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号稱要成為“全球第一”的阿裡雲,今年卻迎來了一場“地震”。在市場份額狂跌之後,中國區總裁也紛紛出走,阿裡雲究竟怎麼了?以後還能繼續“飄”起來嗎?說到阿裡雲,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2009年,阿裡巴巴集團正式宣布“阿裡巴巴雲”成立,自此邁入雲計算領域。這些年來,阿裡雲逐步集服務器、雲企業應用、雲安全、雲數據等為一體,已經成為了阿裡巴巴最為重要的增長引擎之一。目前,阿裡雲在全球25個地域建立了數百座數據中心,涵蓋了醫療、能源、電信、制造、金融等多個領域。我們所熟悉的天貓“雙十一”等購物狂歡節以及春運搶票等等,之所以能夠穩定運行,都得益于背後龐大的阿裡雲。
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近兩年阿裡雲似乎有點飄過頭了。最近的風波也是一起接一起,阿裡雲到底怎麼了?關于阿裡雲,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一場風波跟上海的疫情密切相關。大家都知道,這輪疫情上海情況比較不好,然而就在前不久大家都在關心上海形勢的時候,阿裡雲副總裁賈揚清卻連夜“逃”到了美國。到了之後,他還特意在Facebook上發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已經“回到了美國”,看到“回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想必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憤怒了。
更可氣的還在後邊,他的文章第一段介紹了自己在上海封閉18天的情況,其中有一句說自己是通過“有關系”的人才拿到了通行證,出來之後在檢查站也是以“心照不宣”的方式通過的。其他人都還被封閉在上海,有的甚至連一日三餐都是個問題,他卻能通過各種關系打破封閉,直接飛到了美國享受自由。這難道就是來自阿裡雲副總裁的超能力嗎?
不過,他有出去的本事大家誰也攔不住,但是他卻在文中寫了“撤回美國”這樣的話,通過層層特殊關系到了美國卻還有一種洋洋得意的感覺,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就是個美國人呢。文章最後一句話更氣人,他用帶有幾分調侃和貶低的語調說道“如果你有興趣聽更多,你有酒我有故事”。先不說他阿裡雲副總裁的身份說這些話會造成什麼影響,哪怕是個普通人這麼說也不合适吧,國内上上下下都在抗疫,他卻樂呵呵的把這些當故事講?
這件事發生之後,廣大網友就忍不住内心的怒火了,紛紛指責賈揚清的行為。面對輿論的壓力,他本人發文解釋到自己去美國隻是看病,原文中的“with connection”也不是大家理解的那種意思,而是因為當時看病打不到車,讓朋友幫忙聯系出租車,所以就在文中寫了“with connection”。不知道對于這樣的解釋,有多少人會信呢?就算這句話是真的,那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回到美國的喜悅感又是什麼意思?去美國看個病至于這麼高興嗎?還有最後那句“如果你有興趣聽更多,你有酒我有故事”又該怎麼解釋?
賈揚清“出逃”美國不僅讓自己陷入了輿論的漩渦,也給阿裡雲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是近期阿裡雲的風波可不止這一場,副總裁“出逃”美國的事情還沒過去,阿裡雲的另一場風波就開始了。前不久有消息傳出阿裡雲中國區的總裁仁庚卸任了,接任的是副總裁黃海清。在總裁卸任之後,還有多位阿裡雲高管也跟着離職了。在這場人事變動當中,最令人不解的就是任庚的離職。其實在去年的時候,他就已經遞交過一次離職申請。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公司沒有批準。他2015年加入阿裡,2019年開始擔任阿裡雲中國區總裁一職。在過去這七年的時間裡,任庚也給阿裡雲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特别是在營收方面,簡直就是大爆發式增長。從他入職的2015年來看,那個時候阿裡雲年收入還隻有12.71億,但是2016年就翻了一倍多,漲到了30.19億。2017,2018,2019年這幾年幾乎都是翻倍式增長,2020年已經漲到了400.16億,去年達到了頂峰,直接漲到了601.2億。
既然任庚為阿裡雲做出了如此漂亮的成績,為何還要離職呢?這或許跟阿裡雲不堪的現狀有關。在去年拿到601.2億的營收之後,阿裡雲的“狂奔”徹底到了終點,自此之後一路下滑。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阿裡雲頹勢盡顯。去年雖然在國内雲服務方面仍排名第一,但是市場份額卻從40.3%下降到了37%。放眼全球市場,阿裡雲的情況更糟。
在公有雲laaS市場當中,阿裡雲2021年的市場份額還不到6%,原本第三的位置也被谷歌給搶走了,跟亞馬遜、微軟之間的差距也在被逐漸拉大。國内外市場份額都被搶占的情況下,迎接阿裡雲的就是營收和利潤的雙降。數據顯示,阿裡雲今年收入增速下降至20%,創下了曆史新低。
曾經定下“三年1000億”目标的阿裡雲,為何會淪落至此?如果單從收入增速下滑方面的數據來看,那主要就是延續了上個季度的影響。但這隻是直接原因,更深層次的因素主要有幾點:第一、方法沒找對。任庚在職的這幾年,阿裡雲市場份額和營收都在瘋長,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成績都得益于他的“超高KPI模式”,這種模式是有一定弊端的。任庚之前當過銷售,還做過跨境事業部的總經理,最擅長的就是用各種手段來提高KPI。
從他擔任阿裡雲中國區總裁之後,就開始通過客戶細分、季度考核、末位淘汰等各種方法來推動阿裡雲的業務增長。這種模式短期之内見效很快,所以阿裡雲的數據一直在蹭蹭上漲。但是時間久了,問題也就暴露出來了。事實證明,高KPI的銷售策略,并不适用于雲計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旦采取這種方法,那整個團隊時時刻刻都會背負着KPI的壓力。
任何工作似乎都是以完成KPI為目的的,久而久之“KPI”就成了一切工作的核心,這可不是一種好的風氣。要知道雲計算重在研發,光搞KPI肯定是走不長遠的,所以狂奔了幾年之後,阿裡雲的營收再也漲不下去了。第二個原因就是研發投入的問題。因為長期重心偏移,所以阿裡雲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遠不及競争對手。就拿2021年的數據來說,華為在研發上投入了1427億,騰訊投了518億,而阿裡雲隻投了514億,在遠落後于華為的情況下,還被騰訊超越了。本來阿裡在科技研發上就比不過華為、騰訊這些企業,結果投入還沒别人多,那自然要被搶走市場份額了。如果阿裡雲要想走得長遠,那就必須提高自身競争力,而這就得通過研發來實現。
第三、定位不準确。雖然阿裡雲給自己的定位很高,但是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貪大求全”。換句話說,阿裡雲涉及的領域很廣,業務很多,不管是自研數據庫還是服務器、芯片、操作系統等等,阿裡雲都有提供,但僅限于提供卻不能精準提供。在如今的環境之下,客戶的需求越來越精準,如果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卻不精準的技術,很難收獲客服的信賴。相比之下,華為、騰訊、百度的定位就很明确了。
華為重在芯片和自研服務器,在政企市場也深耕已久,騰訊重點在遊戲和社交媒體,百度則緻力于AI。這些領域阿裡雲雖然都涵蓋了,但是單拿出來跟這三家比的話,恐怕誰也比不過。拿政企市場來說,這條賽道上除了華為這樣的競争對手,阿裡雲還要跟中國電信、浪潮、紫光等搶份額。從2020年的數據來看,華為以32.17%的成績穩居第一,排在第二的是浪潮,占據了25.44%的市場份額,而阿裡雲隻占了4.69%。
總之,阿裡雲根本沒有自己主打的産品,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其實阿裡雲也一直在尋找方法解決這個問題,2020年因為疫情推出的釘釘就是戰略調整中的一步。當時阿裡雲想要借機形成雲釘一體戰略,甚至還一度認為自己找到了未來發展的核心。釘釘的出現确實改變了阿裡雲的情況,也實現了盈利,但實際上釘釘隻是讓阿裡雲獲得了一個客戶入口,并沒有真正在服務領域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特色。後來随着疫情好轉,客戶需求被逐漸消化。
阿裡雲又再次回到了原點。阿裡雲一直在多元化的路上,但要想真正實現多元化,需要有足夠的技術做支撐,很顯然目前的阿裡雲還實現不了這一點。所以在技術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先學會專注也是一件好事。未來阿裡雲不僅要實現從“走量”到“走質”的轉變,還要走出特色才能真正将優勢掌握在手中。
第四、消費互聯網整體增速放緩,阿裡雲優勢在減少。跟騰訊雲、華為雲不同的是,阿裡雲起步于電商,後來逐漸将消費群體擴展到了消費互聯網市場。數據顯示,阿裡雲的總營收當中,消費互聯網客戶就占了将近一半。但是當下移動互聯網行業整體都開始放緩增速,阿裡雲也難逃此劫,所以總營收才會一路下滑。
第五、失去了重要客戶。此前,TikTok一直采用的都是阿裡的海外雲服務,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雙方合作還是終止了。随後TIkTok将每年8億的訂單交給了亞馬遜雲AWS和甲骨文,這不僅讓阿裡雲營收受創,同時還進一步拉大了與亞馬遜的差距。不過八億訂單不翼而飛也暴露了阿裡雲的弊端,那就是過于依賴頭部大客戶,這也是未來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諸多困擾牽絆之下,阿裡雲選擇了“換将解憂”。黃海清接任中國區總裁之後就針對阿裡雲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兩點規劃:第一、要把銷售重點放到高質量自主産品上;第二、提高對利潤的重視程度。從中能夠看出,他也在試圖将重心向技術研發方面發展,通過自主研發的高質量産品提高利潤。除此之外,阿裡雲還有一個重大人事變動值得關注,那就是在今年三月,蔡英華突然空降。這個蔡英華之前在華為任職20年,還負責過華為的政企業務。
此次空降讓不少人覺得阿裡雲在政企方面可能會得到華為的“真傳”。如果他真的能夠帶領阿裡雲在這方面有所突破自然是件好事,但是跟華為與其他運營商相比,阿裡雲隻是戰場邊緣的新兵罷了,要想成為戰場的主角,任重而道遠。
另外蔡英華上任之後也提出了他的發展策略:第一、追求高質量的增長,形成“行業主建、區域主戰”的模式;第二、把區域銷售生态和獨立軟件開發生态做強。這些都是阿裡雲的短闆,不知道接下來蔡英華準備怎麼将這些補足呢?雖然幾位大将都已經開始着手實施新的戰略,但不得不說的是,阿裡雲未來面臨的形勢隻會更加嚴峻。除了華為雲、騰訊雲、百度雲之外,字節跳動、拼多多、美團等互聯網巨頭也都蠢蠢欲動,他們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攪局選手”。再加上原本的增長空間被擠壓,短期内提高利潤也很難實現。
這一輪換将之後,阿裡雲已經注入了全新的血液。面對未來更多的調整,這些大将能否帶領阿裡雲實現破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