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相差20歲母親陪孩子

相差20歲母親陪孩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3 19:12:43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陳斯斯 實習生 冷方奧

36歲的康女士家住浦東新區,從事自由職業。4月1日,康女士的女兒出現了發燒的症狀,後來被轉運到臨港方艙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她也向居委會申請作為陪護人,與女兒一同進入方艙醫院進行隔離。

經過一周左右的治療,女兒于4月13日符合出院條件,然而就在前一晚,康女士也開始出現了發燒症狀,為此她第一時間向醫護人員上報,繼續留在艙内隔離接受治療,女兒将于4月15日先出院,之後暫時被轉運到外婆家進行居家健康觀察。

4月14日,澎湃新聞記者采訪了她和女兒的這段經曆。

相差20歲母親陪孩子(陪12歲女兒在方艙隔離)1

臨港方艙醫院B2-2病區裡忙碌的醫護人員。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和女兒居住在浦東新區,她目前讀五年級。從3月14日開始,她就在家裡上網課,幾乎沒出過家門。4月1日,她開始在家裡發高燒,最高到了38.5℃。

當時我們小區已經封控了,我在小區群裡求助退燒藥,吃藥當天女兒就退燒了。4月2日社區做抗原篩查,結果顯示異常,我馬上彙報給居委,當晚就有人上門做單人的核酸采樣,4月3日,我接到了疾控工作人員的電話,女兒确診為陽性。

對于她感染的可能性,我想了很多種可能,或是電梯,或是樓道,畢竟之前我們樓裡就已經出現了陽性病例,是存在一些感染風險的。

考慮到女兒還小,我第一時間向居委會提出自己要作為陪護人,和女兒一同前往方艙醫院隔離。在決定去之前,我就考慮到了自己也會被感染的可能性,但我沒有想太多,更放心不下的還是我的女兒,不知道她一個人如何應對在方艙裡面的各種情況,也擔心她年紀小,心理承受能力還不是特别強大,有我在,她就多個依靠。

相差20歲母親陪孩子(陪12歲女兒在方艙隔離)2

患者做志願者當病區“區長”,幫助大白發放餐盒。

在解決了孩子的陪護問題之後,4月6号下午3點左右,我和女兒一起被隔離轉運走了,當晚7點,我們就到了臨港方艙醫院,可能因為運送的人員較多,辦理入艙的時間比較長,等我們這一批人全部入艙安頓好,已是晚上10點了。

相差20歲母親陪孩子(陪12歲女兒在方艙隔離)3

來自江蘇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的援滬醫療隊

我看到方艙内的醫護人員大多來自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大家都很友善的,即便是那麼晚住進來,他們還在關心我們有沒有吃晚飯,感覺很溫暖。

一開始,我和女兒的床位中間還隔了隔闆,4月7日早上,醫護人員在查房時特别照顧我們,把我們母女倆換到一個隔間内。換床過程中,醫護人員都沒有讓我幫忙,我特别感動,就覺得這些事情其實應該是我們病人自己做的,但是他們全部幫我們弄好了。

相差20歲母親陪孩子(陪12歲女兒在方艙隔離)4

相差20歲母親陪孩子(陪12歲女兒在方艙隔離)5

相差20歲母親陪孩子(陪12歲女兒在方艙隔離)6

病區上的白牆。

我們的病區B2-2區,約有300個床位,這裡很溫暖,牆上随處可見溫馨的貼畫、大白的素描以及寫滿了患者感言的愛心便利貼等,牆上還設立了打卡區、答疑區、心願牆等,一堵堵白牆、白闆都成為醫患溝通的媒介,我們的病人志願者也積極申請當病區裡面的“區長”,和醫療隊共創一份溫暖。

經曆一周左右的治療,我的女兒符合了出院條件,成為了病區内首批出院病人,本來我和她可以一起出院,但就在出院前一天,我感覺到自己喉嚨又幹又痛,到了晚上還出現了頭痛發燒、四肢無力的症狀,我趕緊告訴醫護人員,晚上吃了一粒布洛芬來緩解我的頭痛,第二天就退燒了,但4月14日早上我也被檢測出核酸陽性,需要留在這裡隔離治療。

4月14日早上,我打了很多電話,主要是解決女兒出院誰來照看的問題。原則上,這裡的患者從哪裡轉運來就要回到原來的那個小區,但因為我是單親媽媽,如果讓我女兒一個人回家,她還沒有辦法照顧自己,我想着把她送去外婆家裡,幸好都在一個區,兩個街道也都答應了,15日我的女兒就要先出院回家了。

對于我來說,女兒走了之後,我的内心肯定有一些空蕩蕩,我們病區裡300多個床位現在也就剩下了10來個,冷清了很多。但好在,我不是很害怕這個病毒,醫護人員也給我送來了連花清瘟膠囊、華山醫院防治新冠2号方我也在喝着,期待我能早日康複,回去跟我的女兒、我的媽媽團聚。

來源: 澎湃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