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3.1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譯文】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評析】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于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
季氏即季家,當孔子時代,魯國有三家權臣,即所謂權門,而且不是普通的權門,是可以動搖政權的權門。
這三大家是孟孫、仲孫、季孫,國君都拿他們沒辦法,整個政權都操在他們手上,魯國當時的國君就那麼可憐。
季氏這位權臣,有一天高興起來,在家裡開家庭舞會,結果,玩出天子的味道來了。
照規定他隻能欣賞四人一排的舞蹈,他居然擺出八人一排的舞,完全天子的味道,要與中央抗衡,已經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有人把這事告訴孔子,孔子就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孫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也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态度。
不管對“忍”字作那種理解,他對季氏的深惡病絕之情都是溢于言表的:季氏真是不像話,居然在家庭舞會上玩起了天子的排場,那他還有什麼事不可以做得出來呢?
換句話說,季氏的所作所為,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造反奪權,取代國君的地位了。
孔子一生為維護周朝禮制而努力,面對這種禮崩樂壞的局面,怎不令他痛心疾首,發出沉重的感歎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