬滾打,踏踏實實說職場經驗,老老實實教你避坑。關注我,讓你成長更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