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孩子們的爸爸出差了幾天回來,我忽然驚奇地發現,大寶的個子已經和他爸爸一樣高了。明明出差之前還有一些差距的,不過幾天的功夫,就這樣長起來了?
我是蠻開心的,孩子的成長真的是一瞬間的事情啊!而且對于孩子來講,千萬不要錯過任何一個春天,這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為孩子的身高打CALL的時節。
圖片源自網絡
孩子的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孩子的身高增長有一定的規律。
正常情況下,我們都說父母的個子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高,這個是遺傳的因素。遺傳的确有影響,但是遺傳之外,還是會有一些後天的規律。
比如剛出生的寶寶平均身高為50厘米,出生後的第一年身高增長最快,大約一年會長25厘米左右。到了第二年,身高增長速度減慢,一年大約長10厘米左右。兩歲以後到青春期,每年身高平均增長5-7厘米。
當然,每個孩子的身高還會受到胎齡、性别、營養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
圖片源自網絡
骨骼發育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關鍵因素寶寶的身高其實是受到骨骼發育的優劣來決定的,而與身高相關的骨骼,有顱骨、脊柱骨和下肢長骨三個部分。
這三個部分的增長速度并不是等比例的,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後第一年,頭部的顱骨生長最快,脊柱骨次之;而到了青春期,下肢骨增長則最快。
圖片源自網絡
顱骨的發育
顱骨是随着腦的發育而增長,與頭圍的大小、顱縫和囟門閉合的時間等标準來衡量。而其中,囟門的大小變化最關鍵。
不過,顱骨的發育與寶寶的健康成長有關,因為隻有健康有保障,身高變化才有保障。
圖片源自網絡
脊柱的發育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長是快于四肢的。脊柱承受人體全身的重量,在坐下和行走的時候,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脊柱會自然呈現3個彎曲。
新生寶寶的脊柱很柔軟,每個脊柱彎曲形成的時期,都是寶寶成長發育的黃金期。
從出生到第3個月,寶寶開始出現擡頭等動作,使肌肉得到強化,脊柱也開始形成第1個彎曲——頸椎前凸。
因此,抱3月齡大小的寶寶時,一定要為他做好完全的支撐,以免發生意外。
圖片源自網絡
寶寶6個月齡時,脊柱将形成第2個彎曲——胸椎後凸。此時,寶寶可以不用任何支撐就單獨坐着。
但是在寶寶6月齡前,如果沒有很好的支撐,就不要讓寶寶單獨坐。胸椎沒有完全強化,很容易形成彎曲,導緻寶寶形成前傾的習慣,日後還可能造成駝背,影響儀态和身高。
圖片源自網絡
寶寶1歲前後,開始學習走路,脊柱形成第3個彎曲——腰椎前凸。
這時一定要遵循寶寶生長發育的規律,不必要督促孩子過早學習走路,下肢、腰背部的骨骼、肌肉都沒有發育完善,無法有效支撐身體重量,形成X型腿、O型腿,豈不難堪?同樣也會影響寶寶的身高哦!
雖然寶寶1歲以内會出現這3次彎曲,但一直到六七歲,寶寶的脊柱彎曲才會徹底固定下來。父母一定要結合寶寶身體發育的不同階段為其安排合适的運動,欲速則不達,不能拔苗助長。
圖片源自網絡
長骨的發育
肢體長骨結構分為骨幹、骨骺和幹骺端三個部分。在寶寶整體生長發育過程中,骨的生長在長骨兩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軟骨闆内不斷進行,從而使骨的長度逐漸增長,身高也随之增長。
圖片源自網絡
據世衛組織的一項報告顯示:兒童的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并不相同。平均生長最快的是五月份,相對比較慢的是十月份。因此每年的四五月份,也就是草長莺飛的春季,是寶寶長高的最佳時間。
因此在這個時節,還要關注寶寶的營養,營養充足,才能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才能夠長得快。
圖片源自網絡
關注寶寶的睡眠,因為生長受到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的影響,而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在睡眠時達到最高。
關注寶寶的運動,運動促進寶寶的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營養,加速骨骼生長,骨質緻密,從而促進身體長高。
對于身體健康的寶寶來講,食補、适量運動和充足睡眠就足以滿足他們生長發育的需要,且最為安全、有效。隻有體弱多病的寶寶,才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進行合理的藥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