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曆史中顯學指什麼

曆史中顯學指什麼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4 15:30:28

文:長了鹿角的兔子(打破固有概念,站在對面,理性觀察)

圖:網絡,侵删


曆史中顯學指什麼(34百家争鳴)1

孔子教學


引言:

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說的是周三代乃"太平盛世",但細細揪來,自公元前十一世紀初周武王起兵滅商,而後順利建立周王朝開始,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東遷,在其中曆經的兩百多年中,勉強算起來,真正的"太平盛世",不過文、武、成、康四朝而已,尤其是平王被迫東遷的那一刻,周王室的威嚴已然掃地,王權衰落起,諸侯(還有士大夫)實力日漸增強,政治上的一元格局被打破。

《漢書·藝文志》總結道:"王道既衰,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


正是這種"混亂"的諸侯"割據"之勢,當權者們的"好惡殊方"之下,反而讓當時的文化氛圍逐漸在寬松的"沃土"環境之下,從根本上為日後的"百家争鳴"奠定堅實的基礎。


而在"百家"中,最有"活力",對中華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日後被韓非子首稱,并被後世沿用下來的"儒墨顯學",簡稱"顯學"。


而"顯學"體現的,儒家所蘊含的人文素養與墨家所擁有的科學光輝,共同為我們幾千年來的社會文明進步帶來了不可或缺的互補。


在這裡,我以百家争鳴時期,顯學的由來以及發展,淺析顯學(儒墨顯學)的社會價值(影響)。



儒墨顯學的由來及形成


曆史中顯學指什麼(34百家争鳴)2


平王東遷後,王權衰落,諸侯崛起,一元化周朝政權轉變為多元化諸侯們的"好惡殊方",為"百家"學派的林立到百家争鳴的巅峰,起到了一個"沃土"的作用。


其中,尤以儒、墨兩家學派最為興盛,後在《韓非子·顯學》中曰:"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由此,儒、墨合稱的"顯學"開始為世人肯定并沿用下來。


這其中,以孔子為代表(始創)儒家學派的由來,曆來"争議"不斷,大概分多種,其中有"證據"的大概有兩種:

1 源于王官說:

漢代劉向、劉歆和班固認為,諸子百家皆出自周官(王官)。

《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

諸如道家出自史學之官;陰陽家出自天文之官等等,都是由周王授予的官職而形成的。


2 源于六經說:

孟子評曰:"孔子之謂集大成。"說的就是儒家學派是,自孔子集"六經"之大成開始的,也就是說孔子是集"六經"為代表的中華古典文化之"精華"的第一人,而儒家學派正是由此開始的。


說到這裡,筆者認為,這一由來比較可信,蓋因當時的一則"逸聞":

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小國國君郯子于昭公之宴上"論文",席間昭子"刁難"郯子,問其古時少皞氏以鳥類為官名的由來,而郯子居然沒有被問倒,而是不慌不忙地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各種由來回答。一時之間名聲大噪,後孔子聽聞專門拜訪郯子,與其"論文",後感歎:"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尤信。"(《孔子家語》)


後孔子拜郯子為師,開始學習古代文化,後也是受此影響,開始周遊列國,為的就是四處收集散落的"六經"文化(典籍)。由此"逸聞",結合後來孔子的一生經曆,筆者認為儒家源自"六經"說,理由更為充沛和可靠。

孔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

這正是儒家的形成的基礎,孔子是個"好奇"的人,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周遊列國,不但遍遊魯國境内各處,周邊列國更是時常走動,短則三五月,長則十四年之久(約55歲到69歲),不為做官,不為薪俸,不為炫耀,四處遊曆所為何?——"追三代之禮。"


就算放到現代,長時間的到處"旅遊"也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何況是在當時。孔子如此不辭辛苦地周遊列國,為的就是收集古代散落于世的"六經"(統稱),晚年回到魯國,開始修"六經"。


首先修《樂》("吾自衛反,然後樂正。"),再編《詩》,後《禮》,再《易》,最後集大成之魯史之《春秋》,直到生命盡頭。


儒學之由來再到發展不是一目了然?


曆史中顯學指什麼(34百家争鳴)3


而墨學的由來是根據《淮南子·要略》中:"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這是早年墨子所言。

但後來墨子發現儒家"陋習",而轉而開始"棄用",從而形成了墨學:"儒者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糜财而貧民,久服傷身而害事,遂其周道而用夏政"。


墨家中心思想為"兼愛、非攻",其實源于墨子本人的人生經曆,墨子,今考為墨翟,但實則在當時"墨"可不是一個好"字",大有貶損之意,如"墨面"(人的起色晦暗)、"墨刑"(犯者面上刺字)、"墨衣"(與今不同,當時喪服多為玄色,玄色即'墨')等等,所以據考,墨翟根本不姓墨,史書不見。

那麼"墨"之由來,比較"可靠"的說法,就是"勞動者的膚色",墨翟自小随父母學藝,一年四季辛勞不止,于是乎膚色黝黑,所以被"戲稱"為"墨"。

"墨子"最初的意思大概是"皮膚黑的人",但後來,墨家學派漸成,墨子帶着一群同樣"墨子"的子弟,四處出現于各地"活動",漸漸地"墨"就在當時人們心中代表了整個"墨家",而後墨翟本人及其弟子也"接受"此稱呼,這就是墨家的由來。(僅為本人看法。)


墨家最初嚴格來說相當于現在的"工會",或者是"行會",墨家子弟皆由"農與工肆之人"組成,入墨學者,除了基礎的文化素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一門"技藝"。

作為"平民聖人"的墨子,兼愛者就是"工與農肆之人",也就是當時的"平民"(底層大衆),墨子曰:"獲,人也。愛獲,愛人也。臧,人也。愛臧,愛人也。""獲"為女奴,"臧"為男奴,這句話就是說,即使是女奴和男奴,隻要是人,都應兼而愛之。


相較于孔子的"仁愛"來說,墨子的"兼愛"是一種更為"廣泛"的愛,坦坦蕩蕩,不分親疏,不分貴賤,不分貧富,兼而愛之。


而毛先生也也曾評價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可見一斑。


顯學(儒墨顯學)的社會價值(影響)

自百家争鳴以來,儒、墨兩家漸長于百家,尤其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巅峰",儒家漸漸生根與曆代統治者極其人民的心中,而墨家則逐漸式微,但在春秋時期,儒、墨兩派則皆為巅峰。


曆史中顯學指什麼(34百家争鳴)4


01 (群衆)基礎龐大

"孔墨弟子徒屬,充滿天下。"《呂氏春秋·有度》


春秋之時,在天下諸國裡,到處可見儒、墨兩家弟子(門徒)的身影。

之所以這麼說,源于《史記》及後世"記錄"。


"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三十而授徒,至七十二歲過世之前,四十餘年教學累積下來,絕對是個龐大的數字。

孔子奉行的是"有教無類",所以他的弟子不但龐大,且"包羅萬象",不論貴賤、不論長幼、不論族類、不講"衡量"。

從"貴賤"來看:有顔回、原憲、仲弓這樣的"貧、賤"之人,也有子貢一樣的商賈;還有孟懿子這樣的世襲上層"士族";

從"長幼"來看:有秦商子丕,子路這樣隻小孔子幾歲的學生,也有子思、曾參、子張這樣小孔子幾輪的"孫"字輩的學生;

從"族類"來看:各國人都有,本國魯國的有顔回,衛國人子貢,宋人司馬牛,秦人秦祖(秦國孔子未到過,聞名而來)等等;

"衡量"上來看:諸如性格差異的子路性鄙、司馬牛多言而躁。


"子遍從人而說之,何其勞也。"

——《墨子·公孟》


這句話說的是,墨子當時為了"教學",甚至親自到農、工者處去"說之",這是非常勞神的事。可見墨家基礎何其強大,幾乎涵蓋了"所有"農、工者。


曆史中顯學指什麼(34百家争鳴)5

墨子“演戰”魯班,九戰九勝


有一則"逸聞"——"止楚攻宋"(或者稱為‘墨子救宋’)可以說明其"充滿天下":

公元前440年左右,楚國準備攻打宋國,請巧匠魯班(魯班為公輸氏,一名公輸盤)造雲梯等器械助攻,正處于齊國的墨子聽聞,立刻帶領三百弟子,徒步十天十夜趕去見楚王。

用三步:

第一步是曉之以理,以"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争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争,不可謂忠;争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衆,不可謂知類。"以理服人,讓魯班啞口無言;

第二步是動之以情,用楚、宋兩國"貧富"對比,簡述"失道義"必将失敗的"結局",以情讓楚王也啞口無言;

第三步是演之以藝,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與公輸盤演練對戰九次,九次公輸盤皆敗,最後動了殺機,但墨子以弟子為憑,說即使被殺,還有墨家三百弟子都有此"技藝"。最後楚王終于放棄攻宋,宋得以保全。


由此可看,墨子隻是聽聞宋有難,就可立即召集三百弟子同去,可見墨家弟子龐大,若"集合"起來,三千弟子應該有多無少。


02 思想深刻

當然,既為"顯學"的儒、墨之學,弟子人數龐大隻是一個"必要"條件之一而已,其思想的深刻,才是為後世學習,流傳下去的重要原因。


我中華之文化自"夏、商、周"始,而儒家繼承了"商、周"文化,墨家則繼承了"夏"文化。


墨子言:"其周道而用夏政"。而墨子本人就是"堯、舜、禹"的思想繼承者。


曆史中顯學指什麼(34百家争鳴)6

堯舜禹


諸如堯本人,不但精于曆法,治水,且是技藝高超的制陶能手,号"陶唐";

而舜耕曆山、漁雷澤、陶河濱,做什器于壽丘,恰好"舜黴黑"(《淮南子·修務訓》),"黴"就是有"瘡、傷"又黝黑的臉的意思;

大禹治水我們都聽過這個故事,而"勞神焦思,外居十三年,過家門而不敢入"(《史記·夏本紀》)更是凸顯其"功勞",十三載治水,如何不"墨"。

墨子的精神,或者說墨家的精神正是承自夏,承自堯、舜、禹的簡樸、勤勞、刻苦及勇敢的深刻思想精神。


而儒家及孔子承襲的商周文化,既與夏"血脈"相連,但和而不同,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曾居齊國,聞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雖不喜歡齊國,但孔子從齊國的"樂",看到了周文化的傳承,所以:"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這裡的"道",就是"周道",儒家中心思想之一:"克己複禮。"就是如此,孔子最高"理想",就是恢複周禮(周時定制的'禮儀'),恢複周朝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森嚴等級之道。


孔子最長遊曆之旅,由衛國開始,到衛國為終點,就是一種"周禮"的尋迹,當時的衛國是殷商的一部分舊址,周朝征服殷商,但秉承殷民宗族不變的統治,所謂"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左傳·定公四年》)而繼承殷商與周朝的衛國,人口衆多、繁榮而富足,孔子去往衛國就是想以三者之聯系,而探尋"郁郁乎文哉"的原因。


曆史之源遠流長根基,在于體現那不可或缺的,在夏文化,以及繼承其文化的墨家的簡樸、勤奮、勇敢的民族精神;而商、周文化,以及繼承其文化的儒家文化的尊卑分明的等級制度、彬彬有禮的和平氣象,則是曆朝曆代所需要的維持穩定社會(統治)的"利器"。


這就像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兩端,儒家的人文傳統與墨家的科學技術,互為補充,缺一不可,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使中華民族長久傳承下去。


03 社會認同

社會文明進步,是需要人文和科技相互映襯的,而中華民族的發展更是需要儒學和墨學的相互融合。


雖曾經一時顯赫的墨家自秦漢以來就逐漸式微,從當初的儒墨顯學,變成後世的墨家"絕學"。


後世,墨家傳人,不見史;墨學經典,不見世


雖墨家理念"儉而難遵",但餘韻任就流傳于廣大民衆之心,在廣大"勞苦"大衆的身體力行當中踐行着。


結束語:

今日,我中華民族日漸強大,不正是儒墨顯學結合所帶來的"餘晖"?


儒家所蘊含的人文素養與墨家所擁有的科學光輝,共同為我們幾千年來的社會文明進步帶來了不可或缺的互補。


正如梁啟超先生說的:"中國社會既需要'孔家店',有需要'墨家店',如果二者能得以聯姻,互補長短,那一定是大有利于中國社會發展的。"


參考:《史記》、《左傳》、《淮南子》、《論語》、《墨子》、《呂氏春秋》、《漢書》、《韓非子》、《十家論墨》、《春秋》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