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男子63次猝死

一男子63次猝死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3:24:28

來源:廣州日報

很多人晚上睡覺會打呼噜,并認為這是睡眠質量好的表現,然而事實上卻可能很要命。東莞一男子到醫院進行睡眠呼吸監測,發現一晚上竟能“斷氣”400多次!

睡着睡着就斷氣

55歲男子感覺幾乎要憋死過去

東莞55歲的袁先生體型肥胖,十年前間斷性開始出現晚上睡覺被憋醒的情況,且睡覺時鼾聲如雷,經常打着打着就沒了呼吸,繼而猛地憋醒,憋醒後還能繼續入睡,每次都把妻子吓得不輕。

袁先生卻一直沒把這個症狀當回事,總覺得是工作太辛苦,身體很疲憊,打呼噜表明睡得香。

直到去年9月12日,袁先生睡眠中再次出現呼吸困難,且這次感覺幾乎要憋死過去,他這才擔心起來,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醫院就診。

監測結果吓他一跳

一晚上呼吸暫停高達400多次!

接診的醫生在詳細詢問袁先生病史後,了解到袁先生晚上睡覺有時會憋醒,早上醒來出現口幹、頭暈。

在為袁先生進行胸部CT、心電圖和心髒彩超檢查之後,并未見袁先生心髒異常。醫生考慮袁先生很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建議行多導睡眠監測(大于7小時的監測)進一步評估。

檢查結果顯示,袁先生呼吸暫停和低通氣指數(AHI)高達51.8次/h,這意味着他一晚上(8小時)呼吸暫停高達400多次!且睡眠中最低血氧飽和度隻有60%,也就是說,袁先生在睡眠時一直處于缺氧狀态。

行電子鼻咽鏡檢查發現袁先生上氣道無明顯異常,醫生診斷袁先生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合并重度睡眠低氧血症。

一男子63次猝死(男子睡一覺斷氣)1

醫生決定對袁先生行呼吸機壓力滴定監測,判斷其需要多大的壓力值,來改善當前的這種狀況。

在應用自動正壓通氣呼吸機治療的情況下,袁先生的呼吸暫停和低通氣指數(AHI)為5.3次/分,最低血氧飽和度為92%,這意味着袁先生的打鼾、憋氣症狀有所好轉。

經過半年多的治療,并堅持鍛煉身體減輕體重,袁先生打鼾症狀明顯好轉,無睡眠中憋氣、憋醒、呼吸困難等症狀,晨起口幹、頭暈也消失不見,複查多導睡眠監測提示AHI13次/時,最低血氧飽和度為85%。

醫生溫馨提醒:打呼噜并不意味着睡得香!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去正規醫院診斷和治療!

知多D

專家提醒,打鼾并不等于睡得香,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表現的打鼾危害多多,甚至會導緻猝死。

睡眠質量降低

反複性的呼吸暫停,會造成人體内血氧飽和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潴留,使患者睡眠質量降低,即使睡了七八個小時,白天依舊易困倦、疲勞。

高血壓

睡眠時打呼噜憋氣會出現缺氧症狀,當血液中的氧飽和度下降時,身體為了輸送更多的氧氣,血壓就會升高。因此,打呼噜憋氣的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壓。

肝功能下降

當身體供氧不足時,會引發代謝障礙,使脂肪堆積在肝髒,可能出現脂肪肝,導緻肝功能下降。

心腦血管病

由于打呼噜憋氣時人體缺氧,會引起冠狀動脈内皮損傷,脂質在血管内膜沉積,紅細胞增多,血液黏度随之增加,最終引發各類心腦血管疾病,如:血栓、中風、心絞痛、心肌梗死等,且患者在睡眠中突發心肌梗死和腦梗塞的幾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

猝死

呼吸道通氣功能障礙會導緻心髒供氧不足,心髒處于收縮期,可能引發猝死。若呼吸暫停10秒以上或者在一小時内發生5次及以上時,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危險因素有哪些?

年齡和性别:成年後随年齡增長患病率增加,且男性多于女性。

肥胖:超過标準體重20%或以上,體重指數(BMI)≥25kg/㎡。

疾病史:上氣道解剖異常,甲減、肢端肥大、心衰、神經肌肉疾病、胃食管反流等,可通過影響氣道結構或神經功能,進而引起或加重OSA。

吸煙、飲酒:長期大量吸煙和飲酒可誘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藥物史和家族史:服用鎮靜催眠、肌肉松弛類藥物;發病有家族聚集性和遺傳傾向。

如何預防和治療?

減輕體重:減掉一些體重,可以減少睡眠時咽喉部受到的壓力,有助于呼吸。

采取側卧位睡眠:仰卧着睡覺,容易引起咽部組織和舌根後綴堵塞氣道。側卧除了能避免這種情況,還可以減輕腹部、胸部、頸部的額外重量造成的氣道壓力。

避免睡前飲酒和服用某些藥物:酒精和一些有鎮靜作用的藥物,會使咽部的肌肉比平常睡覺時還要松弛,導緻它們更容易阻塞氣道。

佩戴呼吸機:在夜間睡眠時佩戴無創呼吸機,是治療睡眠呼吸暫停有效手段。它可以通過輸送一定量的正壓空氣,打開阻塞的上氣道,使呼吸通暢。

通過手術治療:通過相關檢查,找到導緻呼吸不暢的結構,再通過外科手術将其切除或矯正,使呼吸時氣流出入恢複正常。

來源: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