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雪塘下雪嗎?昨天成都飄來了一點一點一點……的雪花,整個成都都“沸騰”了,畢竟看到雪,是成都人一年四季最開心的事了!但是,這雪下得太小,一邊下雪一邊化雪,雪裡還夾着雨,冷得……有點懷疑人生了!在這一年裡最冷的時期,想要有個好身體去戶外玩“渣渣雪”,不妨看看下面這份養生建議,對于增強體質、抵禦寒冬具有很好的作用,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成都大雪塘下雪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昨天成都飄來了一點一點一點……的雪花,整個成都都“沸騰”了,畢竟看到雪,是成都人一年四季最開心的事了!但是,這雪下得太小,一邊下雪一邊化雪,雪裡還夾着雨,冷得……有點懷疑人生了!在這一年裡最冷的時期,想要有個好身體去戶外玩“渣渣雪”,不妨看看下面這份養生建議,對于增強體質、抵禦寒冬具有很好的作用。
【冬天要做到“三藏】
冬季3個月,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身體閉藏機能在冬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可能使供給春天時煥發生機的能量不足,導緻四肢逆冷的病症。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王玉光強調,冬天要做到“三藏”:藏精、藏氣及藏神。
冬天要藏精:中醫的“精”指的是人體一切有形的精華物質,包括血、津、髓、水谷精微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過度勞作。
冬天要藏氣:寒邪容易傷害人體陽氣。冬天養腎,要保護腎陽。護腎陽有“三多三少”:多穿衣服,多曬太陽,多吃滋補,少過多出汗,少過度勞累,少吃寒涼食物。
冬天要藏神:盡量做到心如止水,甯靜淡泊,使自己的身體與心理處于平靜狀态,靜心守神,不胡思亂想,以此來恢複精神和體力。
【四款藥膳最驅寒】
姜糖蘇葉飲預防感冒
取生姜3克、紅糖15克、紫蘇葉3克;将生姜洗淨,切成細絲,與紫蘇葉一起放入杯中,加入紅糖,用開水沖泡,蓋上杯蓋焖10分鐘,趁熱服用,每日兩次。
方中,紫蘇葉辛溫,可發表散寒,宜通肌表,疏散郁閉的肺氣,理氣合營,能治療有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或兼見咳嗽、胸悶不舒等症狀的風寒感冒,以及患有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症狀的腸胃型感冒。與生姜配伍,可增強解表散寒的功效。紅糖甘溫,既可溫中散寒,助紫蘇葉、生姜發散在表之寒,又可作為調味品,緩解辛辣苦澀的味道。
此外,本方對于懷孕期間惡心嘔吐者、吃魚蟹之後腹痛惡心者、小兒肚子受涼嘔吐腹瀉者都有一定效果。在遭受暴雨、冰雪、寒風、水濕侵襲後,泡一杯姜糖蘇葉飲也有預防感冒的效果。需注意的是,有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滿悶不舒、沒有食欲、大便黏膩不暢等濕熱内蘊表現的人不宜服用。
當歸生姜羊肉湯溫中補血
取羊肉250克、當歸15克、生姜30克;羊肉洗淨、切塊,用開水焯後瀝幹;當歸、生姜分别用清水洗淨,生姜切片;生姜下鍋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幹後,與當歸一同放入砂鍋内,加開水适量,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煲2~3小時,調味即可。
當歸生姜羊肉湯出自東漢醫聖張仲景的《金匮要略》。方中,當歸補血調經、活血化瘀、緩急止痛、潤腸通便,其特點是補血不滞血、活血不傷血,為調經補血第一要藥。羊肉性溫熱,暖中補虛、補腎填精、開胃壯力、散寒除濕,配伍當歸增強補虛溫陽之力,既補血又止痛。生姜溫散,助羊肉散寒暖胃,且除膻味。三味同用,組成簡單、效果顯著、風味獨特,有溫中補血、調經散寒的功效。
此方尤其适用于有面色蒼白、手腳冰冷、小便清長等症狀的體質虛寒者日常食用;還可緩解婦女月經推遲或量少、閉經痛經、經期頭痛、胎動不安、産後腹痛頭暈等症狀;也适用于男性陽痿、寒疝、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老人體弱、有各種退行性病變者,也可常服。另外,體内寒氣重者可多加生姜;常發熱、咽喉腫痛、口舌潰爛者慎用此方。
丹參米酒,解腹部發涼
取丹參200克、米酒1千克;将丹參粉碎,用米酒浸泡半個月,早晚服用,每次15毫升;或每次10毫升,每日3次,飯前将酒溫熱服用。
方中,丹參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養血安神的效果。現代藥理實驗表明,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作用,能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并減慢心率,對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大有益處。米酒性溫,不僅通血脈,還使藥力更強,對因寒所緻的心痛、寒痰咳嗽皆有緩解效果。用丹參泡酒,尤其适合血瘀閉經、痛經,且伴有腹部發涼的女性服用,也可作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保健藥酒。此方不适宜孕婦服用。
五味枸杞飲初咳慎用
取五味子50克、枸杞子50克、白砂糖20克;五味子用小紗布袋裝好,枸杞子剪碎,一同放入砂鍋内;加水1.5升,用小火煎沸,濾出藥液倒入杯中,再加白砂糖攪勻即可飲用。
方中,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腎、心經,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甯心安神的功效,常應用于肺腎兩虛、精氣耗傷導緻的肺虛咳嗽、腎虛體弱、長期腰痛等證。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肺經,可滋補肝腎、明目潤肺,對肺腎陰虛所緻虛勞咳嗽有一定緩解作用。在《本草綱目》中,白砂糖也是一味中藥,可和中緩急、生津潤燥,常用于治療肺虛咳嗽、肺燥咳嗽。三味共用,可健脾胃、補肝腎、養心血、生津止渴,适用于冬季五髒虛虧、氣血不足所導緻的疲乏無力、面無血色、腰膝酸軟、心慌失眠等症狀。
需注意的是,咳嗽初起、大便不成形者慎用本方,血糖高、糖尿病患者可少用或不用白砂糖。
健康知多點——冬季食補 均衡為要
天寒地凍,冬季易導緻人體氣機、血運不暢,緻使舊病複發或加重。“冬令進補,來年打虎”,平安過冬,不少人寄托在飲食進補上。王玉光提醒大家,冬季飲食養生要以“均衡”為主。在“均衡”的前提下,應和中醫“冬季腎髒當令”的理論,适當增加滋補腎髒的食物。
【兒童冬季重在養腎】
在寒冷的天氣中,家長應該如何順應季節給孩子養生呢?中醫認為,冬在自然界屬水,與腎水對應,腎氣通應于冬氣,而且旺于冬季。腎髒封藏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精氣,與生長發育、生殖功能、陰陽平衡有關。冬季寒冷,腎易受寒邪所傷而緻腎陽不足,藏精不利。小兒“腎常虛”,其固陰、藏精、納氣功能均不成熟,冬季更易出現精氣不足。所以,小兒冬季應順應自然界閉藏規律,加強腎髒養護,以靜養固護陰精為本,少瀉津液。
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起居環境。冬天盡管寒氣逼人,但也要注意每天通風換氣,避免幹燥。房間溫度維持20℃~22℃,不宜太熱或太冷,室内濕度保持在40%~70%為宜。
衣着。冬天因寒性凝滞,家長可以給孩子穿着柔軟的棉衣棉褲,既保暖又透氣。室内外溫差變化大,應及時給孩子增減衣服,不宜保暖過度。另外,衣服應松緊适宜,不要包裹太緊,不利于氣血通暢。還要注意孩子頭頸部的防護,不要使皮膚開洩,而令陽氣損失。
飲食。小兒為“純陽之體”,冬季熱性食物進食過多會耗傷津液。所以,小兒冬季應溫補,以健脾開胃,溫陽滋陰為宜。冬季為機體儲存能量,藏精禦寒,家長可适當給孩子吃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以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補充機體在夏季的虧空,但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加重脾胃負擔。
家長還可根據孩子體質,适當給其吃些紅棗、胡蘿蔔、土豆、大白菜、豆腐、核桃、木耳、牛肉等。少吃寒性、辛辣、燥熱的食物,以免損傷陽氣。五味中鹹入腎,家長做菜時要少放鹽,以免傷及孩子的腎髒。
運動鍛煉。冬季應早睡晚起,以養陽氣,固陰精。太陽升起後,家長可帶孩子做廣播體操,快走或慢跑,以身體微熱不出汗為宜,注意耳朵和手部保暖。冬季感冒流行,不宜去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如超市、電影院等。
【預防流感的6要素】
以下6個方面對于預防流感和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同樣非常重要——
居家保持室内空氣流通,流感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注意個人衛生,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手帕或衣袖内側等掩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經常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适度進行有氧運動,可選擇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極拳等比較輕松舒緩的活動,提高身體抵抗力和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适應能力。
冬季氣候多變,注意添加衣服,做好防寒保暖,避免着涼感冒。
每天喝水應不少于1800毫升,但不要喝含糖飲料。
出現流感樣症狀應及時就醫。
健康知多點——接種流感疫苗很必要
目前,流感疫苗接種是預防季節性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也可減輕慢性病患者因感染所緻的不良後果,減少相應的醫療費用。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18-2019)》推薦60歲及以上老年人、特定慢性病患者等人員為優先接種對象。
其中特定慢性病患者指心血管疾病(單純高血壓除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肌肉功能障礙、代謝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4周後,可産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為保證受種者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接種的最佳時機是每年入冬之前。而流感病毒極易發生變異,且接種疫苗6—8月後抗體濃度開始衰減,因此疫苗應每年接種才能獲得有效保護。
綜合自人民網-人民日報、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生命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