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騎車,氣是首先要打足的。可多少才是“足”呢?
通常外胎上會标明建議胎壓範圍,但想找到自己的最佳胎壓不是一件簡單事。
澳大利亞《自行車》雜志主編弗蘭克就曾計算不同自行車輪胎尺寸和承重量對應的胎壓值。
先說公路車:
橫軸顯示車和人加起來的重量,單位為千克。豎軸顯示胎壓,單位為psi。每條線為不同的輪胎尺寸。
拿标配的23C的輪胎舉例,當人車重量在100公斤時,胎壓打到120psi最合适。
而35C胎寬來說,如果人車重量在100公斤,那合适的胎壓在70psi。
再看山地車:
同樣的橫豎軸和單位,當人和車加起來重100千克,輪胎尺寸為1.5時,胎壓适宜打到45psi。
當你根據剛才的表格(對不起,圖實在是找不到更清晰的啦~)算出了一個胎壓數字後,一切可還沒有結束哦。
最佳的胎壓還要綜合考慮天氣、路況以及自己的偏好:
1、雨天時,為增加與地面摩擦力,胎壓需要降低10-15psi,增加輪胎的附着力。
2、路面情況糟糕時,如果氣壓不足,石子容易硌破内胎,造成“蛇咬式”爆胎,因此要增加5-10psi。
3、假如你追求速度,是“攻擊型”的騎手,可以調高5-10psi。休閑騎的話,降低胎壓可以增加緩沖,讓手腕、屁股都更舒适。
記住,胎壓越高,滾動阻力越小,速度越快。
你平時是怎樣判斷胎是否打足氣的呢?歡迎來評論區分享你的寶貴經驗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騎行好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