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又稱貼對聯、貼對子,在春節期間貼的對聯就叫春聯。春聯的前身叫“桃符”,是用桃木闆制成的,上面并不寫字,而是畫“神荼”、郁壘”的畫像,古人認為鬼怕桃木,貼桃符的用意是驅鬼辟邪。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闆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宋代李昉、李穆、徐铉所著《太平禦覽》引《典術》雲:“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厭伏邪氣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門,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門,以厭邪氣。”
傳統文化中春聯右聯為上聯,左聯為下聯,橫批從右往左讀。
唐朝以後,除了神荼、郁壘二将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将當作門神。傳說,唐太宗生病,因殺人太多,心裡有陰影,夜裡睡着時聽見門外鬼魅呼号,徹夜不得安甯。于是他讓這兩位将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其後,唐太宗便讓人把這兩位将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之後,這一習俗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門神畫:秦叔寶和尉遲恭
到了宋代文字春聯已廣為流行,例如王安石《元日》詩中雲“千門萬戶瞳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形象地描繪了宋代貼春聯的民俗。
明代過年貼春聯之風更為盛行。史書有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除夕前一日,突發奇想,心血來潮,命令所有百姓人家門上都要貼春聯。除夕那天,朱元璋微服出巡,在城内觀賞各戶春聯。突然發現一戶門前沒有貼春聯,便派人前去一問才知道,原來那家是個屠戶,家中無人認字,别人又不願意為他代寫。朱元璋聽後,一時興起,令人取來文房四寶,當場揮毫,寫下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送給了屠戶。“上有所好 下必趨之”。從此過年貼春聯的習俗,成為春節的一大景觀。
春聯紙的顔色一般有四種。其一,一般官民都用紅紙寫春聯,多用黑墨汁或金粉寫字。 其二,為白紙春聯。滿族崇尚白色,使得清朝皇宮的春聯為白色。其三,為藍紙春聯,一般為親喪未滿三年“守制”者所用。其四,黃紙春聯,一般為廟宇所用。
總之,傳統民俗每逢過年,無論貧富,都要貼春聯,辭舊迎新,以求吉祥、迎福、受吉、辟邪、添喜氣,期盼新的一年生活過得更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