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厭的勇氣》是一本知名度較高的書,而我确是最近才認真完整的讀完。無緣不聚,依照吸引力法則,應是内心振頻吸引而來此份禮物,感恩遇見更好的自己!
《被讨厭的勇氣》
阿德勒心理學關于人的行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當明确的目标。行為方面的目标有二:“自立”以及“與社會和諧相處”。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意識也有二:“我有能力”與“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自立”的行為目标與“我有能力”的意識信念是在個體層面上的經營。書中提出要有“被讨厭的勇氣”,要有接受自己平凡的勇氣,不要一味追求别人的認可,用别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始終活在别人的期待與評價中。這種心理背後的本質其實是因為有“好名”的私欲存在,因為自己本身不能接受自己,不喜歡自己,所以内心與自己有二元對立,有分裂,自己面對自己時不自在。“好名”也是明代陽明先生曾經提出的比較典型的私欲之一。
曆史上戰國時期,秦昭襄王曾經十分賞識四君子之一的薛公,封它為臣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後來卻被宣太後慧眼識人,辨出他所有對别人的的好隻是為了證明他自己的好,而不是真心關愛他人。薛公很在意呈給太後的書簡中是怎樣評價他自己的,特意派門客雞鳴狗盜夜晚去偷書簡,因為被抓而被識破。
書中說要做好課題分離,自己怎樣是自己的課題,而别人怎樣看待是别人的課題。隻要做好分離,人一下子就輕松下來。實際上,别人看到的風景,我們可以借此反窺對方的内在世界。
另外還有一個論題是“自我接納”與“自我肯定”的區别。這個也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和踐行。“自我接納”是接受自己當下不完美的狀态,真誠地對自己說;“我做不到”,然後把自己向更好的方向上引。這叫做“誠”。《中庸》告訴我們“誠則明,明則誠。”而“自我肯定”是明明自己暫時做不到,卻心裡偏要暗示自己“我做得到!”。這就是自欺。南懷瑾先生曾說,很多人的人生實際上是一種“自欺、欺人、被人欺”的惡性循環。我們不應種不好的種子,給心靈的明鏡抹上灰塵。灰塵越堆越厚時,心靈本有的力量會被掩蓋掉。
去得一份私欲,複得一份天理。即使再完美的人,也依然也有人讨厭,這是真相。不要做苛求的人。百分百地接納自己,内在沒有沖突與糾結,喜歡自己,不去羨慕誰,不去讨好誰,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禮物。周國平曾說:“獨處的确是一個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的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感覺,他是否厭煩自己。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不厭煩自己是一個起碼要求。”内心豐富的人,可以在獨處中與自己和諧,在獨處中創造更大的價值。我們的心靈本身的完整圓滿的,無須一味外在攀援和抓取。無信不立,以信而立,相信自己,創造未來。
平衡與和諧
解決好自己與自己的根源問題,才能繼而談與他人的相處問題。
“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行為目标與“人人都是我的夥伴”的意識信念是屬于人我層面的。
與别人相處時實際在關注别人怎樣看自己,而無法真正打開真心去關愛别人。因為自己内心不認可自己,所以也會懷疑别人,無法做到“他者信賴”。書中提到“信用”和“信賴”的區别。“信用”是帶有附加條件的,生活中的表現可能帶着某些支配、控制、抓取,相處模式中無法輕松。而“信賴”是無條件的,彼此有空間、可以呼吸的。最近在另外一本書上看到作者一個觀點說;演講時太過緊張實際也是因為過度關注我,總是在關注自己講得怎樣,而沒有真心打開與聽衆的鍊接。隻要認知上去掉這些小我,真正帶着大我的發信,相信可以很和諧,繼而正向循環,對團體做出應有的他者貢獻。
因為内心無法認可自己,也會在與人相處中因為有證明自己的需要而總是想着去通過打敗别人,通過外緣來實現。活在自己的思維之中,總是比較,要麼自卑維諾,要麼自負傲慢,無法做到真正地尊重他人,容易樹敵。健全的競争是理想的我與現在的我之間的超越。書中說要有人人平等的意識并且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建立起橫向的關系而不是縱向的關系。人隻有在即不俯視也不仰視别人時,才能不卑不亢,真正發揮自我的良好狀态,繼而找到真正的共同體感覺。我隻是共同體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人人都是我的夥伴。自然而然,發揮自己特有的光和熱。自己自在、有價值,讓身邊的人都活在愛與輕松之中。這個共同體的邊界是可以不斷擴大,不斷螺旋上升的。讓世界因信而更加美麗!
命運共同體
書的末尾部分有句話:“人生中最大的謊言是不活在此時此刻,糾結過去,關注未來。”當我們有了被讨厭的勇氣,以信而立,就可以拾得真心,活在當下,擁有無限的力量,生活因信而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