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明朝飛魚服紋樣特點

明朝飛魚服紋樣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1:24

【讀書者說】

作者:黃強(服飾史學家、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

春節娶媳婦過年,春節穿新衣戴新帽,歡歡喜喜過大年,這是幾千年中國人的心之向往,更是一種根植于文化的傳統禮俗。

一首《木蘭辭》展示了古代女子浴血沙場的英姿,巾帼不讓須眉。戰争結束回歸故裡,代父從軍的花木蘭脫下戰時袍,恢複女兒身,梳妝打扮,盡顯小女子的姿态。“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木蘭辭》中的“紅妝”“額黃妝”,其實是在佛教藝術影響下誕生的一種古代婦女妝飾,産生于南北朝時期,反映了特定的時代背景和人文風貌。筆者新著《褒衣灑脫博帶寬——六朝人的衣櫃》,就是一本關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六朝春節婚俗的妝容與服飾時尚的解讀。

明朝飛魚服紋樣特點(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1

一.婚嫁新娘用紅妝

紅妝即紅粉妝,以胭脂、紅粉塗抹臉部。紅妝在秦漢時期已經出現,魏晉南北朝時得以發揮,頗為流行,這一時期的詩歌有紅妝的反映。南朝齊謝朓《贈王主簿》雲:“日落窗中坐,紅妝好顔色”,女性着紅妝也符合其性别身份,更能展現出女性的妖娆。

紅妝是南北朝時期女子出閣成婚的常用妝容。對于紅色的崇尚,由來已久,按照五行學說,朝代更替,也要正朔色。以木為德,其色崇青;以土為德,其色尚黃;以金為德,其色崇白;以火為德,其色尚紅;以水為德,其色崇黑。紅色在周代、漢代都受到推崇,周代官員喜歡穿着紅玉一般色彩的細毛袍子;漢高祖劉邦号稱赤帝子,漢代尚紅。南北朝時期尚未形成明代以降的紅色婚服制度,但是因為紅色有紅火的寓意,加上胭脂在此時已由北方傳入中原,因此,紅妝在女子中流行,婚禮中新娘妝容亦傾向于紅妝。梁簡文帝《美人晨妝》亦雲:“嬌羞不肯出,猶言妝未成。青黛随眉廣,燕脂逐臉生。”施了胭脂紅妝的女性更加妩媚動人。

除了紅妝外,魏晉南北朝時期妝飾還有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曉霞妝、面靥妝、半面妝、斜紅妝、啼妝、紫妝、點妝等多種,造型上頗為誇張。

明朝飛魚服紋樣特點(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2

晉朝婦女穿紅色廣袖短襦,綠色長裙。(晉)顧恺之《女史箴圖》(局部)

二.女性扮美帖額黃

新娘是女人一生最美的時刻。愛美的女性,尤其是出閣的新娘,對于梳妝打扮那是刻意追求。南北朝時期的女子除了兩頰的妝容,還有額頭的妝飾。《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前者說發型,後者說額妝。

受佛教藝術影響,此時的女性流行在額頭塗黃、貼黃,黏貼在額上的薄片又稱花黃。梁代江洪《詠歌姬》雲:“薄鬓約微黃,輕紅澹鉛臉。”梁代簡文帝蕭綱的後宮嫔妃盛行作額黃妝,簡文帝每天所見,印象深刻,因此在他的詩歌中屢有反映,《美女篇》雲:“約黃能效月,裁金巧作星。”《戲贈麗人》雲:“同安鬟裡拔,異作額間黃。”這些薄片除了染成金黃,也有染成霁紅或翠綠等色剪作花、鳥、魚等形,粘貼于額頭、酒靥、嘴角、鬓邊等處,成為面飾的一種,因貼的部位不同,形狀色澤不同,又稱為花勝、羅勝、翠钿、金钿等名稱。

對于“花黃”,有的觀點傾向于就是額黃妝,有的則持否定的觀點,認為貼花黃已脫離了額黃的範疇,更多地接近花钿的妝飾。前面已經說明額黃妝有兩種,一是染色,二是貼黃,後者與花钿有近似,但是貼的是染黃的薄片,仍然屬于額黃妝的範疇,至于花钿所貼飾品色彩較之花黃更豐富。花钿是古時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又稱花子、花钿。有觀點認為梅花妝即是花钿,不準确。我在拙著《褒衣灑脫博帶寬——六朝人的衣櫃》中有論述:壽陽公主的梅花妝确有與花钿相似之處,即在額上畫出花瓣妝或用花瓣飾品貼在額上。但是花钿使用金屬材質後,花钿分為兩種:無腳花钿與有腳花钿。前者與梅花妝接近,以薄片飾品貼額上。後者則是花钿金屬材質,連接上短柄,插到發髻上,成為發簪。

考古發現,兩晉時期已經出現薄片飾品與連短柄的這兩種花钿,江蘇南京北郊、郭家山、幕府山、中華門外南山頂等多處晉墓出土了金質花钿實物,薄片花瓣形花钿與有短柄的雞心形花钿都有。梁朝庾肩吾《冬曉詩》:“萦鬟起照鏡,誰忍插花钿。”注意詩中說的是“插花钿”,而不是貼花钿,也不是“對鏡貼花黃”的行為。南朝徐陵《玉台新詠·序》也有“反插金钿”之語。

明朝飛魚服紋樣特點(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3

晉代金質花钿(黃沐天設色)。

三.高髻彰顯個性

以東吳、東晉、南朝為朝代概念的六朝時期思想開放,個性彰顯,給女性提供了追求美麗,展示美感,創造美事的空間。此時的婦女發式,呈現出多種多樣,花樣百出,争奇鬥豔,各領風騷的狀态。發式有反绾髻、百花髻、芙蓉歸雲髻、淩雲髻、随雲髻、盤恒髻等。缬子髻形制為編發為環,以色帶束之。盤恒髻,形制為梳挽時将發掠至頭頂,合為一束,盤旋成髻,遠望如層層疊雲。飛天髻形制為梳挽時将發掠至頭頂,分成數股,每股彎成圓環,直聳于上。

東晉顧恺之《洛神賦圖》中描繪了靈蛇髻。梳理時将發掠至頭頂,編成一股、雙股或多股,然後盤成各種環形。因為發式扭轉自如,如同遊蛇蜿蜒、靈動,故名。傳說靈蛇髻為魏文帝皇後甄氏創制。《采蘭雜志》記載:“甄後入既魏宮,宮廷有一綠蛇。……每日後梳妝,則盤結一髻于後前。後異之,因效而為髻,巧奪天工。故後髻每日不同,号為靈蛇髻。宮人拟之,十不得其一二。”

自兩晉以來,南方婦女的發式就漸趨高大,社會時尚,尤其是女性以高發髻為美。《晉書·五行志》記載:“太元中,公主婦女必緩鬓傾髻,以為盛飾。用發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籠上裝之,名曰假髻。至于貧家,不能自辦,自号無頭,就人借頭。”婦女頭發梳理的發髻,仍然達不到社會時尚推崇的高聳發髻,女性就借助木籠,做成高大的假發髻。這種假發、假髻、借頭相當于今天戲劇中的“假頭套”,但是比假頭套要高大。庾信《春賦》有雲:“钗朵多而訝重,髻鬟高而畏風。”高大的發髻在頭頂上形成一個巨大的盤結,高聳,造型奇特,可以襯托出身材的修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四.褒衣博帶成時尚

從魏晉到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服飾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漢族服式,即承襲秦漢舊制;二是少數民族服飾,承襲北方習俗。

當時,衫是漢族男子的主要服飾。衫和袍在樣式上具有十分明顯的區别:按照漢代的習俗,凡是稱為袍的,袖口應收斂,且裝有祛口;而衫卻不需要祛口,袖口非常寬敞。由于衫基本不受約束,因此魏晉時期的服裝日趨寬博,這也成了當時的風俗,并對南北朝服飾産生了巨大影響,無論是王公貴族、文人雅士還是平民百姓,都以褒衣博帶、寬衫大袖為尚。《洛陽迦藍記》雲:“羽儀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競相模楷,褒衣博帶,被及秣陵。”文人雅士最喜歡穿衫,寬大的衫子成為當時最具個性化的服飾,以嵇康、阮籍為代表的竹林七賢就好穿寬大的衫子。竹林七賢基本上都做過官,但是他們“越名教而任自然”,放棄官職,甘于做山野之人,撫琴長嘯,寄情山林。他們穿的服飾不是官服,而是百姓的服飾,寬大的衫子,飄逸的風度,是他們蔑視權貴,鄙視世俗,縱情山水,精神奔放的最好寫照。

從東晉一直到南朝各代,服裝主要的發展方向是趨向寬松肥大。《晉書·五行志》雲:“晉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風流相仿,輿台成俗。”其原因無外乎士大夫生活安逸,縱情放達,追求飄逸的感覺,“褒衣博帶”正好體現出飄逸之感。直到梁代,士大夫還喜歡穿肥大的衣服,系着寬松的長帶,頭戴高帽,足蹬高齒木屐,儀态潇灑從容。

五.女性服飾上儉下豐

六朝時期的女性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上儉下豐,裙子曳地,下擺寬松,以達到俊俏潇灑的美學效果。

貴族婦女的服裝雖然還有長裙曳地、寬衣廣袖,但是已經漸漸減少,代之以交領長裙或上衣下裙分裝。裙外腰間加有帶若幹飄帶的斜角形、三角形圍腰。此時的襦衫以瘦小緊身為尚,衣袖寬窄不一。裙長蓋于腳面。裙是以上儉下豐的斜片布料拼合而成,裙擺較為寬大。在江蘇南京石子崗、幕府山等地出土的六朝侍女陶俑中,可以看到這種服飾的風格。

六朝時期的婚服體現“上儉下豐”即上窄下寬的風格,沈從文先生考證面料則選用白色薄質絲綢制作。注意,并不是後來的紅色婚服。上衣以衫子為主,外罩短襦,下裳為裙。衫有單層與夾層之分,沈約《少年新婚中詠》詩雲:“裙開見玉趾,衫薄映凝膚。”說的是單衫,輕薄透明,但是古代婚禮一般不在夏季,集中于冬季的春節等節慶日,新娘内穿薄衫外套短襦,披夾衫等。舉辦新婚儀式時,新娘要風度不要溫度穿薄衫也是常事,今天的婚禮活動中,新娘穿婚紗楚楚“凍(動)”人也是一樣。富裕人家,婚禮大廳裡也會點上爐火,提高室溫。

六朝人追求服飾之美,創造服飾輝煌,固然有彰顯個性,陶醉美感的因素,也有“為悅己者容”的激情與豪邁。六朝男性率性而動,不拘禮節,六朝女性何嘗不是敢作敢為敢愛的主?婚禮中的女性更是扮美妝靓,廣袖舞翩翩,纖腰更娉婷,薄透時尚美,裙長身姿秀。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裝在佛,其作用不僅在遮身暖體,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将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态、宗教觀念,都沉澱于服飾之中,構築成了中華服飾文化精神文明的内涵。精神活躍、思想解放、尊崇個性的六朝,“褒衣博帶”風尚,“上儉下豐”風格,“傅粉施朱”妝容,“高聳如雲”發式,無一不彰顯六朝的社會風情,體現服飾文化格調。六朝之美,美在個性,美在衣尚,美在文化。

(本文圖片均選自《褒衣灑脫博帶寬——六朝人的衣櫃》)

《褒衣灑脫博帶寬——六朝人的衣櫃》黃強著商務印書館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18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