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子倩
30年前,中國與中亞五國相繼建交,開啟了雙方交往和合作的大門。今年年初,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隆重舉行,這是30年來中國同中亞五國元首第一次集體會晤,雙方宣布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開啟相互關系的新時代。
同為發展中國家,站在“而立之年”的嶄新節點,作為中國同中亞國家建交30周年慶祝活動之一,7月13日,由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遼甯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九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以視頻方式在北京、沈陽、大連同步舉行。
7月13日,第九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舉行。(主辦方供圖)
圍繞“團結合作,互利共赢,攜手應對挑戰,共赴美好未來”的論壇主題,各方深入交流了本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最新成就,商定加強多邊協作,并圍繞婦女發展、農業、教育和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深入探讨并達成多項共識。
論壇期間,與中國合作、“一帶一路”倡議、反對外來勢力幹涉等反映中國-中亞發展共同利益的表述,被中外與會嘉賓多次提及,反映了雙方繼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再次印證中國-中亞關系已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典範。
建交30年,中國-中亞關系實現“三級跨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主席沈躍躍,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講話時指出,中國-中亞建交30年來,雙方關系實現了由睦鄰友好到戰略夥伴、再到命運共同體的“三級跨越”。主席闡述的相互尊重、睦鄰友好、同舟共濟、互利共赢“四項原則”,是我們友好合作行穩緻遠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指引。今年将召開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中國同中亞國家友好合作提供新機遇。我們要落實好元首共識,深化互利合作,築牢安全屏障,夯實民意基礎,共創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更加美好的明天,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30年間,中國同中亞國家解決了曆史遺留的邊界問題,貿易額增長了100多倍,深化上海合作組織多邊合作,并推動解決阿富汗等地區問題。“中亞-中國關系的跨越式發展,不僅促進了各自發展繁榮,更有效維護了地區和平穩定。”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努雷舍夫表示,即将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不僅會對中國産生重大影響,也會對世界帶來積極影響,希望各國睦鄰友好得到更好發展。
7月13日,第九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舉行,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努雷舍夫緻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隽輝/攝
中亞國家把發展與中國關系視為優先外交方向
中國同中亞五國是鄰國,擁有3000多公裡的邊境線,中亞地區是中國周邊首個戰略夥伴集群。“中國是中亞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吉爾吉斯斯坦議長馬梅托夫在視頻緻辭中表示,在吉方新冠疫情最困難時,中國伸出了援助之手,吉中兩國不存在任何阻礙雙邊關系向前發展的政治分歧和問題。
馬梅托夫強調,吉方始終把發展同中國雙邊關系視為本國對外政策優先方向,堅定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堅定支持中方有關涉港、涉台、涉疆問題原則立場,堅決反對幹涉别國内政。吉方願盡一切努力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下合作項目,恢複兩國定期通航,進一步激發經貿、文化和人文合作新動能,強化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
7月13日,第九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舉行,吉爾吉斯斯坦議長馬梅托夫視頻緻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隽輝/攝
烏茲别克斯坦駐華大使阿爾濟耶夫也表示,深化烏中友好合作關系是烏方優先外交方向。他認為,當前中亞-中國關系發展展現出新的活力,這得益于各方在相互尊重、平等正義、互利合作原則的基礎上打造戰略夥伴關系——這是發展關系的關鍵。
土庫曼斯坦國民會議主席馬梅多娃在視頻緻辭中表示:“在農業、人文、教育、數字經濟等領域加強合作,是土中優先合作的方向。”
中亞是中方“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沿線國家。中國外交部信息顯示,途經中亞的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逾2.5萬列,占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一半以上。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全長近1萬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馬梅多娃特别提到,土庫曼斯坦提出的複興偉大絲綢之路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土中天然氣管道合作項目彰顯兩國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真誠友誼。
在新起點上續寫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新篇章
今年年初舉行的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通過并發表了《中國同中亞五國領導人關于建交30周年的聯合聲明》(下稱“聲明”),這為雙方關系發展确立了大方向、增添了新動能。聲明中,六國決心在兼顧彼此利益的基礎上,繼續合力構建内涵豐富、成果豐碩、友誼持久的戰略夥伴關系。
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努雷舍夫表示,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環節,哈方願發揮區位優勢及交通運輸潛力,合力推動中亞地區和平友好、互助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推動數字、綠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共同拓展數字化、綠色技術創新領域項目建設。努雷舍夫介紹說,自今年7月8日起,哈薩克斯坦正式對中國公民實施14天免簽入境政策,相信該舉措将進一步鞏固兩國經貿及人文合作。
塔吉克斯坦駐華大使薩義德佐達表示,在塔中關系發展邁入第四個10年之際,雙方決心共同努力,推動兩國内涵豐富、成果顯著的戰略夥伴關系再上新台階。雙方将繼續緻力于擴大雙邊貿易,支持建立中國-中亞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動綠色能源、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農産品貿易、疫情防控、傳統醫學以及人文交流等各領域合作。
薩義德佐達特别提到,塔方支持擴大孔子學院數量,增加獎學金名額,并開設“魯班工坊”(天津市率先主導推動實施的職業教育國際知名品牌——記者注),并希望各方用好全球和區域多邊合作平台,堅定不移地為各領域戰略合作增添實質性内涵。這可以看作是對年初《中國同中亞五國領導人關于建交30周年的聯合聲明》中“強調繼續促進人文合作”有關内容的具體回應。
據中方介紹,六國元首在聲明中同意,将進一步擴大地方、科學、文化、旅遊、媒體、智庫、青年、體育等領域合作。主席宣布,今後5年中方計劃向中亞國家提供1200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未來5至10年努力将雙方友城增至100對,願把五國全部列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加快互設文化中心,在有需要的國家設立傳統醫學中心,增設孔子學院,舉辦藝術節等豐富多彩活動,讓六國人民的心越走越近。
此外,中國與中亞國家都面臨着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三股勢力”的安全挑戰。除永久中立國土庫曼斯坦之外,其餘中亞四國均為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烏茲别克斯坦作為今年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正在積極籌備9月的上合組織峰會。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明在論壇緻辭中表示,中國和中亞國家進一步擴大全面合作,是實現本地區安全、穩定和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因素,将為把中亞地區建設成為和平、友好、互信、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家園帶來新的重大機遇。
7月13日,第九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上,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明(左)與烏茲别克斯坦駐華大使阿爾濟耶夫握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隽輝/攝
論壇閉幕式上,與會各方發表《第九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大連)倡議》,倡導各方本着“相互尊重、睦鄰友好、同舟共濟、互利共赢”原則,增進團結互信,深化務實合作,密切溝通協作,合力應對挑戰,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17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