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1994年啟動舊改任務開始,北外灘至今共有7.5萬戶居民完成動遷。家住惠民路118弄的朱成德便是其中之一。在2022年9月的一次故地重遊下,朱先生和他的鄰居,帶我們走進這片有着百年曆史的裡弄,也帶我們走近他六十餘年的記憶。
04:11
難說再見,上海北外灘動遷居民再訪舊居(04:11)
朱成德祖籍蘇州,小學三年級時跟随從事貿易工作的父親來到上海。由于業務拓展至日本及東南亞等海外地區,朱先生的父親選擇了臨近碼頭的北外灘安了家,于是,惠民路118弄便成了他幾十年生活的地方,幾乎承載了他一輩子的記憶。
惠民路118弄入口
盡管動遷讓他與老鄰居分開兩地,但他們仍然會時常聯絡感情,組織聚會。九月的一天,“惠民路118弄小圈子”約在舊居附近的餐館小聚。那之後,通過與有關部門的聯絡溝通,我們得以與朱先生和老鄰居們一起重返他們的故居。
惠民路118弄内景
惠民路118弄内景
據朱先生及鄰居們的介紹,北外灘地區由于其航運優勢,在上世紀就已成為上海的繁榮地段之一,在這裡買下住宅在當年并非易事。比如惠民路118弄中的樓房原是日本人或英國人建造的“洋樓”,因此,朱先生以及鄰居們的家庭大多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這些如今白發蒼蒼的動遷居民們大多都是在孩童時期跟随父母,在年幼時開始居于此,長于此,在此結婚生子,然後看着孩子在此長大。
朱成德介紹曾經的家——惠民路118弄6号
重回故裡,朱成德想起了曾經的生活點滴
搬離舊居總是令人傷感的,朱先生也不例外。“忍痛割愛。”朱成德用四個字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他希望自己的舊居能得到保留,這樣一方面能讓自己留個念想,另一方面,也給後人看看這裡曾經的樣子。
據悉,北外灘的發展規劃将圍繞“一心兩片,新舊融合”的總體格局。惠民路所在的提籃橋片區将是充滿活力與人文底蘊,這片區域将保留曆史風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