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受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
《大學的理念》作者約翰·亨利·紐曼說:“隻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隻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
教育讓人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
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美國著名大衛·福斯特·華萊士在凱尼恩學院的畢業演講上講述了一個小故事:
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
老魚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們。這水怎麼樣?
兩條年輕的魚繼續遊了一會兒,終于,其中一條忍不住問另外一條:什麼是“水”?
當我們停止學習,沉浸在一成不變的工作生活中時,容易形成無意識的慣性:無意識地翻手機、給生活加速、陷入瑣碎的柴米油鹽、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上面的故事一樣,生活在“水”中太長時間,已經不知道水是什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助理總幹事約翰·丹尼爾先生曾在北京首屆可持續發展教育國際論壇大會報告中提出:“教育自身不僅是一個目的。它也是為達到可持續發展所要進行變革的強有力的動力。”
生活在“水”中卻不知“水”的時候,我們的發展是停滞的。
學會從教育中汲取知識和持續性學習,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我們才能擺脫這種局面,在收獲新知的同時豐富和充實生活,并在持續的自我提升和創造中,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
随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有不少人有着這樣的疑惑:是不是接受大學本科的教育就已經足夠了?
随着社會發展進步,企業對員工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初入社會的敲門磚,學曆越高越有競争力。
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原有的知識技能已不足以支撐我們的持續發展,我們需要終身學習才能應對現實和未知的挑戰。
曾任耶魯校長的教育家理查德·萊文在他的演講集《大學的工作》中表示:“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并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大學本科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終點。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要麼終身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要麼原地踏步被時代淘汰。
如今,終身教育已成為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指導方針。終身學習也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人們适應現代社會發展變化的最佳途徑。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教會我們知識,還在于讓我們學會學習、思考和選擇,為生命的成長确定方向,不斷蛻變成長,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社會和人類的進步貢獻力量。
接受教育,終身學習,是人一生的修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