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9月22日至24日始。
【三候:雷始收聲,蟄蟲坯戶,水始涸。】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習俗:俗話說“秋分食蟹忙”,此時的蟹肉是最肥美、最滋補的,螃蟹的種類很多,但“大閘蟹”最為有名,鮮蓋百味。桂花在秋分時也盛開了,散發出淡淡的幽香,用來做成桂花蜜,味道清爽鮮潔、甜而不膩。
秋分時節,天氣給人的感覺,兩個字:爽、朗。
爽、朗,一個是爽,天氣感覺清爽了;一個是朗,天空感覺明朗了。
于是,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夠望穿。
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被認為是晝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間點,是“平分秋色”之時。但各地的溫涼更叠大不相同。
秋分時節,雖然有了些許寒意,但我還是特别喜歡那句詩:“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夏天被熱得昏沉沉的,也被熱得特别煩躁。秋分時的一絲輕寒,恰好讓人舒暢,恰好給人一種喚醒感,氣溫體現着一種恰到好處的分寸。
但再涼一點,便有了草木枯萎的肅殺之氣,所以希望這樣的天氣不要來去匆匆,“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疏朗時節,快意秋分。
秋分一候“雷始收聲”,不再打雷了。古人認為,雷電乃龍所為。春分雷乃發聲,秋分雷始收聲。而龍,春分登天,秋分潛淵,非常契合雷電的起止時間。秋分二候“蟄蟲坯戶”,蟄蟲們并非完全封閉門戶,而是把洞穴壘得結實一些,洞口開得再小一些,等到天寒再封堵洞口,“閑人免進”,安然過冬。秋分三候“水始涸”,不是水體都幹涸了,是說夏雨遺存的積水逐漸幹涸。秋季降水銳減,河流舒緩了,流水不再湍急,秋氣之美,便常在于水之靜美。
看文化|“二十四節氣”之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桂子飄香遠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體系,植根于中國傳統農耕文明,融彙着中國古人關于天文、曆法、音律、養生的智慧,同時也蘊含着豐富而深刻的哲學、倫理與美學精神。“二十四節氣”之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桂子飄香遠“二十四節氣”系列視頻,提煉、升華、傳播和弘揚節氣文化,使二十四節氣蘊含的傳統智慧綻放勃勃生機。本期帶來“二十四節氣”之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桂子飄香遠。
秋分·詩詞裡的七種秋調空山新雨,秋之清新。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酒乘興,秋之酣暢。
《西湖雜詠·秋》
元·薛昂夫
疏林紅葉,芙蓉将謝,
天然妝點秋屏列。
斷霞遮,夕陽斜,山腰閃出閑亭榭。
分付畫船且慢者。
歌,休唱徹;詩,乘興寫。
與仙同遊,秋之浪漫。
《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宋·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裡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拟嶽陽樓上。
星漢出海,秋之豪邁。
《觀滄海》
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獨上西樓,秋之寂寥。
《相見歡》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無語凝噎,秋之哀思。
《雨霖鈴》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腸斷天涯,秋之羁愁。
《天淨沙·秋思》
元·馬緻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關注專題 欣賞更多:#美友音樂##美友每日一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