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熱,對于那些腳特别容易出汗的人來說,又要開始面對脫鞋時、迎面而來的,那股混雜着奶酪味、臭雞蛋味、酸味的尴尬氣味……為什麼會有腳臭呢?腳臭就是有腳氣嗎?雖然二者隻有一字之差,但還真不是一回事!
有腳臭就是腳氣嗎?
當出現腳臭時,有些人可能就會懷疑自己是得了腳氣,然而,腳臭和腳氣可不是一回事。
1.腳臭
腳流汗後,腳上的細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質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就會發出一種具有特殊氣味的腳臭味。也就是說,腳臭通常是腳汗和細菌作用的結果。
2.腳氣又叫“香港腳、足癬”,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真菌感染的疾病,人群患病率高達30%-70%。得了腳氣的人,确實容易出現腳臭味,但也有得了腳氣後,卻沒有腳臭出現的情況。所以,不能簡單認為有腳臭就一定是腳氣!腳臭和腳氣不是一回事。值得注意的是,若是腳臭的問題不能解決,讓腳部處于潮濕的環境,也容易讓真菌繁殖,進而導緻腳氣的發生。
是不是腳氣,還得看症狀
其實,腳氣最典型的症狀不是臭,而是一種「難言之癢」。癢起來的時候,就像是一群螞蟻在啃咬,深入骨髓,即便把腳撓破皮,也無法徹底止癢,真的是“癢不堪言”。除此之外,不同類型的腳氣,還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1.水疱型在腳底、腳掌側邊、腳趾間,出現群集或分散的小水疱,同時還有瘙癢感。小水疱不容易被弄破,破掉後可能會有清亮液體流出。
2.角化過度型這種沒有水疱,僅表現為足底皮膚變厚、變粗糙,還會脫屑,出現裂口。
3.趾間型常常出現在腳趾縫,出現紅斑、脫皮,還有瘙癢感、疼痛感。
4.糜爛型這種比較少見,同時也相對嚴重,常繼發細菌感染。腳趾間出現糜爛或潰瘍,有明顯滲出。另外,4種類型的腳氣有可能不單獨出現,同時出現在同一人的腳上。
沒腳氣?得預防
如果你發現自己沒得腳氣,允許你先偷着樂一會兒,不過,還是得注意預防。畢竟腳氣還是很容易傳染的。預防腳氣,主要是從消滅傳染源和阻斷腳氣傳播途徑這兩個方面來入手。
1. 消滅傳染源如果你自己有灰指甲,就應該把它徹底治好。如果你的家人有腳氣或者灰指甲,也應該進行治療。另外,要是家裡養了小動物,記得給它們定期體檢,并進行消毒殺菌處理。
2. 阻斷腳氣的傳播途徑家庭成員之間盡量避免共用毛巾、鞋襪等。在健身房、水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區域時,最好自備拖鞋等裝備。還要注意一點:盡量不要去足療店或者是修腳店等容易傳染真菌的場所。
治療腳氣,一定要規範
首先,得糾正下大家的治療誤區,以下的錯誤做法,千萬别再犯了:
那麼,腳氣的正确治療方法是什麼呢?其實也簡單:
一方面,得先找正規的皮膚科醫生:醫生會先做一個真菌檢查,然後根據檢測到的真菌類型,開具針對性地抗真菌的口服或外塗藥物,如鹽酸阿莫羅芬、特比萘芬、咪康唑等。
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遵醫囑進行足量、足療程的治療。治療周期通常都要2~4周,千萬别随意停藥,否則很容易導緻病情的反複!
另一方面,注意足部衛生配合治療:(圖文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文章小編:汽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