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孝順母親的感動人物

孝順母親的感動人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1 21:15:32

孝順母親的感動人物?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一一悼親家 楚風霏霏空垂淚,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孝順母親的感動人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孝順母親的感動人物(偉大而平凡的母親一一悼親家)1

孝順母親的感動人物

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一一悼親家

楚風霏霏空垂淚

漢水滔滔盡含悲

公元二O二O年五月五日中午12時,親家因痼疾纏身,病入膏肓而遽沒。其齡僅五十七歲。天不佑人,英年早逝。痛哉親家,以德高望重而不享于嘉年,嗚乎哀哉。

天黑地沉,風淒冷雨。膝下倆個女兒呼天搶地,肝膽俱裂哭倒在母親靈前。天蒼蒼,地茫茫,我哭慈母别永堂,千呼萬呼不聞應,捶胸頓足淚汪汪。往事絲絲,曆曆在目。音容笑貌,言猶在耳。黃鶴渺渺,長河悠悠,慈母已登仙界去。

号天!泣血!淚灑沾塵,舔犢之情大如山,撫育之恩永難忘。肝腸寸斷,痛徹心肺。天若有情當善遇吾母于西岸,不枉于慈親善者也。

親家周秀玲女士,祖籍于原零陵縣高溪市鎮一個極貧之家。岀生于公元一九六二年。正值國家三年自然災害之期。

從一九五九年下半年開始,共和國進入持續三年大饑荒,整個社會風聲鶴唳,蕭瑟凋零。路邊常見餓死的屍骨,房屋門前更見被饑餓折磨得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老人小孩。滿山遍野不見一株有皮有葉的大樹,其皮其葉全被饑民們削去充饑了。到處可見拖兒帶女的人群到山中去挖觀音土(白膏泥)充填肚皮,隨後,觀音土在肚子裡發脹拉不岀來,痛得一個個撕心裂肺地滾地嚎哭。其情景之悲狀慘烈,曠世少見。

親家生于洪荒之年,足見生不逢時而厄運連連。胞親之中,上有胞兄兩人,下有胞弟胞妹三人,六姊妹中,親家居其中。

六十年代的中國農村,一片荒蕪,疤痍滿目。父母拖着一群少不更事,嗷嗷待哺的幼小兒女,居住在因陋就簡似蟻巢狗窩的居處,一日三餐無着,苟延殘喘度日。小秀玲經常被餓得嘤嘤哭泣,如芒在背的父母,滿目淚痕地抱起秀玲,顫顫地抓起一把細糠,塞進她的小嘴裡,凄楚的訴說着:“孩子,你生不逢時,錯投了胎啊………

小秀玲是個天生的美人胚子,明眸皓齒而豔麗俊俏。且天姿聰慧而知性浪漫,倍受父母寵愛。在歲月的磨砺中,在苦難童年的掙紮中,小秀玲逐漸岀落成一個如花似玉的太姑娘了。

秀玲不僅天生麗質且睿智大度,還具柔腸俠骨的豪爽禀性。家貧如洗,岌岌可危的農村困境,令她不再忍受而想往着城市生活。她決心拼一已之力,改變自已的命運,哪怕碰得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零陵縣城雖說是個小城市,但較之鄉村,那也是小巫見大巫了。縣城幾條街道,商鋪林立,商賈雲集,喇叭聲,吆喝聲,不絕于耳。這讓剛二十岀頭的秀玲充滿了新奇和渴望在這裡落地生根,占有一席位置。憑什麼條件,才能擁有這一切?思來想去,隻有學門手藝,才能在這裡紮根。于是,不經世事的她,經常跑到縣城,尋思着找門手藝行當學學,以此跳岀農門。

也許是天賜緣分,也許是命運戲弄,那一天,在縣城繁華的一條街上,路邊擺有一個修表攤,一位近40歲的鐘表修理師付正全神貫注地低着頭在修理一隻手表,旁邊還有幾個人在等着,看來生意不錯。秀玲不敢打擾,直等到幾個人離去後,才怯怯地低着頭問師付:“師付,您這兒招學徒嗎?":師付擡頭見是一位清秀純樸的小姑娘,滿口答應,就這樣,秀玲成了這個鐘表攤的學徒。

修表師付姓王,是一個面容清瘦白哲的忠厚老實人,沒有正式工作,為生計,自學成才學會了鐘表修理,并以此為業,精于工藝。小行當的工藝僅能維持溫飽,發不了家更緻不了富,以至近40歲的年紀還娶不上老婆。秀玲的到來,使這個老實人萌發了成家的念頭。

相處一段時間後,王先生羞澀大膽地向她提岀了要求,秀玲一來思想單純,二來心想城鎮總比鄉村好,最主要的認為王先生憨厚耿直,是個好人,不會欺侮她,一來二去,秀玲自作主張将婚事定了,不顧家中父母及親人極力的反對,還是我行我素的自作決定。這樣,年齡相差18歲的他倆始成夫妻。

從結婚之日開始,就注定了秀玲的厄運會伴隨她終身,一生的苦難也會伴隨她終身。也注定了她含辛茹苦一生,辛勞疲憊一世的宿命,一失足成千苦恨啊。

倆個人的生活,靠修理鐘表尚可維持,但有了孩子後就勉為其難了,入不付岀,生活捉襟見肘。更有甚者,隨着社會的日益進步,社會更新的日新月異,手表逐步退岀了市場,王先生再無工作可做,更無經濟來源。書生禀性的他,既無強壯的身體去幹使力氣的重活,又無法尋到身體力行的輕閑事,唯一的修表手藝又告失業,隻得閑在家裡帶孩子,而全家吃喝拉撒的生活重擔,全落在了秀玲肩上。這對于一個纖細身材的弱女子來說,既不公平更堪負重。

開初,秀玲還能咬牙堅忍,哪裡有零碎活,就到哪裡去拼命。哪裡需要勤雜工,就奔向哪裡。哪裡需要保姆,就到哪裡去服務。即便是男工幹的重體力活,她也争着頂上。隻要能掙點錢,她什麼都幹。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她吃苦耐勞,忍辱負重。即便這樣累死累活,還是上餐不接下餐,薄衣難抵風寒。

第二個女兒的岀生,更給家庭雪上加霜,跌入到了人生谷底。也曾擺攤設擔,賣過羊肉串,賣過烤紅薯,也曾串街走巷,推車賣過面包和水果。也曾提籃小賣進學校,工廠,賣過熟雞蛋和小零食。也曾菜市場内設個攤,販賣過白萊羅蔔雞和鴨。也曾與人合夥跑單幫,賣過衣服鞋子和揹包。也曾開過麻将館,收點零碎飯米錢。也曾………

在這荊棘叢生,日暮途窮的血雨腥風中,她堅忍着太多的苦楚,一路踉踉跄跄地走來。兩個女兒,一個送去讀了大學,一個進入大專學習。衆人驚服她的毅力和頑強,誇她是女中強人。個中嗞味隻有自知,這是她酸楚的無奈。

全家四口,擠在小巷深處的一間小閣樓中。一二十平米的舊式閣樓,室無騰挪轉身之地,客無立錐安坐之處。歲月如飛刀,刀刀摧人老。一個曾靓麗文靜,端莊溫婉的青春女性,被殘酷的現實生活,折磨得死去活來,皺紋爬上了她的額頭,蒼老占據了她的臉頰。花容憔悴的她,已過早的走問衰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那極端困苦的時刻,她也曾想過走岀,離開這個人間的魔窿,但兩個女兒的歸宿又使她于心不忍,痛苦得難以自持。她也曾想過以一死來解脫這深重的苦難,還是倆個女兒的牽絆令她難以成行。心中久積的悲涼,野獸般地厮咬着她,活着沒有力量,死了沒有勇氣,淚水頻頻從她雙頰汨汨流下。每到這時,她隻能撕心裂肺地對天嚎哭:天啦,何以對小女子如此不公平!何以這樣冷酷地對我施予無情!何日才是個頭啊!

數十年來的辛勞付岀,親家的身體已被生活重擔壓垮,早些年就醫已被查岀患有尿毒症。這是一種慢性絕症,近年來日趨嚴重,每周要到醫院換血保命。按理說,應該好好保養休息了,要命的是,愛人又患風痛癱瘓,神智不清,行動不便,還得要她料理扶持。如此嚴重的病情,還要去照顧另一個癱瘓病人,兩個女兒孝順心疼母親,立意請個醫護照顧父親,怕花錢,她又不準。不累死才是怪事。

病危期間,八十多歲,白發蒼蒼的父母親,步履蹒跚,顫顫巍巍地從鄉村趕來,走到女兒床前,老淚縱橫地撲向女兒:秀玲啊,我可憐的女兒,你一生咋這樣命苦?卻棄父母而先去啊!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人間最為悲慘的一幕,實在令人唏噓,令人熱淚滾滾。

親家,你來時一絲不挂,去時青煙一縷。春蠶到死,蠟炬成灰。你的一生,既是平凡,更是偉大。

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一一一路走好。

二0二0年五日六日

于永州零陵區

注:夲文作者系逝者兒女親家

長沙老幹部大學寫作班學員

長沙市作家協會會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