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謊散:主治各種疑難撒謊雜症,适用人群:7至16周歲學生
文章來源:黃宗躍 好教師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系則删
撒謊是病,得治!
品名:抑謊散
功能主治:各種疑難撒謊雜症
适用人群:7至16周歲學生
适應症一:有樣學樣盲目效仿症
臨床案例:
小飛的一句話立刻讓我意識到,小雨撒謊,完全是因為老師沒有做好榜樣。那天,小雨是唯一沒有交作業的同學。他說本子不見了。
我有些無奈,就在我不得不原諒他的時候,同桌小飛卻高高舉起一個本子:他在撒謊,明明沒有完成!
我走過去,小飛說:作業就在課桌上,他卻說不見了。我的心情郁悶得很。我批評小雨,問他為什麼撒謊。
小雨低着頭,一句話也沒有。我知道,他明明沒有完成卻選擇撒謊說作業不見了,其實就是為減輕“罪責”希望獲得我的諒解。
可是下課了小飛卻悄悄對我說:剛才同學們指責小雨不該對老師撒謊,可他卻不以為然,還說沒什麼大不了,老師您不也撒謊嗎?我一愣。這才意識到我的教育之誤。
在昨天的主題班會上,學校要求中午放學前組織孩子們簽一份“養習慣,促發展”的承諾書。一份承諾書已經制好,隻需要每位孩子輪流在上面簽上名字。
可是我竟然把這事給忘了,等我想起來時已經晚了:剛剛将承諾書交到第一位孩子手上,學校領導已經來教室收取了。
如果實話實說,那是工作懈怠,必然受批評。我說:已經簽好了,可是到哪兒去了呢?我明明放在講桌上的呢!
我佯裝出一副匆忙尋找的樣子。果然領導原諒了我,他告訴我:重新補簽承諾書,可以晚點兒交上。我如釋重負。
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我不經意間撒的一次謊,竟成了孩子的“榜樣”!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老師都撒謊了,可見撒個謊也沒什麼大不了,如果一次撒謊真能推卸掉一點“責任”的話,何樂而不為呢?我郁悶的心情無以言表。
我來到教室,我将自己撒的謊和盤托出。教室裡靜悄悄的,我告訴同學們自己犯了錯,并保證今後不再這樣,希望同學們監督。
教室裡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随即我将小雨帶到辦公室,沒等我開口,他竟主動承認錯誤。拍拍他的肩,我倆相視一笑。
藥理作用:
無論什麼情況,老師都一定要以身作則,自己首先嚴格做到不撒謊,孩子才知道誠實該有多重要。
适應症二:批評恐懼症
臨床案例:
小莫和小東撒謊完全出于他們對批評的恐懼。
和他倆一起遲到的還有小飛。我問小飛為什麼。他的沉默告訴我,他的遲到沒有任何理由。為防微杜漸,我批評他。
随即我問小莫。他猶豫了一會兒,“老師,我遲到了,是因為我發現校園有好些紙屑,我跑遍了整個校園,就是為了撿拾它們,可是卻遲到了——”小莫沉吟道。
欣慰地點點頭,我将頭轉向小東。“老師——”小東的臉漲得通紅,“我,我看小莫撿拾垃圾,所以也,也……”他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小莫。
小莫一愣,這才輕輕點頭。我拍拍小東和小莫的肩,微笑着請他倆回去。
“老師,他倆在說謊,我們同時進校園,我怎麼沒見他倆撿拾垃圾呢?”突然小飛大聲喊道。
這下愣住的是我,我疑惑地望着小莫和小東。他們的臉唰地紅了,片刻沉默,他倆慢慢起身回到小飛身邊。我問,小飛說的是真的嗎?
他們不語,看着他倆耷拉的小腦袋,我已經全明白了。
可是,他倆為何要撒謊呢?他們都遲到了,但至少小飛是誠實的,可小莫和小東呢?我叮囑了小飛幾句後便讓他回去。
将小莫和小東帶到辦公室,我開始質問他們為何要錯上加錯。辦公室裡一片沉默。“老師,你批評小飛,我,我怕……‘小莫的聲音在喉嚨裡打轉。
我望着小莫不知該說什麼好。在小莫看來,小飛是誠實的,可是他的誠實隻能換來老師的嚴厲批評,若不想像小飛這樣受批評,那唯有撒謊。
于是小莫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撒謊。那小東呢?小飛和小莫的經曆他曆曆在目:誠實的受批評,撒謊的受表揚。
作為一個從來都不曾撒過謊的孩子,小東又能如何選擇呢?看來,他倆選擇撒謊,原因一樣:對于批評的懼怕。
現在想起來,他們的确遲到了,但作為偶爾的一次遲到本來是可以原諒的。
如果當時我沒有批評小飛,而隻是叮囑他幾句,那小莫和小東恐怕也不會撒謊,在老師眼裡,在同學們心中,他們依然是好孩子。
可是,我選擇了嚴厲地批評,這樣的批評讓他倆感覺到了恐懼,這也就注定了他倆必将選擇一種逃避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顯然,這件事有我的教育之誤:對于孩子所言,我沒能弄清事情的真相,導緻小莫和小東撒謊,并使謊言暢通無阻。
如果沒有小飛的提醒,如果我現在還是蒙在鼓裡,不能予以及時糾正,那他們今後勢必會變本加厲。
現在我該怎麼辦呢?如果繼續批評他們,他們會不會認為是小飛導緻他倆受批評:若不是小飛,他倆還一直被大家公認為“環保小模範”呢?
看着他倆怯怯的眼神,我給他倆講道理,我将最樸實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話說給他倆聽。
我說,是小飛讓我們察覺到自己的不足,我們會變得誠實,到那時我們還得感謝小飛呢!他倆心悅誠服地點點頭。
藥理作用:
有人說,信任孩子,孩子才會信任你。
可是如果孩子撒了謊呢?如果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信任他而忽略了事實與真相,其結果可想而知。
這件事也讓我明白:在孩子犯錯時,我們應盡可能地避免責罰,若我們對他們的錯誤予以接納,并主動幫助他們尋求解決辦法,孩子不僅學到了正确的面對問題的态度,更不會在下次犯錯誤的時候,首先想到的,隻是千方百計想辦法來逃避别人的批評和責罰。
适應症三:尋求他人關注症
臨床案例:
小麥撒謊則完全是為尋求他人的關注。
起初,我并沒有将小麥的做法當成是撒謊。那時的他會反複做同一件事情:上課時,當别人都準備好一切時,他的課桌上卻空空如也。
每次問他,他都告訴我課本不見了,可能遺忘在家了!第一次我責備他,說他太馬虎,提醒他以後注意。小麥爽快地答應着,并一個勁兒地點着頭。
第二次我抱着試一試的态度,請他在書包裡找找。一會兒,小麥高舉一本書,興奮地告訴我,他找到了!我提醒他做事要細心,小麥格格地笑。
第三次我依然請他再找找,可他在書包裡翻了好一陣子,然後告訴我還是沒找到。
抱着試一試的态度,我決定親自找一找。沒想到一打開書包竟被我找到了。
我疑惑:就在書包口,怎麼就找不到?小麥嘿嘿地笑,說自己有點兒小馬虎。
這時,同桌小東沖我喊起來:哪裡是馬虎,他分明是故意的……話未說完,小麥竟紅了眼:誰讓你多嘴?看着小獅子一樣憤怒的小麥,我隻好作罷。
下課了,我問小東。“他故意把課本塞進書包,然後課堂上對您撒謊說課本不見了,他每次都這樣,那純屬是在同學們面前出風頭,是嘩衆取寵。”小東悄悄對我說。
送走小東,我的心情平靜不下來。小麥一而再,再而三地對我撒謊說課本不見了,難道就是為了尋求他人的關注?
小麥是個活潑的中等生,他成績平平,課堂上也總是沉默。他給我的印象除了課間在教室裡大聲喧嘩,就是課堂上不見了課本,除此之外,沒有人會提及他的名字,更不會有人注意他。
因為我們對他的忽略,沒有給他表現的機會和鼓勵,所以他就想得到别人的關注。可是想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别人對自己的關注又歎何容易?于是他便通過這種特别的方式來吸引别人的眼球。
面對小麥的撒謊,我該怎麼做呢?我能因為他曾經撒的謊而批評他嗎?我不能!而且我也不能舊事重提責備他不該嘩衆取寵總是想着受他人關注。
那該如何進行教育轉化呢?當然是關注他,給他表現的機會,肯定他的每一點進步,發掘他的“閃光點”,并真正地去欣賞和鼓勵。
如何讓小麥得到他想要的“别人對他的關注”呢?那就是通過我的努力為他創造機會,而再也不是他通過撒謊的方式來實現。
我開始和小麥交朋友試圖接近他,課堂上我為他設計問題并有意識地請他來作答……當然,改掉一種壞習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上課時,同學們正在埋頭完成作業。突然小麥興奮地嚷起來:我做好了!可是當我去看的時候,她并沒有真的完成。
這時我知道他又一次撒了謊,他想再次得到别人的關注。我說:你的速度好快呀,但你好像忘了還有一道題呢!
小麥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忘了,呵呵!我滿足了他希望獲得肯定的心理需求,同時又引導他如何做得更好。小麥這才埋頭默默地繼續做起來。
藥理作用: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孩子,他們喜歡把事實誇大,表現出來也是在撒謊。
這件事讓我明白,這是孩子在用一種特别的方式尋求别人的關注,以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他們的做法恰如一面明鏡映照出我們的教育之誤:唯有滿足孩子的内心需求,才能使此狀況得到根本改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