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為愛赴杭,引來烏龍一場。周女士家住上海,丈夫在杭州工作。
今年6月,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結婚紀念日,她特地從上海趕到杭州。在丈夫的陪伴下,到杭州下城區某珠寶商行選購了一串心儀的紅寶石吊墜,标價1萬餘元,打完折8000多,還送一條800多的金項鍊。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沒想到一個月後,周女士卻接到該珠寶商行工作人員的微信好友申請。
對方說,因為員工疏忽,他們誤将價值近8萬元的紅寶石吊墜當做周女士選購那款标價1萬餘元的紅寶石吊墜,交付給她。
但是,周女士當時腦子裡跑過的都是之前看到過的詐騙新聞。
小心謹慎
無奈對簿公堂
在微信聊天中,珠寶商行的工作人員提出了珠寶鑒定、退款退貨、打折補差價等多種解決方案,但小心謹慎的周女士始終将信将疑,不但要求對方提供營業執照複印件、法人授權委托書等材料證明身份,還查詢了珠寶商行的工商登記信息和涉訴信息。
(雙方協商記錄)
珠寶商行見周女士遲遲不表态,誤以為她是有意刁難,便多次催促。
一方面确無将高價珠寶占為己有之心,另一方面又怕對方收貨後說自己調包,反複思量之下,周女士還是要求珠寶商行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心存疑慮
調解一度停滞
珠寶商行将周女士起訴到下城法院後,法院認為訴前調解有利于快速化解雙方争議。周女士始終謹慎小心,對調解人員打去的電話也心存懷疑,不同意來杭州當面調解。這更是加深了珠寶商行對她的誤解。
案件流轉到了法官助理王仕林手上,他仔細翻看了雙方的聊天記錄後,發現引發這場争議的主要原因在于珠寶商行的員工貼錯了标簽。
事情發生後,雙方都是誠心想解決問題的,周女士也一直态度明朗,表示如确實存在誤購,自己也沒有将錯就錯、占為己有的想法。
那麼,問題肯定是出在溝通上。
盡心調和
法院定分止争
為了打消周女士的顧慮,王仕林首先借助浙江法院12368短信平台,向她發送短信表明法院工作人員身份,并通過電子送達方式向她送達珠寶商行起訴材料;然後,通過多次電話溝通,邀請珠寶商行的代理律師和周女士進行網上調解。
在溝通中,他充分考慮到雙方的心情,沒有過分強調“重大誤解”“過失責任承擔”等法理,而是将心比心,從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誠信經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角度,打開了周女士的心結,也消除了珠寶商行對周女士的誤解。
最終,周女士同意在法院見證下“一手退貨一手退錢”,珠寶商行作為一個負責的企業,也願意承擔她來回交通費等費用,雙方當庭和解。
在楊雪娟法官的指導下,王仕林通過移動微法院向周女士送達和解協議。她當即退還了當初購買時收到的紅寶石吊墜和贈送的金項鍊,珠寶商行撤回起訴,并向她送上錦旗,贊她“品德高尚、學習楷模”。
次日,珠寶商行又給法院送來感謝信,向法院幹警不分晝夜、盡心調和的敬業精神表示感謝。
法官說,《論語》有言:“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世上沒有任何一種制度可以解決所有矛盾糾紛,訴訟也不是萬能的。發生糾紛時,當事人除了選擇訴訟,還可以選擇調解等方式解決争議,法院也會盡可能地找到各方都願意接受和滿意的解決方案,盡力保障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在這起糾紛中,周女士沒有盲目地退換貨,也沒有試圖私吞高價珠寶,而是通過法律途徑化解糾紛,達到了自我保護的目的。珠寶商行發現給錯貨後,并沒有理所當然地要求周女士退還貨物,而是通過真誠溝通,以物質補助和精神嘉獎的方式讓周女士“好人有好報”,承擔起了一個誠信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夏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