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家庭教育理念中,倡導“母慈、父嚴”,母親要感性慈愛,父親要理性嚴格。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說,現在大部分家庭還在延續這個傳統,但随着社會發展,這個理念不能絕對化,家庭教育應适當作調整。
在農耕時代,女性更多在家養育孩子,父親外出務農勞作、養家糊口。母親多在孩子衣食住行上操心,是“慈”的表現;教育子女主要是父親的責任,要讓孩子懂規矩,所以要嚴,故有“子不教父之過”的說法。母親、父親分别被稱作“家慈”“家嚴”。
楊雄說,傳統做法有其合理性。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父親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從生物學意義上決定了男女有别。到了現代社會,家庭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依然有分工,母親仍然要更多呵護孩子,怕孩子摔跤、闖禍,即便孩子犯錯,大多母親也習慣包容和袒護;父親則喜歡堅守規則,對孩子犯錯不留情面,輕則批評,重則武力解決。不過,這個理念不能做過頭。父親如果粗暴,不近人情,讓孩子見了就恐懼,可能導緻其缺乏個性,也影響父子關系。母親如果母愛泛濫、自由過度,就會造成放任縱容,對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和責任心不利。也有個别家庭存在特殊情況。比如,父親在家做奶爸,母親在職場賺錢;父親很柔弱,沒有權威,教育孩子上母親一個人說了算。
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的家庭就是一個典型的“母慈父嚴”例子,後由于理念轉變,傅雷夫婦給孩子寫的書信成為家喻戶曉的《傅雷家書》。傅雷的妻子朱梅馥非常傳統,在家相夫教子,慈祥感性;傅雷接受過法國教育,學識高,但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極其嚴厲,經常發脾氣打孩子,孩子見了都害怕,後來孩子反叛都走了。傅雷在家信中寫道:“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傅雷在晚年轉變了很多,書信中充滿了情感和溫暖,認識到過去教育方式可能過于嚴苛,和孩子的關系得到了很大改善。
楊雄教授說,幸福家庭需要穩定的三角關系,父親、母親和孩子構成夫妻、父子和母子關系,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錯位。通常情況下,提倡夫妻關系第一,夫妻關系比親子關系更重要,夫妻關系平等和睦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會感到安全與愛,也更能培養其健全的人格。既讓孩子看到父親剛強和慈愛的一面,也能看到母親慈祥和獨立的一面,家庭教育應這樣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母慈父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