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蝦多久進行脫殼

對蝦多久進行脫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1 11:23:36

一、對蝦脫殼不遂的症狀及流行情況

(一)蛻殼不遂的症狀及觀察。常見的觀察方法及症狀有以下幾點:

1. 大脫殼期(初一、十五前後)水體表面和料台看不到蝦殼。

2. 蝦體外殼發黑(綠),不透明。正常蝦為玻璃色。

3. 頭胸甲很硬而尾部蝦殼很軟,前後不一緻,即尾部已蛻殼,而頭胸甲沒有。

4. 雙層殼:即剝開外層蝦殼可發現裡面還有一層軟殼。

5. 蝦體表面粘稠,不光滑,對蝦生長速度很慢,可能是蛻殼不遂導緻。

對蝦多久進行脫殼(對蝦脫殼的生理特點和脫殼不遂的處理方法)1

(二)對蝦蛻殼問題在近幾年越來越嚴重,蛻殼不遂存在的問題有:生長緩慢,吃料不長,活力差,嚴重者排塘。

二、對蝦脫殼不遂的原因

在養殖過程中,造成對蝦脫殼不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養殖水體中的鈣,鎂等礦質元素含量不足,影響對蝦的蛻殼。

多發生在淡水養殖的過程當中,淡水地下水的微量元素原本就少,因而地下水被使用養蝦時間久了,僅有的少量微量元素因對蝦生長所需被汲取後,在未得到外部補充時就更缺乏微量元素,而缺乏對蝦所需微量元素的水體并不利于對蝦新殼的形成和硬化,從而導緻對蝦脫殼困難。

2、養殖環境惡化,底質差,氨氮,亞硝酸等過高,pH值異常,缺氧等。

低溶氧,氨氮,亞硝酸鹽過高,pH異常等因素的長期存在使對蝦處于長期高度強應激狀态,對蝦體質下降,同時蝦體對水體中的礦質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也受到影響,無力脫殼而造成脫殼困難。有的病蝦舊殼僅脫出一半或脫出舊殼後身體反而縮小。

3、細菌的感染,導緻對蝦蛻殼困難。

對蝦因細菌性感染,造成機體相關組織器官的病變,體質下降,脫殼時體力衰竭,出現脫殼困難。通常細菌感染可以通過蝦體的其他部位的組織器官(如觸須,附肢等部位的病變來判斷)。

4、纖毛蟲的寄生。

纖毛蟲在對蝦體表的寄生,一方面是增大對蝦蛻殼時的負擔,在蛻殼的過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體力,另外,纖毛蟲的寄生也會導緻對蝦攝食的下降,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繼發感染,造成對蝦體質的下降,引發脫殼困難。

三、對蝦脫殼不遂的預防及處理建議

(一)預防

1、在養殖的過程中做好底質和水質的管理,确保水質指标的穩定和在養殖對蝦适宜的範圍内,保證池塘底部溶氧的充足。

2、在對蝦蛻殼高峰期來臨之前,即農曆初一、十五前後5天,使用蝦蟹脫殼促長類産品以及水産專用VC如維生素C鈉粉,增強對蝦的體質,外用補鈣産品補充水體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促進對蝦的順利脫殼。

(二)處理思路

對蝦發生脫殼不遂時,可以先外用補鈣産品,連續使用2-3次,在入夜前可以使用顆粒氧等化學增氧劑,補充池塘底部溶氧的不足,有利于對蝦的蛻殼。

減料内服,可以使用促使蝦蟹脫殼的産品以及水産專用VC拌料投喂,連續使用2-3天,增強對蝦的體質。

同時進行水質檢測,如果發現水體的不良,氨氮,亞硝酸鹽,pH偏高等需要及時進行調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