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H&M旗下的Monki品牌天貓旗艦店發布閉店公告,而據網友爆料,其線下最後一家位于成都的實體店也關門大吉。到此,Monki線上線下全部退出中國市場。在“新疆棉”事件過去一年之後,這家老牌瑞典服裝品牌吞下了自己該吃的苦果。
去年三月,H&M集團以“強迫勞動為借口”,提出了一份要拒絕使用新疆棉花的聲明,随後耐克、優衣庫、阿迪達斯等品牌也紛紛發表聲明說拒絕使用新疆棉花,這種方式,立刻引起了網友的憤怒,大家紛紛抵制各大國外品牌。
作為此次新疆棉事件扛大旗的H&M最先遭遇到沖擊,各大電商平台均強制下架H&M的産品,據其發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報顯示,在中國市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相比2020年下降了28%,損失達7400萬美元(約5億人民币)。而其他以耐克、阿迪為首的海外品牌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國外品牌大不如前
近年來,耐克和阿迪一直占據着中國運動服飾行業市場份額的前兩位,其中,耐克作為2017年雙十一首個破十億的品牌,一直受到國人的追捧,阿迪達斯也不甘落後,兩個品牌均在一小時内完成破億的記錄,一直到2020年的雙十一,這兩個品牌仍然是天貓商城的頭兩位。
但在此次的新疆棉事件中,耐克、阿迪等“跳梁小醜”也沒能獨善其身。盡管他們采取大量的打折、優惠等活動,依然反響平平,無法挽回消費者的心,在2021年的雙十一活動中,耐克雖然排名品牌第一,但是增速下滑了12.6%,阿迪增速下滑37.1%。
自2021财年二季度以來,阿迪達斯大中華區在2021年銷量遭遇三連跌,同比分别下跌15%、14%和24%,四季度降幅還有所擴大。全球運動品牌霸主耐克在2021年9月—2022年2月的兩個季度内,耐克大中華區銷售收入分别下跌20%、5%。
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國外品牌銷售量下降的情況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産品牌銷量的暴增。
國貨正在崛起
近年來,随着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運動愛好人群不斷擴大,由此帶動了中國運動服鞋市場的發展。
從市場規模來看,我國運動服鞋市場體量大并且增長速度快,2020年底,我國體育服飾行業規模已達3150億,占服裝行業市場的13%。曾經,國際品牌所占的市場率超過三分之一。不過,在新疆棉事件和國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中國運動服鞋市場從2004年開始長達17年的“國際雙雄”坐莊格局即将被打破。
以安踏、李甯為代表的國内體育品牌迅速崛起。2021年,安踏全年營收為493.3億元,淨利潤77.2億元,同比分别上漲38.9%、49%,李甯總營收達225.72億元,淨利潤40億元,同比分别上漲56.1%、136%。
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中,2021年安踏市場占有率16.2%已超越阿迪達斯,僅次于耐克,按照安踏預測,2022年将實現對耐克的超越。除此之外,因捐款而爆火的鴻星爾克2021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80%。
盡管,國産運動品牌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成效,但是與國際大牌相比,仍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品牌塑造不足就是國産運動品牌需要努力的方向。國産品牌的影響力與國際品牌之間仍然存在着較大的差距。産品研發也是國貨的短闆,國産品牌在研發的投入上還是比較少,安踏、李甯的設計研發投入的營收占比僅僅2%左右,而耐克、阿迪的産品研發投入達到了7%左右。
當下,國産品牌已迎來了再度崛起的機會,國際大牌并非不可戰勝,我們隻有乘勢而上,抓住機遇,才能迎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