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區分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嗎?
又是一年畢業季,很多剛出來工作的朋友,容易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弄混,因而在職場上容易吃大虧!
為此,小編從以下7點給大家梳理兩者的區别:
一、什麼是勞動關系?什麼是勞務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産生的法律關系。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勞動報酬和受勞動保護 。
勞務關系是指不構成勞動關系的,一方提供勞務、一方支付報酬的民事關系,如家庭或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關系,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關系,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雇人之間的關系等。
二、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主體的區别
勞動關系中的一方必須是是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用人單位,而另一方隻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須是符合勞動年齡條件,能夠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的自然人。
而勞務關系主體雙方類型較多,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自然人,也可以是自然人與法人、組織。我們通常說的“臨時工”,就屬于勞務關系中的一方。
三、适用法律不同
勞務關系中,雙方的權利義務基于合同的約定産生,适用《民法典》相關規定;
而勞動關系由《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範和調整。
四、國家幹預性程度不同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除由勞動合同确定外,勞動法律法規還以強制的形式作出規定,如工作時間、解除合同必須依法進行、強制繳納社會保險等。
勞務關系的雙方的權利義務充分體現意思自治,主要根據雙方的協商簽訂合同。
五、當事人之間在隸屬關系方面的區别
勞動關系的主要特征是用人單位與當事人之間存在着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内部職工。
而勞務關系中,主體雙方是平等的,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勞務關系不存在一方當事人是另一方當事人的職工這種隸屬關系。
六、确定報酬的原則不同
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及國家的有關規定給付勞動報酬,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而勞務合同中的勞務價格是按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完全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确定。
七、糾紛解決途徑不同
因勞動關系發生的争議,必須先經過勞動争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才能向法院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 勞動争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争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争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争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而勞務關系發生争議後,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不需要先經過勞動仲裁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财産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适用本法的規定。
微課堂小問
Q:内退返聘人員,簽訂合同該注意什麼?
根據返聘人員是否已屆退休年齡而确定是否需要與其簽訂勞動合同。
對于已達退休年齡的員工被再次聘用時,建議用人單位與其簽訂書面勞務合同,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退休人員與聘用單位之間的關系是依據聘用協議産生的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關系,退休人員權益遭到侵害時,完全可以處理民事糾紛的途徑解決,即不适用勞動法律規定。雖然雙方是勞務關系,但建議用人單位可為他們購買人身意外傷害方面的商業保險(例如雇主責任險)。因為一旦返聘人員受傷的,用人單位仍應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