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老母親親自上陣,自雞KET,經過2個月零10天雞飛狗跳的備考,從滿篇錯題到勉強及格的邊緣,考後一個月出成績,僅比通過線多1分,好險!
從KET結果看,閱讀最差,因為大量單詞不認識,聽說一般,寫作反而成績最好,因為背了模闆。KET考試結束了,通過考試,我意識到之前的英語學習方法是有問題的。現在想來幸虧考了KET,三上及時發現了問題,還不算太晚。
英語怎麼學才對呢?大撒把全扔給機構,指望一周一次課學好英語是不現實的。
關鍵二:培養興趣,從聽原版故事開始
英語學習的功夫在平時,“聽、說、讀、寫”四項中,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輸入的量足夠大,輸出是自然而然的。而聽和讀相比,聽更容易,因為不需要背單詞。
另外,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學習不能太功利,純應試雖然能短暫地提高成績,但不是長久之計。
于是,我們調整了英語學習策略,一切從頭開始,先培養興趣。首先,果斷停掉了機構的英語課;然後,買來Listener MP3,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原版故事,買配套的書。
孩子聽的第一本故事是"My Wierd School"。每天晚上睡覺前、早上吃飯時聽,這個習慣從三年級一直“堅持”到現在。因為故事本身非常有趣,孩子自己喜歡,所以完全不用催促。
我們這三年聽的故事數量不多,我能想起來的隻有瘋校、小偵探Nate和哈利波特,但是她翻來覆去地聽,書中的很多橋段都能背下來了。同時,娃平時也愛看英文動畫片,比如三隻裸熊、老鼠記者之類的。
如果不知道聽什麼,可以去網上搜“英文書AR和蘭斯值”,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故事,開始一定要選簡單能聽懂的。
英文書AR和蘭斯值
不過,光聽原版故事也是不行的。學習必須有目标,不然如何驗證學習的效果呢?于是,我們又報名了四上的PET考試。
說到這兒,我個人認為劍橋英語考試對衡量英語水平确實比較科學、客觀。它是一個水平考試,英語水平到了,其實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備考。
因此,在KET結束後,老母親休養了3個月,又開始自己研究PET考試。後面的PET考試也是一波三折,經曆了初試失敗、考試改版、疫情取消......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