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詞典中的人生智慧?(本知識小品系回複收藏者八個“?”第二篇),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現代漢語詞典中的人生智慧?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本知識小品系回複收藏者八個“?”第二篇)
·蘭 殿 君
大凡從事書法藝術的人,無論練筆還是書寫作品時,多願将“海納百川”、“天道酬勤”兩句優先提上筆端。何因?是什麼藝術感染力驅使他們這樣做的?論者曾以好奇心讨教書藝者和大腕精英們,對方給出的回複簡單明了,一說這兩句話耳熟能詳,又“寓意高古”;一說易書,易誦又“勵志”。有的還說自已書寫時愉悅提神。這種心态有人實有人虛也,權當真假參半吧。
既然都出自業内人士之口,又言之肯定,想必也有一定道理。
問題稍一較真,這兩句話源出何處?是誰最先說的?它的本義及延伸義到底為何?多數人卻啞口無言,就是知道點皮毛什麼的,也是大概如此而已。
原來“海納百川”一語初見于東晉人袁宏《三國名人序贊》,内文稱“形器不存,方寸海納”。什麼意思?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後世取其比喻義即容納并包羅萬物,寓褒義也。這位袁宏(公元323一376年)東晉史學家,字彥伯,陳郡陽夏(今河太康)人。“少孤貧,文才出衆”受時人推崇。後任桓溫大司馬府記室、掌書記官。又作《竹林名士傳》及《北征賦》等文辭三百篇,頗負盛名。由此可證注家李周翰是将“海納”一語注解為“海納百川”整句式的第一人。但事情到後來又節外生枝,近代大師級人物李叔同皈依佛門後,某年在上海弘揚佛法,對信衆雲:“海納百川,弗拒一溪,方成正果”,聞者稱是。意謂有容乃大,
不拒小溪來彙合才更完美。可惜後世書界隻取前句,卻漏書或省略了後句,令人唏噓咂舌。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者認為,“川”字在古代确指江河,并舉典籍《禹貢》書證:“奠高山大川”即是此意。但是“川”又生後來義,謂平地或坦途是也。如成語“一馬平川”絕不可作江河解
唐代崔颢的名句“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新五代史.周德成傳》:“平川廣野,騎兵之所長也”。可見将“海納百川”單純一解為江河怕不服人,不知然否?
至于“天道酬勤”,今人簡單地理解為蒼天會酬報勤勉、勤儉之人,那就大錯特錯了。此語的初義并非是勵志,更是當年下裡巴人所不敢用,也不能用的。嚴格地說這四個字并非成語,它是《尚書.大诰》:“天賜毖我成功,天亦唯用勤毖我民”之句引伸而成。這句話中關鍵字是“毖”(音畢,即謹慎又小心義),對此唐代注家孔穎達注疏雲:“天慎勞民使成功,亦當勤勞民使安
甯”。按白話說就是:蒼天啊,你怎麼這麼好啊,總是謹德地護佑萬千子民,确保天下人謀事成功!這話本是周姓皇帝虔誠向蒼天的“答謝辭”,即感激話。到了近代某頭面文士卻代周天子将其簡化為通俗語“天道酬勤”,遂廣為人知了。問題是字面通俗易了,此義也由此産生了别解,因為原句式“天道酬勤”之“勤”,并非“勤奮”之意,他原來表示次數多,往複一之事态。從語法角度審視“酬勤”二字是倒裝句,“勤”是狀語,連起來意謂“頻繁”或“多次”賞賜。如此理解和我們的定向思維豈不大相徑庭?此說非我輩妄解古文辭?不妨舉出例證證之,故宮太和殿的“建極綏猷”匾文,其詞義就是提醒帝王們要順應天命,安撫四方,按律治國,方能國泰民安。其寓意格式與“天道酬勤”如出一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