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3 22:26:47
概述

劉邦當年見到的秦始皇是一個風光無比的皇帝。劉邦一句“大丈夫當如此”道盡了自己的羨慕之情。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發現自己的權威根本沒有達到了秦始皇那般,漢朝也遠沒有秦朝那麼強大。劉邦及其後繼者認清楚當時的社會現實,決定下馬治天下,采用一種全新的治國理念,重新恢複社會經濟,力圖讓漢朝逐漸走向繁榮昌盛。于是他們選擇了黃老思想和無為而治。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1

劉邦劇照

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的背景

劉邦出身于草根,創建了漢朝。劉邦不太喜歡那些儒生,所以他在治國用人方面更加注重功臣。當陸賈勸劉邦多讀聖賢書的時候,劉邦就破口大罵道:

“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

陸賈也是一個不怕死的主,面對劉邦的責罵,陸賈也不示弱,還口道:

“居馬上得之,甯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并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2

陸賈劇照

這句話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扇在劉邦臉上。這一耳光雖然痛徹心扉,卻也扇醒了劉邦。劉邦知道确實不能在馬上治理好江山。劉邦的實力和權力遠遠比不上當年的秦始皇,偌大的秦朝在兩三年間就被農民起義推翻,更不用說剛剛建立的漢朝。秦王朝沒有下馬治理天下,最後滅亡;漢朝同樣不能馬上治療天下。劉邦也意識到是要改弦易張,所以命令陸賈把他的思想寫成一本書。陸賈在劉邦的授意下,以較短的時間寫成了《新語》一書。《新語》的“新”可能也就是要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劉邦雖然知道漢朝不能像秦朝那樣治理國家,漢朝需要改弦易張。不過這時候,劉邦還不能改變策略,還不具備下馬治理天下的條件。此時的漢朝根基還不穩定,在内異姓諸侯王猖獗,在外匈奴威脅日漸加深。所以劉邦還要繼續靠武力維護劉氏江山,靠武力打擊那些反抗者。當劉邦擊敗英布以後,國内異姓諸侯王的威脅基本解決,漢朝的根基也逐漸穩定下來。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3

陸賈劇照

黃老思想

劉邦是創業之主,他并沒有改變治國理念,他把改變治國理念的重任交給了自己的後繼者。

劉邦的後繼者所沿用的治國理念就是我們所要重點講述的黃老無為理念。

黃老思想是當年齊國稷下學宮的一個重要學派。黃老思想是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一個分支。黃老思想是老子思想和黃帝思想的統稱。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各國主要采用能夠治理刺激君主奮發向上的法家思想。黃老思想在當年并不是一個受重視的學派。黃老思想以老子思想為核心,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強調君主不要過多幹預老百姓的生活,讓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老子和莊子強調政治上無為而治,使得道家學派在百家争鳴中并不占據優勢。

當時諸子百家都為自家學派尋找一個有威望的上古人物作為自家學派的重要成員。道家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黃帝拉了進來。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4

稷下學宮

黃老之學産生以後,黃老學者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改造道家學派。黃老學者為了讓道家更具有競争力,更加符合時代的需要,開始吸收其他派别的優勢,優化自己。

黃老思想最基本的特點是“兼容并蓄、綜合百家”,在改造老子思想的基礎上,吸收各家學派之所長,形成一個獨特的思想體系。黃老學派的第一個主張,也是它的核心主張:認為統治者要“清靜無為”。這裡所說的“清靜無為”便是直接來自于道家創始人老子,這也是黃老學派區别于其他學派的最核心觀點。黃老學派還吸收儒家和墨家思想中的仁義思想。

黃老學派吸收了儒家的仁政、愛民、道義、仁、義、禮、智、信等思想,這就能在清靜無為而又無不為的前提下,克服了老子的消極厭世态度。黃老思想中的“黃”主要是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學說思想。黃老思想雖然吸收了法家思想,卻不像法家思想那樣寡薄少恩。在維護基本法律的前提下,維護君主專制制度。但是在具體實行時卻遠遠沒有法家那麼嚴苛,總體來說還是秉持着清靜無為的為政思想。

黃老思想的基本内涵包含三個方面

第一、清靜無為。清靜無為是黃老治國思想的精髓。這裡的清靜無為與老子的順應自然完全不同。老子的無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無所作為,而黃老思想的清靜無為則主要表現為對上無為,對下有為。清靜無為不是要求統治者無所作為,而是要統治者總大綱寬小過。統治者隻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統治政策就可以了,不要過多幹涉百姓的生産和生活。要給老百姓充足的生産和休息時間,同時要愛惜民力,安定民心,發展生産。這就要求各級統治者各司其職,達到天下大安的目的。總而言之清靜無為并不是真的無所作為,而是要統治者因勢利導,做好百姓生産和生活的守夜人。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5

西漢地圖

看似清靜無為,而實際上則是無所為無所不為,看似無為實則有為,看似不治實則無不治,黃老思想是要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而要做到清靜無為實則要求一不擾民,二不擾臣,三要選拔賢能,四要統治者潔身自好。

所謂不擾民,就是要給老百姓充足的自主權,為老百姓制定優惠政策,讓老百姓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下自由自在的生産生活。這就像《種樹郭橐駝傳》中說到的一樣:老百姓應該做什麼他們自己知道,不需要統治者過多的幹擾。如果統治者幹擾得過多,反而讓老百姓無所适從。

不擾臣就是讓各級臣工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做為上級官吏,沒有必要對下屬做太多的幹預。上級官吏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也不可能什麼都做得到,放手讓屬下去做,可能會做得更好。

選拔賢能就更好理解了,讓更多可用之才加入到國家政治生活中來。所謂治國其實就是治人,如何治理好國家,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利用人才。

最後各級統治者要以身作則。如果上級統治者能以身作則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那麼下屬就會以上級為榜樣。這就是所謂上梁正了,下梁也不好意思歪。

第二、依法治國。講到清靜無為,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道家反對法治。其實黃老之學并不反對法治,反對法治的不是“黃”,而是“老”。“黃學”非常重視法律制度,同時提倡依法治國。但是黃老學說的“法”和法家思想的“法”并不是一個“法”。黃老思想中的“法”源于道法自然,也就是老百姓所能承受的法。“法”是仁義的輔助,“法”是無為的必要補充。法家的“法”則是嚴刑峻法,“法”是一切政令和制度的根本。黃老思想中的“法”主張除了皇帝以外人人都要受到法律的約束。最高統治者雖然是法律的制定者,同時也是法律的遵守者。其次法律實行過程中要注意法律的公平性。在執法過程中司法者要按照公平性原則,依法懲處不法行為。三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法律是德治的有力後盾和保證。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6

西漢行政圖

第三、文武并行是黃老思想的另一個重要内容。黃老思想産生于戰亂紛争的戰國時代。如果自己的思想想受到統治者的重視,不可能不重視武力的作用。但是本身又要求清靜無為,所以又必須重視文教。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下就形成了黃老思想文武并行的特點。

此外黃老思想還有尊重自然、因循法律等特點。正是由于黃老思想的這些特點,所以他符合西漢初年的政治社會情況,因而被定為官方統治思想。

無為而治

劉邦建立的漢朝,可以說是在秦朝的爛攤子上建立起來的。劉邦建立漢朝所用的時間,是中國古代曆史上用時最少的朝代之一。劉邦接過來的爛攤子,也是中國曆史上最爛的攤子之一。秦末農民起義打了三年仗,楚漢戰争又打了四年仗,七年間都處于戰争中。如果說隻是七年戰争時間并不長,但是考慮到秦朝統一才十二年,就爆發了農民起義。秦朝以前經曆了五百年的春秋戰國,也就說整整打了五百多年仗。經曆這麼長時間戰争,當時的社會經濟已經面臨崩潰的邊緣。秦朝統治者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依然毫不吝惜使用民力,導緻農民起義的爆發。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7

劉邦劇照

經過七年戰争,新建立的漢王朝滿目瘡痍,社會經濟遭受極大破壞。當時有一個名為曲逆的大縣,秦朝時期有人口三萬多人,到了漢初隻有五千人,也就是說人口減少了六分之五。當時皇帝出行想找四匹顔色一樣的馬都非常困難,而丞相出行都坐不上馬車,隻能坐牛車出行。劉邦當年見到秦始皇當皇帝的時候無限風光,現在輪到自己當皇帝,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劉邦起兵就是為了能夠過幾天好日子,當了皇帝之後才發現原來抓了一個燙手山芋。劉邦想窮奢極欲,百姓都窮的要命,他又搜刮不到什麼。劉邦和功臣們大多是來自最底層的老百姓,他們都知道被搜刮的感覺。漢初統治者也都知道自己多麼痛恨秦朝的嚴刑峻法和無休止的賦役負擔。所以漢初統治者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治國理念,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黃老思想,決定實行無為而治。

漢朝初年的無為而治,大緻具有以下政治特點。

順應民意,采取與民休息的方法。

這種統治方式其理論依據,就是道家的“因”。這在黃老學說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因者君之綱也群臣而立使各自明也”。所謂“因”即“因應”、“因循”。這種學說應用在政治上有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因故事成法,對過去制度不加改動;另一方面還有遵循客觀形勢,在原有的基礎上稍加變化的意思。漢初的一切制度和政策,都是根據這一原則制定和執行的。“秦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職,漢因循而不革”,漢代的政治制度包括皇帝以及屬下的官僚系統,均因循秦代舊制,隻有個别地方才“頗有所改”。在為政、執法方面同樣如此。

(一)遵循已有的,相對合理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做到無所變更,隻要嚴格遵守即可。

(二)選擇官吏的時候,盡量選擇那些忠實、寬厚的長者,盡量少選擇嚴切苛刻的官員。

(三)選擇好官員之後,便要充分信任這些官員,盡量不要幹預官員行事,盡量不要幹擾老百姓的生活。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8

漢文帝劇照

力行節儉,皇室和大臣更要帶頭力行節儉。

漢初統治者改變了秦朝皇帝窮奢極欲的作風,非常注重節儉。漢初的幾代皇帝都非常注意節儉,也注意培養皇室節儉風氣。漢文帝得知修建一座亭台需要百金,相當于十戶中産家庭資産的時候,便打消了自己的想法。漢文帝看到皇後的裙子拖地之後,馬上剪斷了多餘的部分,并規定以後裙子不能拖地,皇宮的帷帳都要嚴格規定。

輕徭薄賦獎勵農耕。

秦朝的稅賦負擔非常繁重,劉邦登基之後,便大舉減輕老百姓的稅賦負擔。劉邦的後繼者,也非常注意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尤其是田租方面。劉邦時期國家田租基本上為 “十五稅一”,漢文帝時候“三十稅一”基本成為定制。漢文帝時期,甚至免除過老百姓的田租。除了減免老百姓的田租負擔之外,口賦、算賦、軍賦、更賦等稅賦在漢文帝時期,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免。

漢初統治者不僅減輕老百姓的稅賦負擔,還注意減輕老百姓的徭役負擔,給予老百姓充足的生産和生活時間。比如漢惠帝時期,為了修築長安城,需要征發民夫。漢惠帝會選擇在農閑時間,而且每年民夫的服役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為的就是不耽誤農時。所以長安城牆的修築時間長達六年。漢文帝時期,多次救濟鳏寡孤獨、赈濟貧民,同時多次下诏獎勵孝悌等。

漢初統治者通過這樣一系列措施,對穩定漢朝初年的社會秩序,恢複和發展漢初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9

蕭何劇照

約法省禁,輕刑慎罰。

劉邦進入關中之後,廢除嚴苛的秦法,實行“約法三章”。漢朝建立之後,“約法三章”難以适應時代的需要,相國蕭何在秦律的基礎上,制定了《九章律》,成為後來漢朝法律的基礎。漢初幾十年,各個統治者不斷對法律進行改革,不斷廢除法律中較為嚴苛的條例。比如,呂後時期廢除三族罪和妖言令,漢文帝時期廢黜了肉刑、連坐法、诽謗罪等。經過改革之後,秦法中那些比較嚴苛的部分逐漸被廢除,推動了法制文明化程度。

黃老無為思想與無為而治的實施

将無為而治全面運用于實踐的人是曹參。無為而治最在踐行地不在漢廷中央,而在齊國。劉邦分封齊國之後,讓曹參擔任齊國相國。曹參到了齊國,沒有禮遇齊國境内的名家大儒,而是非常看重懂得黃老之術的士人。他聽說膠西有一個叫蓋公的士人非常熟悉黃老之術,馬上派人用重禮請他出山。

蓋公見到曹參以後,并沒有長篇大論地跟曹參談論國家大事,他隻說了四個字:無為而治。

曹參馬上領會到其中的真谛,也敏銳的判斷出這可能是治理齊國的最佳政策。于是曹參在齊國實行清靜無為的施政策略,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自力更生。在曹參清靜無為的施政方針下,沒過多久齊國迅速恢複經濟,發展成為各個諸侯國中最具有實力的一個。伴随着齊國的強盛,曹參的美名也揚名齊國内外,大家也都看到了曹參的治國能力。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10

曹參劇照

蕭何去世之後,曹參成為大漢新一任相國。曹參繼任相國大位之後,便把他在齊國的一套措施移植到中央。

當大家都以為大權在握的曹參會甩開膀子大幹一場的時候,曹參卻給了所有人一記響亮的耳光。曹參在相國的位子上隻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蕭何以前制定的任何政策,他不做任何改變,全部照搬照用。第二件事選擇一些沉默寡言卻勤勤懇懇的人充當相國府屬吏,那些巧言令色務虛不務實的人全部都驅逐出相國府。

做好這些安排以後,曹參對所有政事徹底撒手不管。他每天隻想着一件事:喝酒。許多人都很擔心曹參會因為喝酒誤事,會因為喝酒毀了這個國家。西漢畢竟剛剛建國不久,整個國家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迹象,大部分臣工都能兢兢業業辦事,看到相國這麼不負責任都很不滿,決定勸谏曹參。這些人到了曹參府上還沒有來得及表達自己的想法,就被曹參拉過來喝酒。所有來勸谏的都是被曹參灌得跟爛泥一樣,别說勸谏了,就是說話都困難。其實曹參這樣做不是因為自己無聊,而是培養官員們不苛求細務、寬宏大度的政風。

曹參不僅僅整天喝酒,就算相國府中有人犯了一些小錯誤,他也是能瞞就瞞,能糊弄過去就糊弄過去。曹參的這種做法其實是對秦朝“專任刑罰”的矯枉過正的做法。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11

漢惠帝劇照

曹參的行為很快傳到了漢惠帝的耳朵裡。漢惠帝讓曹參的兒子曹窋勸谏曹參。當曹窋将漢惠帝的話傳達給曹參之後,氣得曹參大罵道:“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曹參還打了曹窋一頓。

後來上朝之時,漢惠帝責怪曹參不應該教訓曹窋,并且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曹參便說出了自己的觀點,也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史稱:

“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從此,曹參繼續過醉生夢死的生活,當然再也沒有人打擾他這種生活。這種狀态一直持續了三年,直到曹參去世。雖然曹參在任三年似乎什麼事都沒有做,但是天下老百姓都把曹參當成一代賢相,歌頌他的功德。

“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靜,民以甯一。”


漢朝初崇尚黃老之學後來獨尊儒家(淺議漢朝初年的黃老思想與無為而治)12

曹參劇照

曹參用他的智慧保證了權力交接之際政局穩定,從而也确立了西漢接下來六十年的治國理念。從曹參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前期,西漢的統治者基本都是沿着曹參的路子走下去。正是由于無為而治,也保證了西漢沒有走秦朝的老路。漢惠帝五年,相國曹參病逝。曹參的去世并沒有結束他所開創的無為而治的時代,後繼者基本上都奉行他的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的影響

漢朝初年實行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之後,收到了積極的效果。漢朝初年的局勢快速穩定下來,漢朝避免了秦朝短命而亡的命運,西漢成功渡過了最艱難的階段。在無為而治的指導下西漢出現了著名的文景之治,出現了漢朝初年的治世。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的國力大大增強,漢初那種蕭條的局面一去不複返,漢朝已經非常富庶。根據《史記》記載:

至今上即位數歲,漢興七十馀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廪庾皆滿,而府庫馀貨财。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衆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會。守闾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号。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林劍鳴《秦漢史》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