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涉會試洩題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後遊曆名山大川,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學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态優美,造型準确;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稱“吳中四才子”。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纨扇圖》、《枯槎鸜鹆圖》等繪畫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館。
成化 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蘇州府,父親唐廣德,母親丘氏。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銘》: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
唐寅作畫很少注明年份,且畫風變化不很有規律,很難推測作畫時間,也難以按照時間來劃分他的畫風變化進程,單就題材來看,唐寅的畫作主要有山水畫、人物畫、花鳥寫意畫等。
唐寅人物畫寫實功力較強,形象準确而神韻獨具,《明畫錄》評他的人物畫“在錢舜舉下,杜柽( 杜堇 )居士上”。其仕女畫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線條勁細,敷色妍麗,氣象高華,出自南宋院體畫,如《王蜀宮妓圖》。工筆重彩,以“三白法”染仕女面部,突出宮女的濃施豔抹。衣紋用細勁流暢的鐵線描,服飾施以濃豔的色彩,顯得绮羅絢爛。把宮妓們競相裝扮,鬥綠争绯的情态刻畫得生動入微,為唐寅仕女畫的優秀之作。另一種是脫胎自南宋院體,筆墨流動爽利.轉筆方勁,線條抑揚起伏,由工麗變為簡逸。代表作品有《秋風纨扇圖》以及《李端端圖》等,把宋代李公麟行雲流水描和顔輝折蘆描參合使用,畫面富有韻律感。
原文
永和1九年,歲在癸醜,暮春2之初,會3于會稽4山陰5之蘭亭,修禊事也6。群賢7畢至8,少長9鹹10集。此地有崇山峻嶺11,茂林修竹12,又有清流激湍13,映帶左右14。引以為流觞曲水15,列坐其次16。雖無絲竹管弦之盛17,一觞一詠18,亦足以暢叙幽情19。
是日也20,天朗氣清,惠風21和暢2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23,所以24遊目騁25懷,足以極26視聽之娛,信27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28。或取諸29懷抱,悟言30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1。雖趣舍萬殊32,靜躁33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34得于己,快然自足35,不知老之将至36。及其所之既倦37,情随事遷38,感慨系之39矣。向40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迹41,猶不能不以之興懷42。況修短随化43,終期44于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45!”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46,未嘗不臨文嗟悼47,不能喻48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殇為妄作49。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叙時人50,錄其所述51。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緻一也52。後之覽者53,亦将有感于斯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