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民法典第四節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典第四節民事法律行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09:54:15

【個人理解】:民事行為的成立是客觀事實判斷,民事行為的生效是價值判斷。例如,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好人,需要兩步走:一是得判斷這個對象是不是人(如果是狗、或者是機器人,那就不用往第二步判斷推進了);二是得判斷是否符合評判标準。

一、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

民法典第四節民事法律行為(第六章民事法律行為)1

1【概念】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是指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構成要素的客觀情況。

2【構成要件】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可分為一般成立要件和特别成立要件。

1)一般成立要件。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成立要件是指任何民事法律行為成立均需具備的共同要件包括:【行為人】、【行為人做出意思表示】、【标的】(标的指行為的内容,即行為人通過其行為所要達到的效果)

2)特别成立要件。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别成立要件是指成立某一具體民事法律行為,除需要具備一般成立要件外,還需要具備其他特殊事實要素。例如實踐性行為以标的物交付為特别成立要件。

二、民事行為的有效

民法典第四節民事法律行為(第六章民事法律行為)2

1【概念】:民事行為的有效是指已經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應符合法定有效要件,而取得認可的效力。

2【成立與生效的關系】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前提。

3【生效要件類型】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包括實質要件形式要件

絕大多數情況下,民事法律行為隻要具備實質要件就發生效力,但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民事法律行為,還需具備形式,要簡稱。發生效力,對于鑰匙的法律行為,如果沒有采取相應的形式,該行為無效。對于不要式的法律行為,當事人應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内選擇用口頭形式或書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

4【生效實質要件内容】民事法律行為的實質有效要件包括:

1)行為人合格。行為人合格是指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法律行為是設立,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主體,不能正确判斷自己行為的性質和正确預見自己的行為後果,就不能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所以當事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為的首要條件。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行為能力與其所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相适應,如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法律允許的一切民事活動;八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治理相适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法人在進行民事法律行為時,必須在法定活動範圍内或在核準登記的經營範圍内實施。

2)意思表示真實。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外部表示與其内心的真實意思表示一緻。實際生活中造成行為人意思表示不真實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由于相對人或者第三人的迫欺詐,使行為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我而為民事行為;二是由于行為人自己對該行為的重大誤解,使其行為與其内在意思不一緻。

對意思表示不真實的行為,根據不同的情況應當認定為無效或可撤銷,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不違背法律和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重要條件,不違背行為内容和形式都不違法,如不得買賣禁止流通物,否則行為無效,又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必須經審批機構審批,否則合同不生效。公序良俗,使社會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合稱。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必須與工序良俗相符,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是無效的。

民法典第四節民事法律行為(第六章民事法律行為)3

因此,當民事法律行為的【行為人合格】、【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及公序良俗】三個條件,出了問題的時候,也就有了後面“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幾節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