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月的桃花、杏花、油菜花……你是否以為就看盡了春天裡所有的美麗?
其實不然,四月一到,牡丹的競相開放,大概便是四月裡最美的春天了吧!
聞道洛陽花正好,家家遮戶春風。
道人飲處百壺空。
年年花下醉,看盡幾番紅。
——陳瓘《臨江仙》
牡丹,是中國最古老的花朵之一,已有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曆史。牡丹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潇灑,富麗堂皇。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顔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沒有田間小花的淡雅之風,不是居于庭院的小家碧玉,牡丹生來就有一種帝王之氣。它的美麗不是獨屬于誰,花開谷雨,便驚豔了天下。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态破朝霞。
——徐凝《牡丹》
畫堂簾卷張清宴,含香帶霧情無限。
春風愛惜未放開,柘枝鼓振紅英綻。
——鄭谷《牡丹》
牡丹也是美的化身,純潔與愛情的象征。
惆怅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豔散随風。
晴明落地猶惆怅,何況飄零泥土中。
——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别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隻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薛濤《牡丹》
豔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
公子醉歸燈下見, 美人朝插鏡中看。
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無力憑闌幹。
——羅隐《牡丹》
輕陰隔翠帏,宿雨泣晴晖。
醉後佳期在,歌馀舊意非。
蝶繁經粉住,蜂重抱香歸。
莫惜薰爐夜,因風到舞衣。
水漾晴紅壓疊波,曉來金粉覆庭莎。
裁成豔思偏應巧,分得春光最數多。
欲綻似含雙靥笑,正繁疑有一聲歌。
華堂客散簾垂地,想憑闌幹斂翠蛾。
——溫庭筠《牡丹二首》
國尊繁榮昌盛,家重富貴平安,人喜幸福吉祥,牡丹便為這“花中之王”。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豔袅煙疑欲語,素華映月隻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殷文圭《趙侍郎看紅白牡丹因寄楊狀頭贊圖》
人們喜愛牡丹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雍容大氣,國色天香,更是由于它那美麗的傳說和它的傲人風骨。
牡丹,又名“焦骨牡丹”,這個名字的由來與武則天有關。
唐時女皇武則天,酒醉戲言,大雪紛飛之時,降旨長安城:“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
次日,百花争豔,唯牡丹抗旨不開。牡丹被女皇一怒貶到洛陽。誰知,牡丹到洛陽後,開出的花朵更加嬌豔無比。武則天聞訊後,派人趕赴洛陽,意欲将牡丹花燒死。
大火過後的牡丹雖枝幹已焦黑,但盛開的花朵卻更加奪目。牡丹花就這樣獲得了“焦骨牡丹”的稱号,牡丹仙子也以其凜然正氣,被衆花仙擁戴為“百花之王”。從此以後,牡丹就在洛陽生根開花,名甲天下。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賞牡丹》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四月,春色正好,牡丹花開,莫要錯過了花期。
編輯丨詩詞天地(shicitiandi)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