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原文:
小邦寡民:
使有什佰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
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
鄰邦相望,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我的翻譯:
小國寡民。
十人、百人用的大器物就不需要了;民衆看重死亡風險,長途遷徙也不需要了。
有船有車,沒什麼人坐;有軍隊,也沒什麼仗打;民衆沒什麼事,如果有點事,結繩記下就好了。
民衆吃得好,穿得靓,過得快樂,住得安然。
鄰國看得到,雞犬相聞,但民衆老死不相往來。
我的解讀:
老子時代的路途,還是充滿兇險的,有猛獸也有密林深澗,所以遷徙是沒辦法下的冒險行為。
小國寡民,其實是講一個自治理念。大國并不好管理,容易闆結。所以,老子是提倡小區塊自治。拿到現代來說,如果是大國,老子喜歡搞聯邦制。因為在老子看來,大國太容易搞壞事情了,力量大,對外對内破壞力也大(除非大國對小國做到謙遜),也不靈活(治大國如烹小鮮嘛)。
從老子心底來說,國家也沒必要存在,因為國家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人人安居樂業。也就是說,國家是為民而存在的,不是民為國家存在。
當然老死不相往來,是老子時代的想法,但是有一點對現代生活還是通用的。如果我在某個小鎮,生活得很快樂,我也就不想東奔西跑了。老子這些話,對現代人忙于生存的奔波,不必要的瞎逛,還是非常對症的。
冰島,可能接近老子的理想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