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2年2月10日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拍攝的住宅區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 資料圖
9月1日上午,臨港新片區高品質城市建設座談會舉行。座談會指出,臨港新片區挂牌成立三年,對外交通更加快速暢通,對内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周全,開放創新、智慧生态、産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城形态已經初步顯現。
據澎湃新聞了解,三年來,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圍繞現代化新城建設目标,通過政府投資帶動,社會資本參與,不斷完善城市綜合配套,打造宜業宜居環境,吸引各類人才就業、落戶,三年累計新開工城市功能項目231個,建設總投資4758億元,常住人口增長約15萬。截至目前,臨港新片區現代化新城形态已逐步顯現。
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指出,過去三年,臨港新片區各項經濟發展指标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地區生産總值過去三年平均增長21.3%,規上工業總産值年均40.2%,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4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長59.2%,這些指标都顯示出過去三年我們兌現了當時對全市人民和全國人民做出的承諾——讓臨港三年大變樣。
陳金山表示,接下去到十四五末,是臨港新片區重要的發展階段,要進一步對标“五個重要”的指示要求,全力推進人才、配套設施、現代化新城建設以及優化營商環境,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格局,推動臨港新片區發展躍上新台階。
座談會上,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傑從交通、住房、商業、旅遊、文化體育、生态環境、教育醫療、聚才引才等八個方面介紹了新片區三年來城市建設的成果。
其中,新增建設各類住房總建築面積90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總量達到66萬平方米,旅遊行業累計營業收入達到12.32億元,共舉辦上百場文體活動,全面推進“公園城市、韌性城市、無廢城市”建設,适度前瞻性布局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和項目,從業人員突破25萬人,人才總量達到9萬人,加快成為全市人才集聚新高地。
吳傑表示,“人的流向決定城市走向,人才品質決定城市品質”,目前臨港新片區依托全市最具競争優勢的人才政策體系和事業發展平台,形成各方面人才近悅遠來、紛至沓來的發展态勢。随着人才加快流入、集聚,城市未來活力更加彰顯。人才結構高端化、國際化,也讓發展能級動力更加澎湃。
政策持續創新、突破,是新片區人才磁吸效應的重要推力。據了解,未來三年,臨港新片區将着力實施“人才築巢工程”,擦亮“創業者的城,就業者的家”城市引才品牌,重點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興金融等高端産業,提供18萬個就業崗位,吸引各方面人才選擇臨港。加快研究制訂《關于實施臨港新片區“人才築巢工程” 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區的若幹意見》,布局推出求職創業、安家落戶、租房購房、技能提升等一攬子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和貼心服務舉措,全方位支持、保障、激勵、服務、幫助人才,激發更加強勁的人才集聚政策磁吸效應。
值得關注的是,在臨港新片區挂牌成立三周年之際,上海市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加快建設獨立綜合性節點濱海城市的若幹政策措施》,新一輪支持政策圍繞臨港新片區“産”“城”“人”協調發展、加快建設獨立綜合性節點濱海城市的目标,在綜合交通體系、教育資源、醫療衛生服務、人才落戶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提出一批支持政策。
責任編輯:李躍群 圖片編輯:蔣立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