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餅與火燒
山東自古以制餅而知名,有大如鍋蓋的鍋餅、美味可口的油蔥餅,有宜于出門攜帶充饑的硬面“火燒”,有酥香薄脆聞名全國的周村燒餅,還有各縣具有地方特色的燒餅、暄餅、蒸餅、烤排、瓤子餅、單餅、鍋子餅、薄餅、三頁餅、挎包火燒、肉火燒、芝麻火燒、六角旋餅、麻汁酥餅、吊爐燒餅、缸爐火燒、糖酥火燒、酥肉餅、焦燒餅、貢餅、盤絲餅等。
鍋餅,也叫厚鍋餅、大鍋餅、壯饅等。鍋餅直徑一般在1.2尺左右,厚約1寸半以内,約需5市斤面粉做一個。因其便于攜帶(可分割後攜帶)又充饑耐餓,頗受城鄉勞動者的喜愛。鍋餅因其個大餅厚,烤制的工具也很有特點。烤鍋餅要用兩層鏊子,下層的鏊子上塗一層泥,上面再放上一個鏊子燒熱後烙鍋餅,一個鍋餅要烤一個鐘頭左右。烤好的鍋餅外硬裡軟,又香又不粘,品嘗起來别有風味。在鄉鎮的集市攤上和城裡的鍋餅鋪裡,掌刀的夥計把烤好的大鍋餅切成三角形的鍋餅塊,按塊零售,非常便宜實惠。
山東大鍋餅(小麥面或玉米面為原料)
硬面火燒又稱杠子頭火燒,是一種富有地方特色的硬面食品。這種火燒因制作時和面用水很少,面硬,且用粗重木杠反複壓制代替揉面,故稱之為“杠子頭”。相傳這一硬面食品最初是在濰縣(令濰坊市濰城區)“留飯橋”鎮出現的。留飯橋鎮是明、清兩朝登州和萊州人赴京的必經之路,過此再無重鎮。行路人必須在這裡帶足半個月的幹糧,硬面火燒就是适應行路人這一特殊需要而産生的。這種火燒和面時經用木杠子壓過,下臍後又加面,然後制成邊沿厚中間薄的面餅。上爐烘烤時,又在中間挑起一個凸頂,用慢火烤成,十分堅硬,久存不變質。又因為該火燒中間凸起部分極薄,可敲破成一小孔,用麻繩穿成串,挂在車旁鞍邊十分方便,故深得古時行路人喜愛。硬面火燒的特點是涼時吃越嚼越香,熱時可就菜食用。肉湯燴出時柔韌而不松散,具有一股特别的香味,十分可口。
三頁餅,又叫“三層餅”,是一種頗有特色的烙餅。做餅時,先把一面臍擀成小餅,用刷子在餅心刷上油、鹽;再取第二個面臍,壓扁,兩面蘸油,放在第一個餅的中心;後再取第三個面臍,壓扁,放在第二個面臍上,撒上幹面,把三個依次疊放的面餅一起擀成薄餅。該餅上鍋烙熟後,一抖即可分為三頁,故名“三頁餅”。該餅最宜卷着時鮮菜吃,口味極佳。還有五頁餅、千層餅等多層的餅。
糖酥火燒,山東各地城鎮做糖酥火燒的不少,以榮成盛家村火燒最有特色。其做法是:将面粉加酵面、糖、油和溫水和好面發酵,然後加堿揉好,擀成圓形,放進平底鍋裡烙烤,待呈黃色時,刷一層油,翻過來再烤。兩面都烙好後,把火燒豎起來,夾上夾闆烙成六邊形。加工好了的盛家糖酥火燒又脆酥又香,既便于攜帶又便于貯藏,頗受人們的喜愛。
挎包火燒,因其主要在微山湖一帶流行,故又稱“微山湖火燒”。挎包火燒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因這種火燒樣子像挎包之故;二是說因這種挎包大小的火燒内有夾層,可以夾魚肉菜肴,像挎包盛物一樣外出便于攜帶。這種火燒的做法如下:先在面粉中拌油、五香面等調料,經和面、揉面劑、擀壓、爐烤而成。該火燒的外皮向兩面凸起,香脆酥焦。火燒内有五六層夾層,柔軟可口。微山湖一帶人吃挎包火燒時多配上一碗湖産的菱米粥,頗有湖區飲食的特點。
曹州燒餅是魯西南一帶火燒的代表之一。因其主要流行于菏澤(古稱曹州)一帶民間而得名。此燒餅用木炭火爐烘烤,外面粘有芝麻和糖,裡面又粘着鹽和五香佐料,故吃起來香甜鹹适中可口,很受當地人的喜愛。
周村燒餅以其香、薄、酥、脆而聞名全國。據說周村原有一種加芝麻的馬蹄形厚燒餅,人們發現厚燒餅面上鼓起的部分薄而酥脆,特别好吃,就試着做薄燒餅,做出來味道果然很好,深受人們歡迎,很快就在周村風行開來,成為特色面食。制作周村燒餅要有很精細的技術,和成的面臍隻有手指肚大小。将這小小的面臍在案闆上揉搓加工後,再放在延盤内用手蘸着水展伸成薄餅,然後用兩手輕夾薄餅在晃盤内沾上芝麻,再貼在鏊子上烘烤。周村燒餅也叫“周村大酥燒餅”。
周村燒餅
饸餅,也稱“菜饸子”,把擀好的薄圓面餅攤上餡,對折成半圓形,将面餅邊壓好後放在鍋裡烙熟。膠東一帶多用韭菜、雞蛋和蝦皮拌餡做合餅,既經濟又好吃。
呱嗒,盛行于聊城市。做呱嗒,要燙面和冷水面(稱之為“死面”)并用。面和好後先搓成長條,再擀成長片,抹上剁好的蔥油泥、鹽、花椒面,把面片卷起,兩頭捏嚴,再擀成長方形,先煎後烤而成。
宋樓火燒也是山東餅中的上品,主要流行于魯西北的夏津一帶。其特點是和面時加少許黃豆面,用鹽水揉和、蘸油擀壓。每個面臍折疊六層,擀三次,層層塗油。該火燒烤熟後其形狀如圓筒,層層分明,薄如紙葉,香酥可口,其重量有半兩左右(25克~30克),既好看又好吃。
夾肉燒餅是山東臨清的風味食品。其特點是将熟肉切成末,夾在剛出爐的燒餅裡(在燒餅上切口夾上肉末),現做現吃,香氣濃郁,很受當地人的喜愛,臨清人又稱這種燒餅為“等燒餅”。
(七)面條
冬季食用爆鍋面、炸醬面,夏季食用涼拔香椿麻汁面。沿海一帶特有對蝦面、鱿魚面等,以抻面時的精工細做而知名,以澆面的鹵子種類繁多而各具特色。
金絲面,以濰坊安丘景芝和夏津張集二地為代表。安丘金絲面以制作精細不失鄉間風味而著稱。先用雞蛋與精粉和面,用長擀杖在案闆上擀壓,邊擀邊用白細布做的澱粉袋往下拍粉,以防粘連。經過多次折疊,再改變方向擀壓,擀成圓圓的極薄面皮,放在通風處晾一會兒,再疊為寬長條,用刀細細切出。煮面時放鹽,撈出細黃如金絲的面條後,盛在小碗内,一般一碗盛一兩面條。面條出鍋後,便在煮面條的湯中放上香椿末、青韭菜段和蝦皮等,滴入香油澆在面條碗内。吃金絲面時再加胡椒粉,香醋,香鮮可口。夏津張集的金絲面的做法與前者不同。它是張集村張氏祖傳技藝,從和面到擀面前後要8個小時,每隔2小時揉一次,以緻擀成的面薄如紙,細如絲,色如金,具有“細、軟、韌、滑”的特點,面出鍋後兩天兩夜不粘連。該面出鍋後加上不同的鹵和配料,可調制成“多味打鹵面”“酸辣麻汁面”等。
煙台福山大面是久負盛譽的面條佳品。福山大面講究“和面”“打條”和“抻面”這三道工序,有極嚴格的工藝要求,最令人叫絕的是把打好的面坯對折拉9次後,能拉出細如銀絲的“龍須面”(共1024根)。福山大面不僅是抻(拉)面的技藝令人叫絕,連向鍋裡下面也頗有功夫,有“鳳凰三點頭”“鹞子翻身”等名目。福山大面的鹵汁有三鮮、溫鹵、大鹵、炸醬、肉絲、麻汁、清湯等十幾種,而且講究條型與鹵汁的配合,極有地方特色。另外,福山大面的分支是蓬萊小面,風味因用加吉魚做鹵而揚名。
雞絲面的特點是面條柔韌可口,面湯香味濃郁,酸鹹微辣,味中有味,主要在魯西南一帶盛行,其中以菏澤安興鎮潘家雞絲面最為著名。潘家雞絲面擀面時以小米面為面霜,下面條炝鍋時冬季用驢油和鴨油,春、夏、秋三季用雞油。炝鍋後加入姜末、蔥花、鹽與小塊母雞肉爆炒,然後添加老母雞湯,加胡椒粉、海米,然後再下面條。出鍋時碗内又放香椿末、蒜苗末和香醋,然後舀湯、撈面、點香油。
青島蛤蜊面是以膠州灣所産的花皮蛤蜊的肉和湯做鹵為主料,再配上黃瓜絲、韭菜段或配以膠州大白菜小切塊等制成鹵湯,然後打上雞蛋,溢開後出鍋,澆在面條上,其特點是海鮮味濃郁,清鮮無比。
泰山豆腐面,是以泰山嫩豆腐做鹵的素面,面條為人工擀制而成,以鹵汁配料顔色多樣味道清鮮爽口而聞名。
大柳面是山東德州遠近聞名的漢族傳統名吃,屬于魯菜系,是德州甯津的三大名吃之一,因始于大柳鎮而得名,有"金絲纏碗"的美譽。吃大柳面一般是配鹵子的,鹵子的制作十分考究,可分為炸醬、肉鹵、麻醬、海鮮、雞蛋五種。炸醬的制作是取豆醬、香油各半調勻,加花椒、大料文火炙熬,直至豆醬酥散成粒。肉鹵的主要調料是肉丁鹵汁,并配以豆芽、青豆和香椿芽。麻醬的配料是芝麻醬、香椿芽、黃瓜絲、蒜泥、香醋等。海鮮鹵和雞蛋鹵自不必說。吃時随意加入。營養豐富,易于消化,溫食涼用,皆為美食。它不僅物美,而且價廉,即使你吃得站不起來蹲不下,也花不了多少錢。
家常蔥花面是山東人居家常吃的一種面食。面條是人工擀切而成,約一韭菜葉寬。下面條前先用蔥花炝鍋,然後添水,水沸後下面條。日常待客時随鍋打上幾個荷包蛋,将荷包蛋和蔥花面盛在碗裡澆上湯,然後滴上香油,主人将一碗香噴噴的蔥花面捧到客人面前,看着客人津津有味地吃下去,便會再盛一碗,讓客人吃個夠。(選自山東省志民俗卷,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