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對生鮮的喜好,幾乎達到恨不得在樓下開辟出一塊地,自己種瓜、種菜、養牛、養羊的地步,雖然這些都做不到,但是雞蛋選“土”的,草莓吃現摘的,奶要現擠的這些還是能夠追求得到的。上篇文章《鮮銀耳賣這麼火,食藥監局發警示,它還能買來吃嗎?》給鮮銀耳潑了瓢冷水,今天繼續扒一扒那越新鮮越容易出問題的“土鮮”食品。文章較長,建議先馬後看。
《本草綱目》中有“七月勿食蜂蜜”的記述,在一些地方也流傳着“秋後蜂蜜不宜吃”的說法,七月指的陰曆,七月之後大緻也就是立秋之後(今年閏六月,立秋雖過,現在還處于陰曆六月份),這兩種說法似乎互相印證。先不說這個說法是不是科學,我們先說說它的由來。
對此,有人可能會持反對意見:蜜蜂釀蜜自身也需要經過嘴等器官輸入蜜囊最終轉化成蜂蜜,回巢之後還要再經過深加工,這才能成為純蜂蜜,如果蜜蜂采集到有毒植物的花粉,很可能還沒回巢就被毒死,根本不會釀出毒蜜。
有研究顯示,蜜蜂可以分辨出有毒植物與無毒植物,不過在正常蜜源植物稀缺時,蜜蜂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地采集有毒植物花粉,采集釀蜜過程中,蜜蜂能夠得以獨善其身的原因在于,蜜蜂在與有毒植物協同進化的過程中,自身可能會分泌出針對某種植物特定的解毒物質,因此會比其它昆蟲更能抵抗有毒植物分泌的有毒生物堿,這也就出現了人食用有毒蜂蜜會中毒,但是蜜蜂中毒卻不常見的現象。
食用土鮮蜂蜜中毒的事件偶有發生,不過因為相對變質鮮銀耳來說,中毒人數及緻死人數都比較少,所以引起的影響相對也不是很大。據報道,雲南省在2005~2013年間,共發生12起蜂蜜中毒事件,75人中毒,其中18人死亡。在2014年夏天,福建泰甯縣有十幾人因食用土鮮蜂蜜中毒,其中數人死亡。食藥監局也曾專門對此作做出過消費提示。
如果你細心的話會發現,福建泰甯縣中毒的事件發生在夏季,并非立秋之後。事實上,食用生鮮蜂蜜中毒确實不分季節,這是因為有毒植物的花期分布的時間是很寬泛的,比如經常引誘蜜蜂釀出毒蜜的雷公藤,花期在5~6月,羊踯躅更早,在3~5月,有些有毒植物甚至全年開花,所以有毒的生鮮蜂蜜未必隻出現在立秋之後。
據相關統計,有毒蜜粉源植物多達12種,湖南、重慶、西藏等地都發生過因食用生鮮蜂蜜中毒的事件。國外也有相關報道,引起中毒的植物多是杜鵑花。可能你會疑惑,如果蜜蜂釀的蜜有毒,那加工後的蜂蜜為什麼不會出問題呢?
原料蜜如果想在正規市場渠道銷售,需要經過檢驗、選料配料、預熱融蜜、過濾、升溫、真空濃縮、冷卻、預包裝、檢驗等多個過程才能夠做出成品出售。原料蜜在檢驗驗收時,廠家會對其進行色澤、氣味、蜜種、水分含量、澱粉酶值、農藥殘留、采集時間長短等指标進行檢驗。有毒蜂蜜在最開始的驗收環節,就會被踢出局,所以市場上正規渠道出售的預包裝蜂蜜,基本上不會出現因蜜源問題導緻的毒蜂蜜。
加工蜂蜜擔心不純,土鮮蜂蜜擔心有毒,那網上銷售的土鮮蜂蜜還能不能吃呢?
現在做生意也是真難啊,生鮮蜂蜜賣家們為了證明自己的蜂蜜确實很“土”,無所不用其極,曬蜂巢,曬蜂箱,為了取信于人,甚至直接曬身份證。對于網店的生鮮蜂蜜,當然不必一棍子打死,通過紅圈标注,可以看得出來,網店大部分是有固定蜜源植物的,這樣的就不用太擔心。不過也有店鋪隻标百花蜂蜜,可見這種并沒有确切蜜源,可能會出現我們所擔心的問題。
在選購這類生鮮蜂蜜時,需要注意查看店鋪信用及評價情況,綜合衡量一下店鋪的經營狀況,對比之後在一家可以依賴的店鋪選購。需要注意的是,一次購買沒出現問題,不代表以後在同一家店鋪也不會出現問題,因為季節不同,蜜源植物可能會有變化,蜂蜜也就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每次購買都應該當作是第一次購買,不要掉以輕心。
初次食用,要先嘗一下,如果發現蜂蜜有苦、麻、辣、澀等感覺,就要謹慎一些。如果嘗起來稍微有點苦澀,但是多嘗一點,異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蜂蜜的甜味,這種情況也要小心。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能沒有儀器來化驗它的确切成分,如果你不太确定蜂蜜來源的可靠性,就隻能請“替死鬼”幫忙了。小白鼠、小白兔等小動物都可以作為實驗對象,如果你覺得小兔兔那麼可愛,于心不忍的話,可以用小魚來實驗。把蜂蜜調制成20%~50%的蜂蜜水,倒進魚缸,觀察1~3天,如果金魚無異常,可以判定蜂蜜無毒或毒素含量較低。
如果食用蜂蜜出現中毒症狀,要趕緊就醫,一般醫院會采用輸液以及其它解毒及保肝治療的方法。如果能自行催吐,也可以先采取催吐措施。
除了網上銷售的以及在路邊購買的生鮮蜂蜜,更需要注意的是野生土蜂蜜,盡管影視劇中經常出現在野外采割野蜂房蜜的橋段,不過我們最好不要模仿。尤其需要提醒學生及兒童,不要像動畫片中的大狗熊一樣,在野外找蜂房吃蜂蜜,現實并不像動畫片一樣美好。有些中毒事件就是食用這種野蜂房蜜導緻的。
除了土鮮蜂蜜,以下幾種土鮮食品也需要格外注意:
鮮黃花菜: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它進入人體以後,會轉化為一種叫作氧化二秋水仙堿的有毒物質,如果一次食用100克以上,會攝入秋水仙堿達到0.1~0.2毫克,就可能引起中毒。有人認為鮮黃花菜隻是花蕊有毒,這是錯的,花蕊确實毒素含量比較高,但是隻摘除花蕊并不能完全去毒。
雖然鮮黃花菜有毒,不過處理得當,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這是因為秋水仙堿易溶于水,而且能被加熱所破壞。烹調前,可以在冷水中浸泡1~2小時後撈出控幹,用沸水焯幾分鐘,再過一次涼水,然後控幹備用。如果不想處理得這麼麻煩,可以直接曬幹,曬幹後的黃花菜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鮮蠶蛹:鮮蠶蛹中毒的發病機制暫時沒有明确結論,不過綜合各種報道及中毒事件來看,幹蠶蛹中毒很少見,鮮蠶蛹中毒多是加工過程沒有完全做熟,因此,建議加工時,煮沸時間要大于15分鐘,油炸時間5分鐘以上。在外就餐時,發現蠶蛹變色發黑或呈粉紅色,有異味及麻辣感,不要食用。
鮮茶葉:采摘不足一個月的鮮茶葉,含有活性較強的鞣酸及生物堿等物質,不适合沖泡後大量飲用。飲新茶最好不要過濃過量,沖泡後可以多放置一段時間待茶中多酚類物質部分氧化後再飲用。
鮮腌菜:剛腌制2~3天的鹹菜或泡菜,亞硝酸鹽含量比較高,十幾天後會達到高峰,此後會慢慢下降,建議腌菜要腌制20天以上再食用。4小時以内現腌制的涼拌菜,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可以放心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