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晚,韓國首爾部分地區遭遇極端強降水,降雨量達到了每小時100毫米以上,其中首爾銅雀區每小時降雨量超過了141.5毫米,累計降雨量達到了433毫米,創下1942年以來最大降水量。
不僅如此,降雨雲團仍舊在韓國上方,雨帶呈東西分布,移動的方向也是從西向東移動,這就會導緻降水持續時間長,加劇強降水的危害。
極端強降水導緻了城市嚴重内澇,造成了地鐵進水,車輛被淹,還有不少人被洪水沖走,目前已經導緻7人死亡6人失蹤9人受傷(截止到當地時間9日6點)。
事實上,極端強降水的出現早已經被專家預測到了,而且不止一個專家公開表示:極端天氣會更加頻繁地發生。
也就是說,韓國發生百年一遇的強降水看似偶然,但卻可能成為未來新常态,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極端天氣
首先咱們要說的是,天氣變化是一個混沌系統,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是南美洲的蝴蝶輕輕扇動了翅膀,就可能在北美洲掀起一場龍卷風。
影響氣候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些比較關鍵的指标,比如:全球碳排放。
自從進入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向大氣層中排放了大量的碳,當人們排放的碳大于地球吸收的碳之後,這些碳就會停留在大氣層中。
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它猶如棉被一樣阻止地球熱量的散發,就這樣導緻地球平均氣溫越來越高,以至于形成“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帶來的可不隻是高溫那麼簡單,還會引發:極端寒冬,幹旱,強降水。其實這些年的強降水,主要就是由全球變暖引發。
研究發現,全球平均氣溫每升高1℃,就會導緻大氣含水量增加7%,未來這些水汽将會以降雨的形式落在地面。
雖然地球上總降水量沒有改變,但卻會出現大雨更大,小雨更小的天氣情況,導緻了極端強降水的發生。
全球變暖還會引發極端寒冷事件,這是因為全球變暖會導緻極地海冰融化,冰川面積縮小,導緻反射太陽能力下降,因此極地地區就會升溫,且升溫幅度比其他地區更快,這就是“極地放大效應”。
極地地區快速升溫,就會導緻與赤道之間的氣壓梯度力變小,導緻極渦更加不穩,極渦就會頻頻南下,為北半球帶來極端嚴寒的天氣。
比如:去年咱們東北遭受了強降雪,歐美多國也遭遇了極端嚴寒,往年歐洲是憑借着天然氣越冬,但因為今年天然氣供應不足的問題,歐洲多國的居民甚至已經開始囤柴,目的就是防止今年冬季出現極端寒冷事件時,能夠取暖越冬。
由此可見,并不是專家料事如神,預測到了韓國會出現強降水,而是強降水發生的概率越來越多,未來極端天氣越來越常見,很多城市已經開始為應對極端天氣而做出準備。
極端天氣對人類的影響
極端天氣對我們影響最直接的就是“農業”。
農業可以說是“靠天吃飯”的行業,氣候的變化會影響到農業的收成。比如:小麥是一種喜涼農作物,尤其是在灌漿期時,需要涼爽又充足的水分才能使顆粒飽滿。但是今年3月下旬到5月份,印度小麥種植區剛好經曆了一波高溫,高溫導緻土壤水分蒸發,土地變得幹旱,導緻印度小麥嚴重減産。
極端強降水也同樣會威脅農作物的生長,許多農作物的根系長時間泡在水裡,也會導緻減産。
除此之外,極端天氣還會帶來極端高溫,幹旱等,美國西部地區因為高溫、幹旱已經發生多起山火,當地最大的水庫米德湖水位急劇下降,原本被湖水覆蓋的湖底已經裸露出,甚至還發現了許多裝在鐵桶中的人類遺骸,人們猜測這些人類遺骸應該是謀殺,和當地黑幫有關。
極端高溫也會影響人類的身體狀況,今年夏季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經有超過1700人因高溫死亡。
可以說,極端天氣會通過多個方面來影響我們,因此應對氣候問題已經不能隻是停留在口号,還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農村##韓國##農業##韓國暴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